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广客专隧道排水系统病害整治方法

2021-11-08王仕富

铁道运营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环向漏水锚杆

王仕富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桂林高铁工务段,工程师,广西 桂林,541000)

0 引言

南宁局集团公司桂林高铁工务段(下称桂林高铁工务段)管辖贵广客专正线410.627 km,其中隧道101座,隧道累计长度208.5 km,占正线总长51%。沿线穿越高山深壑,喀斯特地貌遍布,山体岩溶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贵广客专自开通以来,因隧道排水系统病害导致隧道漏水10次、轨道板上拱6次,对行车秩序造成较大干扰。因此,探索有效预防性整治措施,减少隧道内渗漏水、轨道板上拱和衬砌开裂掉块等次生病害发生,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攻关课题。

1 贵广客专隧道排水系统概述

1.1 基本情况高速铁路双线隧道洞内一般设置双侧排水沟加中心水沟,衬砌背后设置环向、纵向盲沟。环向盲沟直径50 mm每8~10 m一条;纵向盲沟直径100 mm根据衬砌长度确定,每板上下行各一条,设置于仰拱和拱墙结合部。环向、纵向盲沟均直接接入侧沟,将衬砌外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经侧沟的汇集后再由侧沟和中心沟排出洞外。

1.2 存在主要问题

1.2.1 堵塞和失效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侧沟、中心沟淤积堵塞,排水盲沟堵塞、失效或未按设计布设等问题,其中排水盲沟堵塞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衬砌背后排水盲沟因施工过程防水板位移,混凝土灌注进入盲沟,造成盲沟堵塞。二是侧沟旁盲沟出口施工过程临时封堵未凿除清理,造成盲沟堵塞。三是山体地下水钙化物、矿物质等结晶沉淀,造成盲沟堵塞。

1.2.2 可预见的次生病害侧沟、中心沟淤积堵塞可能造成排水不畅或是水冲道床。盲沟堵塞,将导致衬砌背后地下水水位抬升,水压升高,可能造成以下三个方面次生病害:一是拱部衬砌防水质量不良时,将出现渗漏水病害;二是仰拱、仰拱填充层质量不良时,可能出现轨道板上拱;三是衬砌存在施工冷缝、防水板切割二衬等结构病害时,将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衬砌开裂,甚至于衬砌掉块等严重病害。

1.2.3 养护维修难度大设计隧道洞周排水采取环向、纵向线性盲沟进行排水。工务部门仅能对排水盲管口进行疏通,且疏通的难度大。对于整根排水盲管,如内部出现了施工期间混凝土堵塞,将无法疏通和清理。

2 整治工程实例分析

2.1 主要整治措施针对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中心水沟或侧沟出现淤积堵塞时,安排清理疏通即可。环向、纵向排水盲沟出现淤积堵塞或失效时,针对孔口部位可采用钢钎、下水管疏通器等进行疏通。衬砌背后盲沟出现堵塞,无法进行疏通和清理,为防止洞周水压升高造成次生病害,需要及时打设减压孔,减压孔设置于衬砌边墙、侧沟底、中心沟底,见图1。针对地质条件特别不良,且富水地段,可采取增设泄水洞、集水廊道等措施进行整治。

图1 减压孔示意图

本文以胡山隧道衬砌漏水、中心水沟涌水和其岭隧道轨道板上拱病害整治为例,对桂林高铁工务段常见隧道排水系统病害的整治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2.2 胡山隧道漏水涌水病害整治

2.2.1 工程概况贵广客专定江线路所至阳朔站间胡山隧道(起止里程:K436+291至K440+403),全长4 112 m,为双线隧道,轨道结构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隧道最大埋深约390 m,浅埋段埋深仅60 m,山体主要为灰岩,岩溶很发育,节理裂隙发育,洞顶地表有一四面环山盆地,雨水下渗。属贵广铁路初步设计批复的八座I级风险隧道之一。

2.2.2 病害情况及原因分析2015年5月15日,胡山隧道K439+728两线间中心沟向上涌水,水沟盖板被冲开,水柱高约3 m,顺线路方向弧形喷射长度8 m。K439+698至K439+970隧道衬砌渗漏水严重,其中K439+768下行左侧边墙衬砌处喷出水柱2 m长,距隧道出口100 m范围内侧沟及电缆沟水漫至盖板顶。见图2。

图2 (a)中心水沟涌水

图2 (b)衬砌漏水

经现场勘察分析可知,病害原因主要是隧道渗漏水地段山体岩溶发育,落水洞、溶隙多,设计未对落水洞、溶隙等排水未做有效处理,且部分衬砌背后排水盲沟堵塞、失效加剧隧道漏水、涌水病害发生。

