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以城市能源转型为重心的“双碳”实践

2021-11-07刘宇

开放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碳氢能供给

刘宇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宣布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充分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和大国担当。

“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控碳的困难与挑战巨大。

控碳离不开源头解析。能源与城市,是我国碳排放的核心來源。来自于能源的生产、消费等活动而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国比重超过七成,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向风电、太阳能、氢能等无碳能源转型,是碳减排的主体方向。城市是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是能源供给和消费的主体,也是碳排放的主要空间载体,各地纷纷启动了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推动地方级、城市级“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因此,推动供给、消费、技术、体制的“四个革命”及加强国际合作“一个合作”,将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到城市层面,将控碳聚焦在城市和能源这两大源头交汇领域,抓住城市能源体系这一减碳主场,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心。

一是推动城市能源消费转型。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加大风电、太阳能、氢能、水电等无碳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能源经济效率,从总体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优化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加快电气化进程,推动供热、动力、机械等实现电能替代,形成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结构。

二是推动城市能源供给转型。实施存量替代和增量替代分步走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加快储能、新能源汽车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电源建设与灵活性能力提升同步,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供给体系。深度挖掘煤电存量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潜力,与抽水蓄能、气电、电化学储能、需求响应等共同保障能源供给安全。

三是推动城市能源技术转型。发挥城市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的优势,积极抢占能源技术高地,加快新能源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氢能技术、CCUS等重点领域技术突破,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促进城市能源领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城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硬支撑。

四是推动城市能源体制转型。深化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提升城市在电力、油气等能源市场中的参与程度。加快完善城市能源、碳排放统计核查核算机制,建立能源领域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的地方标准。优化城市配电网、燃气网、热力网管理体制,鼓励城市能源供应商跨界融合、跨域经营,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推动城市能源绿色化进程。

五是强化城市能源国际合作。抓住气候变化这一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集中于碳排放最多或减排最有潜力的领域,同国际城市加强对话与交流,推进碳中和进程中的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经验与教训,向全球介绍中国城市在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贡献城市范例。

﹝作者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银湖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猜你喜欢

双碳氢能供给
“双碳”新格局:共生 再生 新生
氢能“竞速”
氢未来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定位“零碳载体” 政府牵头发展氢能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