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分析

2021-11-09阿孜古丽·艾山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现代技术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

【摘要】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许多高校当中,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适应课程教育领域的迅猛发展,进而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便开始纷纷针对课程教学内容予以改革,及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手法。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同样也需要积极的去适应其未来的发展形式,有效的使之满足发展中的不同需求,推进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许多教育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远程教育。在针对汉语言文学的远程教育教学当中,符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者对传统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程学习当中的主体,教师成为一种课程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由此,本文以“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结合就业导向以及专业化的知识内容为核心,实现对课程教育教学手法的现代化的转变,并且有效的促进教育教学技术的的融入,适应于现代化的远程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帮助。

【关键词】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现代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142-03

【本文著录格式】阿孜古丽·艾山.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142-144.

引言

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普及,许多人逐渐融入到远程开放教育这一行列当中,远程教育作为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教育形式,生源也极为宽泛。对现代化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生源来看,学生的年龄阶段大多从18岁到70岁。除此之外,学生整体的学习基础以及自学的能力表现也非常的弱,许多学生由于受到传统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带来的影响,自我学习大多靠别人来约束,而且对教育者的依赖心理非常的强,许多课程教学如果脱离了教师的话,学生很难对知识理念进行学习,并且将这些内容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相比较更加的难以理解,并且在短时间当中难以出现非常明显的学习效果。这些多方面的原因就会导致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难度更大。在此发展背景之下,也就更加难以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后期的学习需求,并且难以凸显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

一、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与特点

(一)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在汉语言文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远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应当要比传统的课程教育具有更大的优势。远程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对整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其所表现出来自由度、拓展性、开放性等优点,则能够更有效的整理并且归纳各种不同的学习资源,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的需求内容。远程课程教育在发展过程当中也进一步实现了对传统课程教育教学的转变,进而不但能够在课程之上进行学习,在课程之下同样也能够满足不同学生获取不同知识的需求。通过借助远程教育,学生能够突破时间的限制、区域的限制,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地点都能够展开自主性的学习,同时拥有更为便利性的学习和研究知识的空间,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得相应的满足。在后期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结合远程课程教育的运用,帮助学生对更多的文化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并且通过学习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实现自我未来的发展。

(二)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远程教育形式的诞生也促使原本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性被彻底打破,促使学习和教育成为一种突破局限性而向便捷性、随时性的趋势演变。远程教育和中国文学当中的实践要求更加的强烈,而且也促使整个培养目标更加的鲜明。作为一名课程的教育者来说,非常有必要去探究课程设置和相关实践相联系,这些内容更能够与远程教育相结合,促使其培养的专业人才具备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化品位,具备综合化的业务素质水平等。进而能够在后期的就业过程当中,更好的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相适应,并且满足我国现当代的社会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结合现当代的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加强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将一些名校的名师引入到远程课程教学中,形成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料,促使整个远程教育教学变得更加的直观、生动。提升实践课程教学,将实践课程教学充分融入到远程教育的整个过程。除此之外,不能够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大胆的创新,实现更加良好的课程教育教学效果。

二、研究性学习对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意义

(一)能够不断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性精神

在教育过程中,人所展现出来的主体性更加的重要,这就需要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秉承尊重师生相互性的能动性、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相互融合。教育者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同的作用对象:首先,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包括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料等;其次,是教育的对象,也就是学生。对学生来说,其是整个课程教学中的接受者,也是教师主体性作用的重要对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客体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有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生活阅历、个性化的兴趣爱好等。需要不断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也需要不断去优化自我、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更为重要的则是,学生对自己所存在的价值要有所體会,对自己作为一个主体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而提升自我。

在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接受教育的对象大部分都是一些成人,这一群体自身的学习充满了主动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就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主动性特点,并且能够方便他们灵活的运用自己的时间来展开相应的学习。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作为特殊的人文社会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也能够凸显其语文人性化学习的重要性。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学生针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学习的时候也能够展现出对这一门学科性质、学科地位的一种不相对称的冷漠之情,探索其中的原因可以看出,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教育者在后期的课程教学当中已经压抑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点,进而忽视了后期学习过程当中去主动的探索其原有的一些心理上的需求,并且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强制性的传授、机械化训练。而在这过程当中,研究性的学习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更有效的去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需求的尊重与满足,有效的激发学生后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进而不断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以及学习经验,发挥其极具创造性的学习潜能。

(二)研究性的学习能够不断开发成人自身的成功智力

研究性的学习主要是在学习者针对特定的学习活动进行认识,并且在这一基础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之下,不断形成极具现代化的学习理念。其也是通过构建全新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之上所表现出来的建构主义内容作为全新的理论发展基础,主要是从原本的学习个体发展需求以及认知规律进行发展,注重与日常生活以及现当代的社会现实发展相连接,注重学生主体性学习上所获得的相关体验,注重不同学生之间对知识的讨论课学习,进而提出极具创新性的一种全新的学习表现形式。

