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养的“六个一”模式探究

2021-11-08王骋陈浩张乐

科技风 2021年30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模式

王骋 陈浩 张乐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六个一”模式以提升理工科研究生专业综合素养,使得研究生了解其参与的训练项目的目的意义,引导其反思总结,从而实现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研究生。

关键词:培养模式;理工科研究生;“六个一”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加快。研究生培养模式本身亟需一定的调整,旨在培养能改善教育实践的人才,以适应持续不断提升的教育发展速度[1]。与此同时,伴随社会经济形态的进步,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研究生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希望就职的研究生能充当多面手,具备处理专业事务的综合能力。众所周知,科研实验平台是高校科研创新的基本单位,随着国家对科研教育事业投入的加大,高校科研实验室得到迅速發展[2],然而受限于高考制度的导向和高等教育对理工的侧重性,大多数研究生局限在导师的指令下进行有限的科研活动,以接受知识为主,缺乏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事后的领悟及反思能力差[3-4]。以科学研究实验为例,在专业科学研究活动中,反映出部分理工科研究生没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对社会需求的调研不足,综合素质欠缺[5]。

自2016年6月始,本课题组基于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项目,首次实行“六个一”人才培养模式,即1项发明专利,1篇学术论文,1次课题申请,1次科研类评审,1次大型学术会议报告,1次组织学术会议的经历。在此培养模式的指导下,让研究生感受训练项目的过程、目的和意义,使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六个一”培养模式分析

综合素养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适用于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6]。不仅包括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采用“六个一”的培养模式,可极大地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项发明专利

专利是研究生了解自己研究方向进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世界上最新的技术信息90%以上是最先出现在专利文献当中的,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可以节约60%的研究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6]。专利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双创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撰写专利,研究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学习热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一篇学术论文

俗话说的好:论文是学术界的通行货币,影响因子就是货币的面值。写论文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论文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章不是论文[7]。研究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论文的发表也是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一次课题申请

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指出: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加困难。成功申请课题的前提是有好的选题,可以说是“大浪淘沙挑金子”。在申请过程中,从课题设计到标书成立,再从撰写申请到获得资助,每个环节都要求研究生要有很强的资料收集能力,能够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一次科研类课题评审

参加科研评审,通过与评审专家的沟通交流,研究生能够明确自身是否有完成项目的基础,同时对课题实施的步骤和方向更加清晰。在科研评审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科研道路明确导向。

(五)一次大型学术会议报告

在学术会议中做报告,对语言能力,研究能力、PPT制作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参会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最高效的掌握学术前沿动态、拓展视野,而且能够和同行深入交流分享,获得最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六)一次组织学术会议经历

会议组织者要明确会议时间、地点、人物、目的等。会议前的准备,会议中的机灵应变,会议后的完美结尾,都是会议效率的关键因素。成功的组织一次学术会议,对于研究生沟通能力、统筹能力有很大提高,也是体现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

“六个一”模式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见图1,对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效果。借助“六个一”模式具体的实施规范和操作流程,形成一套易于操作和效果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掌握技能、反思学习过程。

三、“六个一”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组会

每周组会制:文献汇报,实验汇报及交流讨论。以此督促研究生及时整理知识点,引发深入思考,锻炼口头汇报能力,加强问答能力;导师及时了解了研究生学习进展,以便进行高效的引导。

实施以来,组内研究生无论是在学习进展,还是个人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课题组内也形成了一种追求进步,精益求精的良好风气。

(二)学年任务

本模式每一个环节,均由师生共同参与,其培养方案见表1。以研究生为主体,导师引导,加强自我评价与反思的系统培训,加强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本模式具体的训练过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1.训练目的

在循序渐进中锻炼学生的科研、写作、创作、组织等能力。在学校支持、导师带领下,研究生一步步走向更大的平台,逐渐提升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争取将每位研究生培养成各方面能力优异的、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才。

2.训练要求

研究生接受培养期间,对自己要有目标、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对同学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有爱心;对导师要理解,尊重,有敬畏之心。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模式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