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探索

2021-11-07孙冲

客联 2021年9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新形势

孙冲

摘 要:本文系统的对“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进行创新探索。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的特点,将红色文化传播与美育教育进行融合创新,以“红色文化”为内核,以美育教学为全新媒介,通过以美育人,以美济心的教育形式,进行红色育人。另外该项探索研究对后续各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的研究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有助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由内及外夯实新形势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和红色信仰。

关键词:新形势;红色美育;创新育人;美育教育

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享受信息化时代信息交流便捷的同时,也遭受到不同渠道不同形势的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影响,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动摇和迷失,大学生群体信仰筑牢工程迫在眉睫。

一、“红色美育”育人模式探索意义

(一)高举旗帜,加强学生“红色”信念教育,根植红色自信。

“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背景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具体措施,是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工作的创新需要,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路径。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程的具体行动。通过构建“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以党的方针为指引,通过更灵活和丰富的形式,根据育人模式中不同的美育分层学习机制,让学生更好的追寻红色文化,坚定红色信念,汲取红色力量,增强“红色”自信。

(二)守正创新,拓宽红色教育路径,深植红色基因。

“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可以在高校现有的“红色”教育形式和手段的基础上丰富“红色”教育形式和内涵。通过固本创新,将“红色”教育融入美育教育课程之中,进而拓宽“红色”教育路径,扩展各高校其他课程“红色”教育思路,另外美育作为具有艺术性和互动性的“外向”型课程,相对其他课程具有更强的融合性和延展性,美育课程本身具有的艺术特性能够更好的吸纳和融合红色文化,让“红色”教育能够更容被学生群体认知和内化并吸收。达到以美为媒,入脑入心的效果。

(三)夯实“文化自信”,构筑美育课程“红色新阵地”。

構建“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从三个层次入手,从三个维度融合,丰富“红色”教育形式,增强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夯实学生“文化自信”,加固学生红色信仰。目前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外来“非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通过影视娱乐平台、游戏平台等大众媒介平台进行潜伏传播,学生群体红色主流意识形态收到严重侵蚀,而学生群体本身主流意识形态具有低价值认同感和薄弱易变性的特点,所以将作为“文化自信”源头活水的红色文化融合进学生必修的美育课程之中,对学生群体进行红色美育教育,相对其他红色育人模式,能够更好的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红色育人,构筑其起我院美育课程“红色新阵地”。

二、高校“红色美育”育人模式内涵价值

(一)以美育心,培养学院大学生红色“初心”。

大学生美育教育不仅是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基础审美教育。更是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注入的教育,所以根据高校特点“因地制宜”,构建红色美育“三维三合”创新育人模式模式,从美育探入,在学生发现欣赏创造美的过程中,注入红色信念,培养学生发现“红色”美、欣赏“红色”美践行“红色”美的能力,筑梦“红色初心”。对高校为党和国家培养红色技能人才的形式方法和路径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以点带面,拓展高校课程思政红色教育路线创新思路。

构建红色美育“三维三合”创新育人模式的研究,不仅完善丰富高校红色教育创新理论和路径方面的相关理论数据,更为高校其他课程红色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思政创新、思想政治课程创新等教学革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拓宽了我院课程思政红色教育路线的创新思路。为高校其他课程“红色”育人模式创新和拓展起到以点带面,互融活用的作用。

(三)“对症下药”,由内及外巩固高校学生红色信仰。

目前全球信息化开放,各种形式的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网络披着文化交流的外衣对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软攻击”,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往往容易放松对自身主流意识形态的防护,导致外来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视频、网络信息交流信乘虚而入,对学生“红色”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侵蚀。构建“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模式可以通过将红色意识形态融入学生必修的美育课程当中,面对非主流意识形态侵蚀,“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策略。通过分层育人模式,不同层级采用不同教育形式,渐续加强“红色”教育力量,由内及外巩固新形势下大学生红色信仰。

三、新时代高校“红色美育”育人模式研究探入要点

(一)红色文化和美育教育的融合维度

红色文化和美育教育的融合维度探索可以通过红色认知、红色内化、红色行动进行切入,这三个维度中,认知维度主要针对高校大一新生的思想层面的红色知识教育,红色内化维度是针对大二层面的学生进行的以校园红色竞赛为主的参与互动,主要是大一红色思想教育成果的转化,红色行动主要是针对大三、大四群体,是三个维度的最高层面,也是红思想内化后的实际践行,更是高校“红色美育”红色教育成果的验收,主要为红色信念内化后的输出。以社会公益性“红色”活动为主。另外,三个红色育人维度由低到高,遵循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整体三个维度从红色认知到红色内化再到红色行为,通过三到四年时间循序渐进,完成红色育人。

红色美育“三合”创新育人模块主要通过三个融合点进行构建:融合点设置一为高校美育教育与红色教育相融合,融合点设置二为红色美育与学生发展相融合,高校美育课程资源丰富,据调研从音乐、美术、影视等的鉴赏课程到具体的音乐、舞蹈等技能学习课程均有开设。另外学生红色信仰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个层面的区分完整的体现了红色美育教育以学生个体三年学业发展为基础的特点,展现了从学生入校到学生毕业离校整个专科阶段的“红色”全过程育人。第三个融合点是线上云端与线下实践的融合,主要契合疫情常态化形式下红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式,线上云端主要是将高校红色美育过程中的互动分享红色故事、欣赏或者合唱红色歌曲等的过程进行录制上传,组建高校网络红色阵地。

(二)红色文化和美育教育的课程分层

对高校适合根植红色文化的美育课程进行分层细化生成创新模式。将融入红色文化的美育课程进行分层实践,通过实际实践数据汇总分析,实际考察经验汇总,结合已有研究基础制定分层课程实践模式,并与红色美育“三维三合”创新育人模式具体路径进行动态完善。

总之,新时代大学生“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具有较高前瞻性和创新性,其中“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红色美育”课程分层实践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紧密切合当前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两手抓的具体要求。贯彻执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论述,完成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和红色信仰的筑牢。

参考文献:

[1]关于“红色文化”的哲学思考——以长征精神为例[J]. 徐广艳.汉字文化.2021(06)

[2]高校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 钱烨.大众文艺.2019(17)

[3]如何将美的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钱烨.艺术科技.2019(07)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新形势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舞动”的音乐课堂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