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热点新闻“新疆棉”事件中的地理问题
——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

2021-11-09山东姜官宏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区位棉花农业

山东 姜官宏

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课程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关注热点新闻,从地理角度实现学有所用,增加地理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提出的“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对地理学科的情境分类、具体内容、命题指向,概括如下表:

学科情境分类具体内容命题指向地理生活实践情境学习探索情境按照现实生活中地理事象及其变化的内在逻辑而呈现的真实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迁移与应用以地理学科专业语言与符号,按照学科逻辑而呈现的真实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调用,并可规避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着力体现基础性的考查要求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路径而呈现的真实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建构与解决,间接渗透着学科思想与学术意识的导引,着力体现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当前,大部分同学对新闻中的地理现象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不能准确且全面地用地理视角看待生活情境中的地理问题,不能很好地解答生活实践情境中的地理问题,这是学生的弱点也是教师备考的痛点。如何深入挖掘热点新闻中的地理问题,本文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剖析中国(新疆)棉花、美国棉花、印度棉花的区位条件,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新闻中的地理问题,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一、从高考题看农业区位的考查

(一)农业生产单一区位因素分析

(2021年全国乙卷,1~3题)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 )

A.交通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2.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

( )

A.增强竞争力 B.培育市场

C.提升服务水平 D.提高效益

3.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 )

A.产量 B.质量 C.利润 D.价格

【答案】1.D 2.B 3.C

【解析】

1.新疆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故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主要是看重新疆的无人机应用市场,D正确;新疆的交通、技术均无明显优势,A、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政策因素,该科技公司为拓展市场入驻新疆,是正常的经济活动,B错误。故选D。

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主要是为了拓展市场,由材料可知,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可见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培育市场,以推广产品,B正确;该公司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最终提高效益,A、C是该科技公司为了销售产品而做的工作,不是目的,A、C错误;提高效益是最终目的,D错误。故选B。

3.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成本,故能提高利润,C正确;无人机的使用能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棉花价格,D错误;无人机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不能直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A、B错误。故选C。

该组高考题,紧扣“新疆棉”热点新闻,以无人机服务新疆棉花生产这一典型科技兴农案例为真实情境,侧重考查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中的一个因素,体现“小切口、深挖掘”的命题特点,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体现高考的时效性。同时,该组题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水平、农民劳动收益与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综合分析

(2012年全国卷,36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有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图略)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有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该组高考题,选取的区域背景和上一组是一致的。考查形式中规中矩,侧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综合分析,难度上也较小,比较符合当时的命题立意。

目前高考命题趋势由“能力立意”变为“学科素养立意”。纵观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命题,题目背景、考点分布等均围绕“学科素养”展开。下面就以棉花为载体,深入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差异,进而进行思维建模,提升核心素养和能力,深化当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

二、世界棉花主产区(部分)区位条件对比分析

(一)了解棉花的生长习性,丰富生产生活常识,提升地理实践力

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像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棉花生长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5个阶段。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棉花采摘期要适时采收。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7天采摘一次,若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防止雨淋,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花,使洁白的棉花出现阴红、阴黄、灰白的斑点等。如果遇到连阴雨,还会造成霉烂变质。因此,要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二)设计问题,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差异

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耐旱、怕涝,生长期需要大量水分,但湿度大易遭病虫害,缓吐絮,土壤干旱又会使棉铃提前开裂,提前停止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最适宜温度在25~30 ℃。世界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除了中国外,还有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巴西、乌兹别克斯坦等。

材料二下表为三个重要棉花产区和对应的气候资料图。

棉花产区气候资料图中国(新疆)印度美国

1.问题设计

(1)结合所学评价中国新疆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

(2)结合所学评价印度古吉拉特邦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

(3)结合所学评价美国棉花带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

2.参考答案:

中国新疆印度古吉拉特邦美国棉花带自然条件有利夏季热量、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病虫害少;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生长期长夏季水热充足;成熟期晴天多,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夏季水分、热量、光照比较充足;地形平坦。耕地广阔;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够充足生长期降水多,病虫害严重;旱涝灾害频发夏秋阴雨天较多,不利于后期收摘社会经济条件有利市场需求大;政策支持;劳动力廉价;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市场需求大;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廉价;交通便捷;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市场广阔;机械化程度高,政策支持;科技发达;交通便利不利科技相对落后科技落后

【点睛】新疆棉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生长周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采摘期降水少,晴天多,不会造成霉烂变质。冬季寒冷,病虫害少。印度棉花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生长周期短。终年高温,病虫害多发,影响品质。美国棉花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相对充足,生长周期短,冬季气温较高,病虫害多发,此外,采摘季降水偏多,影响棉花品质。综上所述,新疆棉花的品质更胜一筹。不仅产量高,品质也是世界顶级品质。

3.归纳总结: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分析

区位条件分析实例分析有利1.气候:热量和光照充足;多晴朗天气,便于后期采摘2.地形: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3.水源:灌溉水源充足4.土壤:沙质土壤,土质疏松,土壤肥沃5.土地廉价6.交通便利7.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8.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9.品种优良10.政府支持南疆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且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有稳定的灌溉水源不利1.气候:生长期低温冻害;采摘期降水多2水源:灌溉水源不足3.土壤:土壤盐碱化4.运输不便5.劳动力不足6.品种退化,品质差南疆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倒春寒影响棉苗生长;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风沙危害和病虫害严重;交通运输线长,影响外调;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

三、农业区位条件综合分析——思维建模

(一)自然条件分析

1.气候如何影响农业

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关键要厘清是气候的哪方面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哪方面。一般而言,气候可以从热量、降水、水热组合状况、光照、昼夜温差、病虫害、灾害天气等角度考虑。

特别提醒:影响农业生产的光合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

2.地形如何影响农业

地形类型及分布、坡度大小、地势高低起伏、坡向以及由地形导致的一些自然灾害等对农业发展、农作物生长均有一定影响。

(1)地形类型及坡度:农业类型(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山地因坡度大小和海拔高低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坡度小于25°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发展林业或养殖业)

(2)地势高低起伏:

a.影响水热差异→农业分布及范围;

b.导致农业结构的不同(类型多样化和单一性,如“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c.地势起伏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械化水平(大型、小型;高、低);

(3)地形→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地势起伏大的山地、丘陵地区,耕作不当易引起水土流失;遇到降水量大的季节多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纬高海拔地区的低温冷害、冻土沼泽问题;低洼地洪涝多发等。

3.土壤如何影响农业

土壤可从土层厚度、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等)、湿度(排水条件)、透气性(疏松度)、酸碱性、温度等角度考虑。

(1)冲积平原(河流泛滥平原、山麓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平原)、河谷地带等地区河流泥沙堆积、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

(2)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水稻土、火山灰(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高)分布地区土壤肥沃。

(3)土壤状况良好,便于农作物吸收,提高产量,根系发达,品质优良。有些农作物对土壤酸碱性有特定的要求(如茶树适合生长于酸性土壤中)。

(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1.市场: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农业种植结构)和规模(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农民需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2.交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时效性),往往和冷藏保鲜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范围,以及影响农业生产资料的运进。

3.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如价格调节、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等),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4.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影响生产类型与成本。

5.科技:农业技术(包括化肥、农药、良种、冷藏保鲜、信息等)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a.机械: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b.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c.农药:抗病虫害。

d.良种:使单产量提高。

e.冷藏保鲜: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保证农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区位棉花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棉花是花吗?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棉花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从区位地理角度分析九月赴疆采棉工大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