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水鱼不适合冷冻 最好即买即吃

2021-11-05

中国食品 2021年20期
关键词:淡水鱼鲜味变性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同样是放冷冻室,带鱼、鲅鱼等海水鱼拿出来烹饪时口感没啥变化,但鲫鱼、草鱼、鲤鱼等淡水鱼吃起来口感却大大下降,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鲜味?

鱼在冷冻过程中,内部的水分冻结形成冰晶,会导致鱼肉蛋白质发生变性,带来一系列理化性质的改变,包括蛋白质空间结构和疏水性变化、凝胶性和保水性降低等,这些都会造成鱼肉的品质和口感下降,使肉质变硬、鲜嫩程度降低。由于生活的水域不同,淡水鱼和海水鱼中的蛋白质在冷冻过程中的变性程度也不一樣。海水鱼生活在渗透压较大的海水中,在冷冻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程度较小、失水较少,鲜味成分流失也少。淡水鱼恰好相反,因生活在淡水中,其中的蛋白质“抗压能力”较弱,冷冻时变性程度很大,进而导致口感大大下降,鲜味物质大量流失。除了鱼,淡水的虾蟹等水产品也不适合冷冻保存。当然,海水产品也不能长久冷冻,否则口感和营养都会变差。

冷冻海产品化冻也有讲究,第一天先将其从深冷速冻区域拿到0℃冷冻层,第二天再放到冷藏区域慢慢解冻。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较长,细胞内不易形成尖锐的冰晶,有利于保持细胞膜完整,呈鲜香滋味的细胞液和脂肪流失也较少。

淡水鱼则最好买活的,杀完后不要马上烹饪,因为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需要一个“排酸”过程,所以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杀完后可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另外,杀鱼的速度也影响鱼肉品质。杀鱼过程中(挣扎致死),鱼会因应激反应产生很多人体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杀鱼的速度越快,应激反应越弱。所以,鱼最好立即杀死,而不是把鱼“憋”死。

猜你喜欢

淡水鱼鲜味变性
春日水中鲜
探究养殖技术改进对淡水鱼肉品质的影响
高温抬升淡水鱼价格 国庆节后涨情可能缓解
征兵“惊艳”
探索鲜味科学开启寻鲜之旅
淡水鱼类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加强鲜味科学研究 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变男变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