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了面子,丢了国土

2021-11-05独孤雪亭

领导文萃 2021年14期
关键词:和约沙俄清政府

独孤雪亭

1905年,日俄这两只虎狼动员近百万的陆海兵力,在中国东北沿海大打出手,速射炮、机枪等新式装备与全新战术震撼各国。而作为主人的清政府只是乖乖地站在一旁看热闹,堪称世界近代战争史上的“奇景”。

对此,有人这么解读:大清丢人现眼不假,但国土保住了啊。所以算起来,输了面子的大清其实是日俄战争的大赢家。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场“庚子国难”,八国联军端了北京城,清政府吐血咬牙签下《辛丑条约》,可这奇耻大辱比起同时期的东北局势,又算小儿科了。

八国列强之一、在《辛丑条约》里敲金分肥的沙俄,还趁火打劫,喊着“黄俄罗斯”的猖狂口号入侵东北,一路制造血案,更在占领奉天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增阿暂章》,妄图拿到东北的驻兵权。作为清朝“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眼看就要变成沙俄的后花园。

如此危局下,刚受重创的清政府没能耐跟沙俄叫板,只能忍气吞声地谈判,同时求助其他列强调停。虽然清政府驻俄公使杨儒拼上老命力争,使沙俄在内外压力下答应了《交收东三省条约》,但条约执行到1903年,沙俄又耍赖,拒绝继续执行。清政府除了敦促,几乎已没招可用。

而另一个邻居日本比清政府还急。

早在甲午战争时,日本就把辽东半岛当作囊中之物,可甲午战争后一场“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逼着日本吐出了到嘴的肉。这次沙俄在中国东北吃独食,日本哪能坐视?从1903年7月起,日本就与沙俄围绕东北问题展开谈判,双方军队也剑拔弩张。刚在沙俄那里受够了气的清政府面对这场在中国本土开打的大战什么也做不了。

当时清政府不单军事、经济实力损失惨重,更是处于被列强宰割的境地。按“利益均沾”的原则,大清各地都被列强划分了势力范围,连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都驻扎着英、法、意列强的军队。西方各国不想看到日俄独霸东北,更不想看到清政府借此雄起,所以,日俄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务卿还特意致函美国驻华使馆,建议清政府保持中立。

所以,清政府的中立既不是怂,也不是深谋远虑的结果,而是在列强的淫威下乖乖听话,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如此。

等日俄打得筋疲力尽,在列强的调停下开始谈判,清政府依然被排斥在外。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已达成《朴次茅斯和约》,清政府仍对此一无所知。直到三天后,清政府驻俄大使才在俄国报纸上看到和约的详细内容。瓜分大清之地的谈判,却把大清踢在一边,这“中立”很彻底。

当然,就《朴次茅斯和约》的内容说,日俄战争期间,双方占领的东北土地都要交还中国。乍一看,大清也算赢家,但实际执行起来是另一回事。

“交还中国接收”是列强间妥协的产物,可到嘴的肉怎能真交出去?别看日俄战争分出了胜负,可以清政府的实力,却是哪家都得罪不起——人家谈好了,再把清政府招呼过来交接,其实就是逮着清政府继续宰。《朴次茅斯和约》签订三个多月后,日本就逼清政府签订《中日會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和《附约》,“交接”走了先前俄国在旅顺、大连等地的所有特权。这就意味着,俄国固然撤军了,但相关利益都倒腾给了日本。“中立”的大清除了名义上的接收,其实还是两手空空。

清政府代表签署《辛丑条约》

而且,借着日俄战争的威慑,日本还附加了许多特权,比如在东北十六地通商,经营奉天至安东的铁路,在东北设置“铁路守备兵”。特别是最后这条,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被日本钻足了空子,成了他们建立关东军的最重要法理。

单看这些,俄国之前在东北撒泼耍赖都没拿到的好处,全被日本收入囊中。东北大地上的俄国狼没赶走,又平添了日本狼,被宰割的命运依然没变。这哪是输了面子、赢了领土?简直是全丢光。

再看日俄战争后五年清政府的一些无奈之举,就知损失有多惨重。为遏制日俄侵略,1907年,清政府曾计划修建新法铁路,这么一件合理合法的事却遭到日本的强烈反对。在日本的无理阻挠下,英美列国也表达了支持日本的态度,一条原本对东北建设有重要意义的铁路就这么不了了之。修条铁路都这样难,何况其他?

1908年,清政府曾与美国的金融巨头合作,计划建立东三省银行,以对抗日本的经济侵略。但没想到,由于美国和日本在对外扩张方面达成协议,两国反而联合干涉,使这一计划成了空文。

建银行、修铁路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就这样被日本卡死,《朴次茅斯和约》给东北带来的危害可见一斑。

当然,也许清政府在这场战争里的“中立”,以及日俄战争后的种种受制状态透着太多无奈。可再看看晚清官场越演越烈的腐败之风,这样的王朝哪有知耻而后勇的胆气?

所以,在当时及后世的有识之士眼里,这场日俄战争哪是什么外交胜利,而是“弱国无外交”的深深悲哀。也正是这样的悲哀,让当时多少热血未凉的年轻人警醒。

即将在美国成立机械公司、过上中产生活的青年华侨冯如,毅然变卖家产投身航空研究,成为中国航空业的先驱;目睹日俄战争惨状的鲁迅,愤然放弃医学,走上另一条千难万难的路……还有更多与他们一样的人,看透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后,放弃舒适的生活,开始了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人生。所谓“外交胜利论”,是对那些英雄的亵渎。

一个世纪后,回看日俄战争的前前后后,依然可以感受到落后挨打的痛,同时也能明白,是一种怎样强大的力量,支撑当年那些仁人志士做出无悔的选择。

(摘自《百家讲坛》)

猜你喜欢

和约沙俄清政府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沙俄势力研究
保卫世界和平的战友——郭沫若和约里奥-居里
小议惨烈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安边政策
中俄伊犁交涉清廷成功原因探析
蒋介石因《美日安保条约》称“美国没有公理与正义”
沙俄第一届国家杜马解散原因解析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