APP下载

中细粒烟煤低温干燥特性研究

2021-11-10刘康雄郭亮亮

选煤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烟煤褐煤细粒

刘康雄,郭 帆,郭亮亮,肖 陆

(彬县华彬精煤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3500)

煤炭的水分过高会降低其热值和能量密度,导致下游产业(如发电、煤化工)的利用效率下降[1-2],而且运输成本也会增加等[3],因此在使用之前对煤炭进行干燥预处理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对煤炭干燥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褐煤煤种,关于褐煤干燥的理论技术及设备[4-5]研究广泛而深入,文献大多研究温度[6]、粒度[7]、时间[8]、干燥方式[9-10]等因素对水分干燥的影响规律,以及干燥后褐煤的水分复吸特性等[11-12]。张振华等[13]研究了温度、粒度等条件对细粒褐煤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粒度是影响褐煤干燥的重要因素,温度升高可明显提高干燥速率,粒度增大干燥速率会降低。秦宜等[14]研究了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方式等因素对褐煤干燥及利用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在100~150 ℃之间,干燥时间为30~60 min时,褐煤的水分能控制在10%~20%之间,这样有利于褐煤制备粗褐煤蜡和腐植酸。李尤等[15]研究了温度对褐煤干燥复吸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干燥温度升高,褐煤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减少、含氧官能团增多,从而影响其干燥后水分复吸性能。但目前在烟煤干燥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对烟煤干燥后水分复吸的情况很少有试验论述。由于烟煤的成煤周期较褐煤长,其孔结构和亲水性含氧官能团较少[16],干燥过程及水分复吸过程与褐煤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此,在鼓风干燥箱中对烟煤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了粒度、干燥温度和时间对水分干燥的影响,并探讨了干燥后烟煤水分复吸的问题,以为烟煤的干燥提供参考。

1 试验

1.1 试验原料

试验采用的烟煤为中粒(13~6 mm粒级)和细粒(<6 mm粒级)。其工业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中、细粒烟煤工业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中、细粒烟煤水分均较高,细粒烟煤水分已超过20%。

1.2 试验过程

1.2.1 干燥脱水试验

采用长300 mm、宽200 mm、高40 mm的托盘盛装样品,每次样品质量为500 g,均匀平铺在托盘内。称取一定量的煤炭样品,放入智能控温鼓风干燥箱内,用电子天平称量其质量变化情况,记录时间间隔为10 min,待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停止试验,计算水分。根据水分损失率与时间的关系绘制干燥曲线,根据失水速率(单位时间内的水分损失率)与时间的关系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1.2.2 水分复吸试验

将不同温度干燥后的样品称量500 g置入托盘内,放入20 ℃室温、30%湿度的环境中进行水分复吸试验,测试时间为7 d。第一天间隔8 h测定一次质量,之后间隔1 d测定一次质量,并计算吸收水分的百分比含量,即为水分复吸率。根据水分复吸率和时间的关系绘制水分复吸曲线。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干燥试验

2.1.1 干燥温度试验

对中、细粒烟煤分别在80、100、120、140 ℃的温度下进行鼓风干燥试验。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中、细粒烟煤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中、细粒烟煤干燥曲线

图2 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中、细粒烟煤干燥速率曲线

由图1、图2可以看出:在同等干燥时间条件下,干燥温度越高,水分损失越多,失水速率越快;对于同一粒度的烟煤来说,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干燥所需的时间越短,但干燥温度越高,能耗也越大,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