2.2.3 病害整治及效果针对胡山隧道K439+728两线间中心沟向上涌水、K439+698~+970衬砌渗漏水问题,采取隧道底部增设泄水洞(泄水洞长831 m,截面为4.7 m:×3.3 m)、隧道内衬砌边墙脚增设减压孔(直径80 mm)、边墙开槽埋管引排和拱部封堵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现场施工整治完成后,未再发生涌水、漏水问题。见图3。

图3 (b)整治后现场照片

图3 (a)泄水洞

2.3 其岭隧道轨道板上拱

2.3.1 工程概况贵广客专三江南至五通站间其岭隧道(起止里程:K361+654~K368+701),隧道全长7 047 m。轨道结构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上拱病害处于圆曲线内,曲线半径5 500 m。地表为剥蚀中低山地貌,绝对高程390~1 000 m,相对高差最大达700 m,自然坡度一般10~45°,局部形成陡崖,植被发育;上覆0~3 m粉质粘土,局部稍厚,洞身岩层为震旦系长安组(Z1c)泥质砂岩、板岩互层,中厚层夹薄层状,岩质较坚硬,节理较发育。

2.3.2 病害情况及原因分析2016年9月5日13时16分,D2817次列车司机报,贵广客专三江南至五通站间下行线K364+500至K364+800地段晃车,局行车调度随后封锁区间下行线,要求安排检查线路情况。经现场检查,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轨道板上拱,通过轨道相对测量,下行线K364+770左高低10 m弦4.1 5mm、右高低10 m弦4.6 mm。二是填充层裂缝,其中下行线右侧K364+767~+793填充层存在长达26 m纵向裂缝,裂缝最大宽度达10 mm,上下错层最大5 mm。三是轨道板裂纹,K364+768横向裂纹贯通上、下行轨道板,裂纹最大宽度1.5 mm;K364+773横向裂纹贯通上、下行,宽0.6 mm。四是隧道排水盲沟未按设计施做,检查该段300 m范围共计25版衬砌,设计排水盲沟口150个,实际仅有盲沟口48个。见图4。

图4 (c)盲沟口堵塞

图4 (b)填充层开裂

图4 (a)轨道测量数据图

经现场调查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隧道二衬背部的排水体系堵塞失效,受强降雨影响,大量雨水下渗后通过断层溶隙汇集到隧道周围,导致水头压力急剧上升,水从隧道仰拱薄弱处所渗透至填充层,导致下行线K364+500至K364+800填充层底部水压较大,挤压填充层,造成填充层及轨道板开裂,并抬高轨道板,动车在高速运行的情况通过该地段出现晃车。

2.3.3 病害整治及效果其岭隧道K364+500~+800轨道板上拱病害,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进行整治:一是对轨道进行测量和精调。二是在该地段衬砌边墙、侧沟、中心沟内打减压孔,降低洞周水压力。三是轨道板上植入钎钉固定,并对轨道板与回填层之间注浆,同时采用注浆机表面封堵法进行修复轨道板裂纹。四是加强仰拱填充与仰拱的连接,对K364+500~K364+800段轨道变形较大及现场裂缝、裂纹发育段范围内无砟道床板两侧仰拱填充顶面打设锚杆,锚杆钻孔采用Φ 80(或Φ 60),锚杆采用Φ 25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长5m,锚杆纵向间距5m,每排设置4根。现场施工整治完成后,18、19年测量未再发生轨道板上拱和线路不良问题。见图5。

图5 整治前后轨道波形图

3 结束语

高速铁路隧道排水系统病害,特别是隧道衬砌背后盲沟堵塞、失效问题,可能造成隧道内衬砌渗漏水、轨道板上拱、衬砌开裂掉块等严重次生病害发生。本文通过对贵广客专胡山隧道漏水涌水、其岭隧道轨道板上拱的两处典型病害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科学、合理地病害整治方案,为常见隧道结构安全隐患整治提供指导性意见。

同时,既有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背后排水盲沟易堵塞、失效,且不具备维护性,需要设计部门针对岩溶、富水区段隧道排水系统进行专项设计,保障排水系统有效、畅通,且具备可维护性,才能确保高铁运营安全。

猜你喜欢

环向漏水锚杆
锆合金管氢化物应力再取向及其环向拉伸实验方法研究
浅埋地铁区间隧道正穿填土路基超前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大埋深软岩隧道锚杆支护效果分析及长度优化
环向对齐相邻缺陷管道失效压力研究
潜艇环壳过渡段与非耐压壳连接处的结构设计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滴ī答滴答,漏水啦!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