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用户信息茧房成因及影响因素维度研究*

2021-11-05

情报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茧房范畴编码

张 海

(嘉兴南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嘉兴 314001)

0 引 言

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的状态,以算法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为网络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通过移动设备终端,在算法技术的帮助下,网络用户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观看自己喜欢的视频等。算法技术的普及,实现了网络用户和网络信息的高效匹配,将网络用户从信息过载的世界中解放出来,帮助网络用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很好的改善了网络用户的信息体验,促使用户沉浸在个人信息世界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深深地忧虑。美国学者桑斯坦认为,用户长期接触感兴趣的信息,接触不到异质信息,很可能造成信息窄化、群体极化等行为,最终导致信息茧房现象[1]。人民日报[2-3]、人民论坛[4]等主流媒体更是多次发声,深入剖析了信息茧房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强烈呼吁网络用户要广泛接触信息,切勿作茧自缚,形成信息茧房。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信息茧房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满足网络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同时,如何避免信息茧房的危害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关注网络用户的信息体验和信息行为,从用户信息行为的视角,规避信息茧房的负面效应,促进网络用户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

1 文献回顾

2006年,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经典著作《信息乌托邦》中,首次提出信息茧房概念,系统描述了信息茧房的特征与状态[1]。信息茧房概念的提出,为信息管理和新闻传播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围绕着信息茧房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徐向龙等[5]认为在突发重大卫生事件的语境下信息茧房效应是存在的,并指出信息茧房会影响用户的认知,导致用户陷入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的困境。段荟等[6]从信息生态的视角系统阐释了信息茧房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发现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是促使网络用户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因素;Frederik等[7]认为信息茧房在民主政治领域是有显著影响的,会影响政治民主和民主选择。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者都比较认可信息茧房真实存在其中。西方的学者多是从民主政治视角开展相关的研究,国内的学者已经开始延伸到移动互联网领域。此外,现有研究多关注用户理性的认知因素,关于用户情感等非理性的认知因素关注较少,用户对于信息茧房感知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少。因此,本研究借鉴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网络用户对于信息茧房的感知以及信息茧房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是一种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方法,一般通过访谈的形式获取原始数据,经过不断的概括、整理最终得出经得起社会经验检验的理论模型和研究结果。扎根理论的研究对象多来自现有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分析,深入剖析和系统展示研究问题的形成机制发展规律。扎根理论因其结构化的分析过程和较好地适用性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广泛应用。张海[8]结合扎根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阐释了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用户的价值认同、信息的同质性是促使网络用户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因素;刘畅等[9]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分析出碎片化阅读情境下用户焦虑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的概念框架和研究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碎片化阅读用户焦虑行为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路径。Razavi等[10]借鉴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分析了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提出了改善用户个人学习空间等一系列促进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对策和建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扎根理论在用户信息行为领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研究及信息分享行为属于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次研究借鉴扎根理论质性分析的研究范式,分析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是可行的。

2.2数据来源扎根理论对于样本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要求采集的样本尽可能分布均匀、尽量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迅速,男女比例大致是51:49,年龄多集中在25-45岁之间[11]。结合网络用户的实际分布特征,为了提高访谈样本的代表性和分布平均性,本次研究共选取了35位网络用户用户进行访谈调研,选取的访谈对象都具有3年以上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经历,其中男性18名,女性17名,大多数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访谈样本的基本情况

访谈大纲和具体的访谈内容基本围绕着网络用户的信息经历和信息行为展开,主要包括网络用户的信息渠道、信息来源、信息感受以及对于之间信息经历和信息行为的评价等[12]。为了确保访谈大纲和访谈内容的科学性和易理解性,课题组随机选取了5名网络用户进行预访谈。结合预访谈的结果和受访对象的建议,将预先设计的访谈大纲和具体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便于访谈内容通俗易懂。随后将正式的访谈大纲发送给35名正式的访谈对象,以方便受访者提前熟悉访谈内容。在约定好的时间,通过既定的形式开始正式访谈。正式访谈内容和流程基本按照拟定的大纲进行,但也会根据受访者的表述、访谈状态,做出一些调整,也会就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访问。为了调动访谈对象的积极性,每位受访者都会随机得到一些奖励。整个访谈过程在征得受访对象同意的前提下全程录音,课题组根据录音信息整理形成35份文本信息,随机选取其中的30份进行编码分析,余下的5份原始文本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

