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勒市冬早熟葡萄栽培管理措施

2021-11-08陈云德

种子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弥勒栽培管理措施

陈云德

摘    要:弥勒市热量充足、干湿季分明、温差大,适合发展冬早熟葡萄产业,目前产期调节、树体管理、冠层管理和水分肥料管理技术、大棚微气候调控技术和病虫害管理技术已充分应用在葡萄生产实践中。通过对目前应用于冬早熟葡萄生产栽培管理措施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弥勒市冬早熟葡萄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促进弥勒市冬早熟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从事该产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弥勒;早熟葡萄;栽培管理;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6-007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志码: B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属亚热带气候,立体气候突出,年均温度17.3 ℃,其中葡萄种植区年均温度17.4 ℃(最高气温34.8 ℃,最低气温-0.2 ℃)[1];光照充足,太阳光短波成分多,紫外线强,不易发生病害,或发生较轻,日照时间长;年有效积温高,在葡萄种植区,≥10 ℃年有效积温可达5 000 ℃以上,最高气温可达34.8 ℃,具有鲜明的干湿分明的区域,干季(当年10月至次年5月),湿季(5—10月),干湿季分明[2]。早春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10 ℃以上);降雨适中,空气干燥,沙壤土透气、肥沃。自1960年以来,葡萄在云南干热坝区弥勒市已有规模化的葡萄种植,1998年开始在云南干热区的永仁、元谋和开远等地实施葡萄促成栽培示范,5月中下旬成熟,较一般露地栽培提前1个月左右,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弥勒市冬早熟葡萄产业发展[3]。2010年后,建水和石屏等干热坝区在大棚增温和促成栽培的条件下,可在3月上旬成熟,比露地栽培提前3个月左右,成为全国最早熟的产区之一[4-7]。目前在弥勒市,葡萄可在7月中旬后修剪,次年1—5月成熟。

弥勒市冬早熟葡萄生产已实现20年,如产期调节、休眠规律、回枝技术、环剥技术、环割技术、芽管理技术、叶幕管理技术、修剪技术、花穗和果穗管理技术、水分管理技术、肥料管理技术、大棚微气候调控技术、病虫害管理技术等已在实践中使用,但缺少冬早熟葡萄栽培管理措施的总结和归纳,因此,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弥勒市冬早熟葡萄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促进弥勒市冬早熟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1   主要管理栽培措施

1.1   促生栽培技術

1.1.1   调节产期

调节产期的关键在于控制营养、促进花芽生长分化,主要从田间操作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等方面着手。其中,田间操作有新梢修剪,新梢修剪时间在当地早霜前4个月左右,并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高浓度尿素液将树上残叶打落,逼迫冬芽萌发并开花结果。

1.1.2   破除休眠技术

目前弥勒市冬葡萄破除休眠主要用的是单氰胺,也称Domrex。使用时有效成分H2CN2控制在2%~5%,根据品种不同调整适合的浓度。葡萄修剪后立即均匀涂抹在目标芽上,要一次均匀涂抹完成,不要二次涂抹。

1.2   树体管理技术

1.2.1   回枝技术

回枝是更新葡萄枝的重要技术,葡萄挂果多次后,树体老化,结果性能下降,结果位置过高采取的技术。在距第一道铁丝20~30 cm处回剪,应该距离地面保持在40 cm。回剪后,使用2%~5%H2CN2,处理涂抹主干2~3个老化的芽眼,促使出芽。出芽后选择最健壮的梢为主干培养,根据挂果状况和枝条状况作决定,一般2~3年后回枝。

1.2.2   环剥技术

环剥在葡萄管理中使用非常普遍,环剥的目的主要是阻断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向根部运输,使营养物质留在葡萄枝条内,促进新梢营养积累而利于花芽的快速形成。环剥应用位置为葡萄主干上,离结果枝较近,环剥宽度一般应小于环剥处直径的l/10。

1.2.3   环割技术

环割是指对葡萄韧皮部造成伤口,促使伤口处产生芽条、发出新芽、提高枝条数目,作为结果备用枝或调整葡萄产生芽条的位置,最好不选择芽眼,应选择枝条两个芽眼之间或是芽眼的死亡处。环割时应保留一部分韧皮部上下相连,不可全部切断。

1.2.4   夏芽和冬芽管理

夏芽。具有早熟性,一般在展叶20 d内即可成熟并萌发成副梢,在摘心等措施的诱导下,能很快形成花芽,由于在年生长周期内,夏芽副梢可以多次萌发,因此,可以多次开花结果,形成二次果、三次果等,在葡萄生产中多应用这一原理进行二次结果。在冬葡萄栽培中,应在第2~3个叶片长出时,摘心抑制其生长,不让夏芽发育成副稍。

