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021-11-08伞爱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9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伞爱艳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12月~2021年09月,PAB就是前白蛋白入选此次研究5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病毒性肝病,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均实施生化检验方法,以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检查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P(0.52±0.03)、ALB(0.29±0.07)、PAB(0.31±0.01)更低,AST(82.11±9.16)、ALT(94.29±9.55)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病的诊断期间,通过予以生化指标检验方法,可直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为疾病诊治夯实基础,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生化检验指标;病毒性肝病;诊断结果;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9--01

近年来,病毒性肝病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病毒性肝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在发病后,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损伤患者的肝功能,危害较大[1]。因此,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实施准确及时的诊断方法,从而明确诊断患者的疾病。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生化检验是首选方法,在患者病情预测、疗效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实施生化检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诊断效率。本文择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12月~2021年09月),观察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现有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12月~2021年09月,入选此次研究5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病毒性肝病,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生化检验方法,其中对照组:女18例,男32例,患者的年龄界限值为45-65岁,平均:(55.39±1.85)岁。观察组:女19例,男31例,患者的年龄界限值为46-64岁,平均:(55.41±1.78)岁。两组基础资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获得病毒性肝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均实施生化指标检验方法:相关医务人员在患者空腹的状态下采集4ml外周静脉血,然后实施离心处理,时间控制在15min,医务人员取上清液放入抗凝管,保存在-80℃冰箱保存。医务人员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选择经验的丰富的检验人员进行操作,对比正常值范围。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检查结果,包括:TP、ALB、PAB、AST、ALT,密切观察病毒性肝病的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对比[3]。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检验病毒性肝病患者所有数据,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持续性定性资料以形式()表述开展t检验,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以[n/(%)]表述出来开展检验,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P(0.52±0.03)、ALB(0.29±0.07)、PAB(0.31±0.01)更低,AST(82.11±9.16)、ALT(94.29±9.55)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对于病毒性肝病患者而言,发病机制不够明确,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病毒性肝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做好疾病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诊断不及时,在病理改变的影响下损害患者的肝脏,严重影响患者的肝脏运行[4]。在临床的诊断工程中,可实施生化检验方法,相关医务人员将检验结果和正常数值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提高整体诊断水平[5]。

研究结果显示,分析检查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P(0.52±0.03)、ALB(0.29±0.07)、PAB(0.31±0.01)更低,AST(82.11±9.16)、ALT(94.29±9.55)更高,组间对比差異显著,P<0.05。实施生化检验方法,临床诊疗意义重大。究其原因,人体肝脏能够合成ALB,可将其作为评价肝脏损伤的指标。如果病毒性肝病患者的ABL比较低,患者自身的肝脏损害比较大。在病毒性肝病患者中,肝脏TP的合成能力受到影响,患者自身的TP含量降低,在人体中,PAB属于重要的蛋白物质,肝细胞合成后得到PAB。相关医务人员分析患者的PAB水平,能够了解患者的肝功能不全现象。AST属于分布在肝脏的转氨酶,病毒性肝病患者的AST较高,主要是肝细胞损伤后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AST浓度升高。在病毒性肝病的诊断过程中,AS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关医务人员实施生化检验方法,能够反映出患者的病理改变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病毒性肝病的诊断水平。在诊断期间,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保证诊断规范性和标准性,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针对病毒性肝病患者开展生化检验方法,可以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丽萍.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149-150.

[2]许园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24-26.

[3]张宇红.研究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9):79-82.

[4]王艳.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0):119,121.

[5]马立红.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20,9(2):160-161.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