3 扎根理论编码分析

3.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编码分析的第一步,开放式编码将原始访谈数据进行初步编码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将访谈样本打散,从现象中进行抽象、概括,重新赋予概念,以原始访谈样本为基础,逐字逐句的进行压缩和编码;然后将得到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把一些类似、重复以及出现频率过低的概念进行合并、剔除;最后进行重新命名,确定范畴,赋予范畴化的概念[13]。经过开放式编码共得到用户情感、信息能力、专业知识等12个有效初始范畴,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机制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化

3.2主轴式编码主轴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结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次序,将初始概念进行合并、归类的过程,是扎根理论编码的第二个阶段。课题组在对用户情感、信息能力、专业知识等12个初始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合并和归类后,最终得到用户维度、信息维度和社会环境维度等4个主范畴。具体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主范畴与子范畴关系

3.3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在主轴式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主范畴和核心范畴的关系,是扎根理论编码的第三个阶段。选择性编码主要是通过梳理“故事线”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主范畴和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通过原始样本信息验证的形式,最终确定核心范畴的影响因素和形成路径。本次研究确定是核心范畴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主轴式编码确定了用户情感、信息特征和社会环境等4个主范畴。根据选择性编码梳理的“故事线”显示,主范畴和核心范畴存在因果关系,具体信息如表4所示。

表4 主范畴关系结构

3.4模型构建通过对30份原始文本信息、12个范畴以及4个主范畴加工提炼,经过选择性编码梳理出主范畴和核心范畴之间的“故事线”后,最终构建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网络用户在信息茧房的形成过程中受到用户维度、信息维度和社会环境维度等三个维度的影响,具体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素模型

3.5理论饱和度检验理论饱和度检验是对编码过程和结果饱满程度的验证。为了保证理论饱和度检验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本次研究决定采用“样本+专家”的形式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首先将课题组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将余下的5份访谈样本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编码,编码结束后将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反馈给专家进行检验。验证结果显示,没有出现新的概念和范畴。同时,另一组随机对三位专家进行访谈,然后将访谈文本进行加工处理。专家访谈文本编码结束后也没有发现新的概念和范畴。由此可见,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的理论饱和度检验通过。

4 模型阐释与研究发现

在信息过载的社会环境中,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发生着深刻变化,呈现出信息窄化、群体极化的行为特征,在中国语境下网络用户已经出现了信息茧房的社会现象,这一论断与喻国明[14]、XU15]和张海[12]等的论断基本一致,本研究还具体分析了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不同类型。此外,多数学者[15,16]认为信息技术是诱发信息茧房现象的主要因素,但是本研究发现网络用户在信息茧房的形成过程中,信息技术维度的影响作用不太明显,主要受到用户维度、信息维度和社会环境维度三个维度因素的影响,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4.1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现象分析网络用户对于信息茧房造就的信息环境是有明显感知的。用户的感知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兴趣的偏移而不断变化。网络用户的感知主要有享受性信息茧房和压迫性信息茧房两种状态。享受性信息茧房主要出现在网络用户刚刚接触和适应信息茧房的时期,这一阶段,网络用户以享受体验为主。如有的受访对象表示,我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身心都很愉悦;我会不自觉地看一些感兴趣的信息,甚至会沉浸其中。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了满足,沉浸在享受性的信息环境里,进而产生心流体验。也有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的信息错综复杂,信息茧房为我造就了安静的信息环境。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信息茧房成为了网络用户应对信息过载和信息冗余的无奈之举。在压迫性信息茧房的环境里,网络用户的信息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接触到的信息与现在的信息兴趣产生了偏离,网络用户明显会感觉到一些过气和无用的信息,感觉到信息压迫。在压迫性的信息茧房环境里,网络用户会出现信息疲劳、信息倦怠、信息厌恶等情绪,为了逃离这种压迫的信息环境,也会采取一些措施,但是能够采取的信息措施比较有限,主要是通过清除过往信息浏览记录、卸载信息平台和社交软件等较为简单粗暴的行为突破当前信息情境的桎梏。由此可见,压迫性的信息茧房除了促使用户产生信息倦怠行为,也会对信息平台和信息提供商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压迫性信息茧房会带来一些不良的社会问题和影响,这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4.2用户维度对于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用户维度因素主要指的是网络用户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用户情感、信息能力和专业知识三个影响因素。其中用户情感指的是网络用户对所接触信息的情感变化。既包括愉悦、同情等积极情感,也包括愤怒、恐惧等消极情感。调研结果显示,当用户愤怒时,用户更愿意主动查询相关的信息,当用户恐惧时,更愿意进行分享;而当用户身心愉悦时,更容易产生沉浸体验。网络用户的积极情感很容易造成信息来源和渠道的窄化,消极情感又可能会影响网络用户价值观的变化、促使用户进行群体间的交流和分享,同一感受和价值观的群体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容易与异质价值观群体发生冲突、出现难以交流的情况出现。因此,用户情感会成为网络用户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因素。调研结果显示,网络用户更加偏爱愤怒、恐惧等带有负面情绪的信息,一旦网络用户长期接触负面情绪信息,很容易导致网络用户信息来源窄化、认知偏差、极端化的情况出现,最终引导网络用户陷入压迫性的信息茧房之中,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用户的信息能力主要指的是网络用户进行信息检索、查询以及信息需求表达等能力。部分受访者表示,我不会查找有效的信息,也不会验证信息的真伪、自己的信息需求也不会很好地表达,只能通过被动接受一些感兴趣的信息。信息能力的不足会促使网络用户信息渠道的窄化、被迫接受一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哪怕有些疑虑,也因为自身信息能力的不足,难以改变现有的信息环境,进入自己编造的信息茧房中。据此推断,信息能力是造成网络用户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因素。

