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小学创建学习型家庭方法总结

2021-11-07程惜丹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8期

程惜丹

摘要: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积累,通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好学、乐学、常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学习气氛的熏陶,摒除孩子的厌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自身的积极学習体验与获得,使孩子对学习行为引起注意、模仿、尝试、体验,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实现品德与智力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城中村小学;学习型家庭;家庭学习氛围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发展方能推动社会发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精神的关键一步,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亦是终身的老师。孩子的学习习惯、性格塑造,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培养。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城中村小学家庭教育意识、学习意识的薄弱,因此创建学习型家庭对城中村小学家庭来说更为重要。

一、客观原因

深圳市福田区的岗厦小学是一所城中村学校,95%以上的学生属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创建学习型家庭有相对的难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城中村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是小学、初中毕业,甚至有个别家长是文盲,因此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家长自身缺乏学习兴趣,他们的业余爱好偏重于刷抖音、打麻将。(2)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多是小商贩、个体工商户、农民工,迫于生计,既无时间也无精力管理孩子。(3)身处深圳中心区,受到周围文化的影响,有些家长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却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直接把孩子丢给午托班、辅导班、培训机构,认为交给这些“专业”人士去教育,家长就不用亲自过问,就尽到了家庭教育的责任。(4)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严重的误区,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老师,孩子在学校乖乖听话、不捣蛋、不惹事、不被老师投诉,就是好孩子。

二、总结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开展市级重点课题“岗厦小学城中村学习型家庭建设机制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我班在学习型家庭创建方面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成效,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一)发挥班主任的倡导和指导作用,让城中村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得到落实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力的纽带。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最紧密,他们的目标一致,希望孩子健康、向上、优秀,因此,班主任最容易取得家长的信任。由班主任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最容易得到落实。

1.班主任倡导学习型家庭建设

开学初,班主任通过召开家长会,倡导家长在班级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并将学习型家庭建设的相关要求告知家长,鼓励每个家庭参与其中。例如,对家庭环境的要求:给孩子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有专门的学习书桌,有书架,家庭藏书量达到100本。对家长的要求:关注孩子的学习,陪伴孩子阅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2.班主任指导家长合理分配时间

家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了肩上还有孩子的教育。如果家长总是以忙于工作为借口,忽略孩子的教育,忽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那么这个家庭将会失去温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和谐。家长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同学习,每天至少有半小时亲子共读时间;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散心,到书城、图书馆阅读,到公园跑步;利用碎片时间,背诵一首古诗,以身作则,带动孩子。

3.班主任对学习型家庭进行跟踪、评价

在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过程中,针对部分“不听话”的家长,班主任要加强督促、沟通,通过沟通改变家长的错误认识,指出做得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对进步的家庭,应及时表扬、鼓励。在学期中、学期末,教师可以通过家庭阅读分享、亲子阅读手抄报、亲子阅读测试、亲子阅读打卡等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评出班级“书香家庭”“进步家庭”,对这些家庭给予奖励。

(二)“强迫”家长阅读,提升自我,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由于城中村家庭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家长的兴趣爱好偏向于打麻将、刷抖音、看电视,想靠家长自觉阅读以带动孩子,那是天方夜谭。只能通过老师“逼迫”,让家长在老师的高压下去阅读、学习,去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此,我们制定学习小组阅读积分制,刺激家庭阅读。家长陪伴孩子阅读,拍照上传,加5分;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书城、图书馆阅读,加10分。孩子们为了取得积分,也强迫爸爸妈妈阅读。在这把双刃剑的胁迫下,家长不得不拿起书。当然,有些家长会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得到积分,做做形式,但我相信,在每日翻书的过程中,在走进书城的日子里,总有一本书会吸引家长,总有一些家长会被书香浸润。

就是在这样的“强迫”阅读下,家长感慨道:“过去,我觉得阅读是一件很痛苦、很枯燥的事,拿起书我就想睡觉。自从被老师‘逼迫着读《爱的教育》后,我的灵魂似乎被唤醒了,我感动于里面的师生情、同学情、父母情。我觉得阅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自从被老师‘逼迫着读书后,我都没时间打麻将了,刚开始读不懂,后来慢慢有感觉了,现在戒掉打麻将爱上阅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开始专注于阅读。而他们的孩子也开始努力地学习,课余时间也默默拿起书、在旁边读起来。由此可见,榜样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

(三)成立班级学习小组,以优带差,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虽然城中村的学生家长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但也有部分文化较高的家长,这些家长心存大爱,重视教育,他们常到学校、班级当家长义工,为了祖国的花朵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不求任何报酬。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相对较好。班主任可以利用这部分家庭的力量,带动其他家庭。首先,在班级里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两位家长义工当组长,负责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小组里有落单的孩子,他们尽力帮扶;有不负责任的家长,他们苦口相劝;有良好的教育经验,共同分享。其次,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领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参观图书馆、书城阅读打卡活动、参观戒毒所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增长孩子的见识。

正是这些可爱的家长,正是小组的力量,带动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

(四)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通过讲座、培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例如,我校召开以“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主题的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树立家长的学习观念,让家长成为学习型家庭的主体。我们要让家长明白: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事,也不只是老师的事,孩子成功的关键在于父母,在于他的原生家庭。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只有带头学习,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孩子。我们通过开办以“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建设”为主题的春晖家长学校,让家长明白,创建学习型家庭,不是盯着孩子写作业,不是送孩子去辅导班,不是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而是家长带头学习,家庭成员都爱学习,家庭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还邀请在学习型家庭创建过程中取得优异成果的家长分享经验,以供其他家庭借鉴。

在城中村小学创建学习型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通过学校和班主任的努力,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在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很大的改变,家庭学习氛围越来越浓郁。

参考文献:

[1]谢裕其.浅谈创建学习型家庭[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5(04).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