冬芽。冬芽从新梢下部开始分化,而后由下部逐渐向上部的冬芽开始进行,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向果实和新梢,加之连续摘心的作用,新梢生长则更为缓慢,此时是葡萄花芽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花后15 d,所有冬芽上第一花序原基形成,在花后70 d,绝大多数花芽形成第二花序原基。冬芽副梢开花结果的能力比夏芽强,利用冬芽进行多次结果的成功率高于夏芽。冬芽只有在受到刺激如修剪等情况下,会萌发形成冬芽副梢并开花结果。

1.2.5   叶幕管理技术

在冬葡萄栽培中,枝条的成熟度对花芽分化和春夏管理非常重要,枝条长度控制在60~150 cm,以枝条粗壮、色泽深、成熟度好为基本要求。叶片数目控制在1.0 m2的土地对应 2.0~2.5 m2的叶面积时,在叶片面积内能均匀分布。在冬葡萄栽培中,建议每个结果枝留6~10片叶,果实采收后去除基部老叶,以减少营养消耗。

1.2.6   修剪技术

冬葡萄剪口节数为4~7节,多年试验观测表明,夏黑葡萄在4~6节花芽成熟度最好,高于7节营养分散,抽穗和开花质量不高;低于4节可能难以抵抗气候灾害、人为灾害;留4~7节可灵活控制结果枝的抽穗和开花质量。

1.2.7   花穗和果穗管理技术

花穗开始生长后,要对花穗进行拉穗处理。开花时,控制棚内温度在25~30 ℃,喷施磷钾叶面肥,同时辅助加入硼、锌,提高坐果率。修剪穗子整齐,穗长控制在18~20 cm。花谢坐果后进行膨果处理,在果实膨大期,3 d灌溉一次,在膨大期后,5~10 d灌溉一次,上色后停止灌溉,施肥主要是氮磷钾平衡肥,建议7 d施用一次。

1.3   水分管理技术

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肥料和果实快速膨大。在花芽开始生长到果实膨大期3 d灌溉一次,在果实膨大期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5~10 d灌溉一次。完善排水设施避免积水,田间如遇连续多日的积水会严重影响花芽分化,在行与行中间开挖排水小沟。

1.4   肥料管理技术

基肥。果实采收后至葡萄落叶前,使用量可根据施肥种类而定,可使用农家肥3 000~5 000 kg/667 m2,同时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20~30 kg。

春夏季追肥。开花期禁止施用氮肥,施用磷钾水溶肥,葡萄落花后 3~7 d内施用氮磷钾平衡肥,一般肥力的地块,可施入 40~50 kg/667 m2氮磷钾复合肥,并加入2O kg左右的硫酸钾,有利于促进果实迅速膨大,在葡萄果实采收后,可喷施两次磷酸二氢钾。增施钾肥、磷肥对促进花芽分化作用明显。

1.5   大棚微气候调控

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 ℃,气温升到35 ℃时开窗通风,降到28 ℃时,关窗;气温升到35 ℃时,开窗通风,15:00后关窗,让气温持续到晚上。大棚日照时数仅为露地栽培的65.15%,光照强度降低、紫外线比较弱,建议用日光灯补光2~3 h。冬季铺设地膜保温,使土壤温度保持在10 ℃以上,促使根系吸收营养,促进开花结果和生长。

1.6   病虫害管理技术

在冬葡萄栽培中大棚内的葡萄园病害发生较少,主要为霜霉病和白粉病,可根据当年病情适当防治。白粉病,在葡萄芽膨大而未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连续喷2~3次进行预防。霜霉病,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治。冬葡萄栽培中大棚内的葡萄园虫害主要有蓟马,可用低毒农药吡虫啉类进行防治。

2   结语

弥勒市热量充足,在大棚增温和促成栽培条件下可实现葡萄提早成熟,获得较高的价格和经济效益,促进冬早熟葡萄产业发展。产期调节、树体管理、冠层管理和水分肥料管理技术、大棚微气候调控技术和病虫害管理技术的应用,对冬早熟葡萄高产优质栽培有重要意义目前,这些技术在弥勒市冬早熟葡萄生产上已得到充分利用,技术成熟度高。

参考文献:

[ 1 ] 杨文武,马洁艳,朱权,等.弥勒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5):84-86.

[ 2 ] 陈宏伟,郭立群,刘勇,等.弥勒≥10℃和≥18℃年积温及日数的分布规律研究[J].高原气象,2007(26):396-401.

[ 3 ] 田維鑫.弥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果业信息,2003(19):7.

[ 4 ] 陆斌,邵则夏,黄汝昌,等.云南早熟鲜食葡萄的栽培[J].云南林业科技,2000(2):29-32.

[ 5 ] 王如雪,丁玉清.云南省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J].中国果业信息,2017,34(6):17-19.

[ 6 ] 杨顺林,郭淑萍,陈艳林.对云南早熟葡萄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6 (5):152-155.

[ 7 ] 赵勇.发挥高原优势,突出早熟特色——对建水县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果业信息,2012,29(8):34-36.

猜你喜欢

弥勒栽培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弥勒市关工委联合多部门开展腊月暖冬行动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弥勒信仰研究》出版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及其图像
弥勒信仰研究综述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