专业知识指的是网络用户的教育经历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教育经历和知识储备会影响网络用户对于接触信息的看法以及交流的群体。受访者表示,更愿意接受与自身知识背景相近或类似的信息,对其它信息没有兴趣、也不会阅读;在交流的过程中愿意和教育经历相似、学历相近的群体进行交流。由此可以看出,知识背景是窄化用户信息渠道、选择交流群体,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因素。

4.3信息维度对于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信息特征指的是造成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信息特点。调研结果显示,信息质量、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以及信息过载都是影响网络用户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因素。其中,信息过载指的是网络用户所处的信息环境,信息已经过量、出现信息冗余现象。这是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基础。在信息过载的社会背景下,信息茧房为网络用户编织了一个相对“安静”的信息环境,网络用户可以愉悦的享受信息技术和信息茧房带来的良好的信息体验,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世界里。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过载的大数据环境中,信息茧房也成为网络用户应对纷繁复杂信息环境的无奈之举。就此而言,信息茧房的积极意义较为明显。信息质量和信息内容是就信息本身的特征而言,信息质量是网络用户对于信息真伪、有用性的感知程度;信息内容包括信息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用户对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有的受访者表示,更喜欢看格式较好、内容丰富、感兴趣的信息,哪怕信息真伪难以判断,也愿意读下去。网络用户在兴趣的作用下,往往会选择一些较为贴近兴趣的信息阅读,这样很可能会造成信息窄化,出现信息回音,由于自身的一些因素,难以把握信息质量,很可能会阅读一些感兴趣但是质量较差的信息。久而久之,网络用户的价值观很可能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信息茧房。知识背景指的是网络用户的教育经历以及信息经验等,网络用户在选择和阅读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知识背景的限制,主观上很难摆脱知识背景的影响,去查找和阅读一些其它领域的信息。知识背景也成为网络用户信息窄化、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原因。

4.4社会环境维度对于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形成的影响社会环境指的是网络用户所处的外在环境,结合调研结果分析,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信息素养教育和圈层文化三个维度。网络用户在检索、阅读和转发信息时,很容易受到网络社交关系的影响,网友的评论、网络群体的意见等网络环境会影响用户的认知和判断。信息素养教育也是影响网络用户形成信息茧房的重要因素。不少受访者表示,想接受一些信息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以此提升自身的信息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还比较少,有关信息查找、真伪辨别的公共教育就更少了。因此,有关信息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部门,需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去开设相关的公共教育和公共培训,满足网络用户的教育需求,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圈层文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网络用户进行信息选择时,很容易受到社交关系和群体价值的影响,为了融入相应的群体,不得不选择和接受一些信息,屏蔽一些与群体价值无关的信息,最终出现以圈层文化为代表的群体极化现象。比较典型的圈层文化包括饭圈文化、朋友圈文化和粉丝圈文化等,这些圈层文化都会促使网络用户形成信息茧房。

5 结束语

本次研究以中国语境为基础,从用户的视角深入剖析了网络用户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通过扎根理论对半结构化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总结出影响网络用户信息茧房成因的三个维度:用户主体、信息特征和社会环境。研究结论为后续有关信息茧房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相关信息部门和公共文化服务部门提供相应的公共信息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同时,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研究方法和地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虽然选取的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样本的数量和规模还可以扩大和优化;其次,在数据处理和编码分析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个人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提高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茧房范畴编码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生活中的编码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Genome and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