由此,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侧重成功智力。在教育部相关的文件当中也有非常明确的一些学习目标,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能够获得亲身的参与与不断探索的全新体验;(2)进一步培养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3)进一步培养搜集、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和合作;(5)进一步培养科学的道德以及科学的态度;(6)进一步培养社会的使命感以及社会的责任心。

研究性的学习在成人教育过程当中,同样需要去追求并且实现上述的一些目标,并且针对相应的生活、劳动能力、工作,依据其所独有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其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完善其人格。研究性的学习目标当中还包括分析性智力内容以及创造性的智力基础,学生则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有效的提升实践性的智力。这三种不同智力的有效整合就能够促使成功智力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三、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策略

(一)对相关的选题进行确定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选题可以说是其后期开展过程当中的第一步,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极具包容性的特殊课程,学生能够在教育者的引导之下,首先依据个人所感兴趣的一些方向或者是研究特长进行相应的分组,然后通过教材作为原点,确定其中的选题内容。例如“莎士比亚戏剧研究”“湘西文化当中的沈从文”等。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科学的协助学习者做好相应的选题,教育者可以通过运用更加便捷的计算机网络展开不同的小组讨论或者是以群讨论的形式展开,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素材,并且做好相应的学习和探讨工作,方便在学习的过程中方便解答疑惑。

(二)制定出科学、合适的方案

在选题结束之后,需要进一步依托选题的主要方向,制定出更加具体的实施策略。在这一方案当中,主要包括对时间的安排、展开的流程、具体的工作安排、计划和部署。同时也包括对相关资料进行更加系统、详细的整理,在这当中还包括:需要阅读哪些书籍?运用多长的时间对网络当中的一些素材和资料进行搜集?在搜集之后如何去进行整理,怎么样去进行筛选?整理和筛选的时间需要多久?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后期的保存?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并且搜索相关的数据内容?等,这些方案在后期的制定过程当中,往往都需要借助于网络的形式来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制定出来,在这过程当中,大家的分工相对比较明确,小组的讨论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的整体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集思广益,促使整体方案变得更加的完善。

(三)实施研究

针对相关方案制定完之后,就需要进一步依据制定出来的方案进行实施。在发展过程当中,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大多分散性比较大,由此,在针对小组研究的过程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成果就必须更加及时的进行总结,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分享,进而方便后期进一步的予以工作。教育教学者也可以通过查看小组总结出来的相关成果,进一步的对相关的工作予以知道,并且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和意见。例如:在针对“唐诗和人生”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则需要依托一种语浅情深、言进旨远、意境优美、声韵和谐的唐诗,并且通过唐诗所表现出来的鉴赏性以及感知性予以了解,真正实现今人和古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效果,真正实现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心灵之上的相互交融,通过以“情”达到“感人”的效果,通过“美”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通过“情”来达到相互感染的目的等,进而促使教育达到最优化的表现效果。

(四)对相关的成果予以发布、交流和评价

针对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当中,最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针对整个过程的研究进行总结并且予以反思。撰写相关的总结报告,并且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发布,而且还能够促使其相互进行交流、相互评价。总结报告不仅应当包括针对相关的课题进行全面的研究,而且还需要通过研究过程予以记录。除此之外,在这过程当中还应当包括在后期的研究过程当中去获得全新的身心体验,并且在这一发展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当中主动的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当中去发现问题,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更需要关注学生在后期的研究过程当中展现出的非常良好的合作精神、科学的态度、主动性以及能动性的表现方面,促使学生能够在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当中进行全面的反思,进一步引导学生产生更加全新的思考,为其后期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研究性的学习内容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特点,在本文中,通过融入其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特色,不仅更有效的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发展提供创新性的教学策略,而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为实现远程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梁栩菡.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才智,2019(8).

[2]易蕾.远程开放教育漢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指导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8).

[3]乔仲良.谈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以国家开放大学景泰工作站为例[J].职业,2016(20).

[4]杨昌俊.汉语言文学专业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初探[J].天津电大学报,2011(1).

[5]周妍.新时代网络语言环境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策略[J].传媒论坛,2020(5).

[6]张春兰.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9).

[7]郭轶卿.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

[8]孙洪岩.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

作者简介:阿孜古丽·艾山(1986-),女,柯尔克孜族,新疆乌鲁木齐,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现代技术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
定格动画中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论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基于IPoverDVB—S单向传输模式的远程终端系统与数据维护技术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