从失水速率来看,烟煤干燥分为升速阶段和降速阶段。对于同一种粒度的烟煤,在前20 min时间,失水速率快速增大,水分损失加快;约在20 min之内,中、细粒烟煤失水速率均出现峰值,水分损失最快;在20~40 min之内,失水速率快速减小,水分损失的速度减慢,之后水分缓慢损失,直到水分不再变化,失水速率为零。这与褐煤干燥失水的规律相似,但也存在差异,文献[17]中褐煤失水速率的峰值约在10 min,且失水速率较烟煤小。一般煤中的水大部分以外在水的形式分布于颗粒表面和孔/裂隙中。在升速干燥阶段,吸附在煤炭颗粒表面的水分快速汽化,干燥速度比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分汽化的速度达到一个峰值,之后进入降速干燥阶段。在降速干燥阶段,煤炭的水分降低,这时水分主要从料层或颗粒内部向外扩散,所需的干燥时间延长,因此干燥速率降低。

2.1.2 干燥时间试验

对中、细粒烟煤分别在80、100、120、140 ℃的条件下进行鼓风干燥试验,干燥速率曲线如图3—图6所示。

图3 中、细粒烟煤在80 ℃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图4 中、细粒烟煤在100 ℃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图5 中、细粒烟煤在120 ℃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图6 中、细粒烟煤在140 ℃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由图3—图6可知:当温度低于120 ℃时,在前30 min之内,中粒烟煤的失水速率大于细粒烟煤的失水速率,30 min之后,细粒烟煤的失水速率较中粒烟煤的失水速率略高或相差不大;当温度不低于120 ℃时,中、细粒烟煤的失水速率接近,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在鼓风干燥试验中,细粒烟煤的粒度小,虽然其比表面积大,干燥时的受热面多,但堆积后颗粒间的空隙小,料层表面水分散失得快,层内水分向外扩散得慢;中粒烟煤的比表面积相对细粒小,但其堆积后颗粒间的空隙大,料层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后,内部的水分也可以较快地向外扩散散失。

当温度较低时,中粒烟煤的水分较细粒烟煤扩散蒸发得速度快,水分损失较快;温度高时,水分可以快速蒸发,这种水分从料层内向外扩散的现象将不明显,此时粒度对水分损失的影响不显著。

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当干燥温度为80 ℃时,中细粒烟煤在140~160 min可结束干燥;当干燥温度为100 ℃时,可在120~130 min内干燥结束;当干燥温度为120 ℃或140 ℃时,中、细粒烟煤可在60~70 min内结束干燥。

2.2 水分复吸试验

在不同温度干燥后,中、细粒烟煤的水分复吸曲线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将中、细粒烟煤在干燥后置于空气中,7 d后会吸收1.0%~2.0%的水分。在复吸过程中的第一天,其水分复吸率增大得快,复吸水分的速度快;之后,水分复吸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小幅增加,直至不变。水分复吸时,颗粒的表面先吸收水分,表面的水分增加的快,之后复吸的水分逐步向内扩散,复吸效率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此外,干燥温度越高,干燥后水分复吸率越大,复吸的水分也越多。这是由于干燥温度越高,煤粒孔隙中的水分干燥得越彻底,当其暴露于潮湿空气中时所吸附的水分也就越多。

图7 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中细粒烟煤的水分复吸曲线

3 结论

(1)通过鼓风干燥,可以快速地降低烟煤的水分,并且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所需的干燥时间越短。

(2)在120 ℃的干燥温度下,粒度对水分损失的快慢影响不大,中、细粒烟煤在60~70 min内均可结束干燥。

(3)干燥后烟煤会产生水分复吸现象,且干燥温度越高,干燥后吸收的水分越多,细粒烟煤的水分复吸现象较粗粒严重,但整体的水分复吸率很低,为1.0%~2.0%,有利于其储运和加工利用。

猜你喜欢

烟煤褐煤细粒
不同烘干温度下褐煤可磨性指数研究
2020年泰国动力煤进口量同比增长8.48%
2月份泰国动力煤进口量环比增长5.43%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气氛及后置催化剂对平朔烟煤热解特性的影响
烟煤烟气吸附剂脱汞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济阳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沉积层序初探
污泥掺混褐煤水热制固体燃料的理化特性
微细粒磁铁矿提铁降硫试验研究
煤粒度对褐煤生物气生成的影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