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的化解之道

2021-11-04方正宇

新体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周琦缺席艾伦

方正宇

CBA战罢3轮,郭艾伦还没有出现在赛场上。体育比赛,任何运动员都可能经历暂时性的告别,但郭艾伦本次缺阵却显得有些蹊跷——人们不清楚他到底是因伤无法登场,还是受制于一些特别的因素?

记性好的球迷应该记得,差不多一年前,CBA曾针对多名球员开出罚单,理由是违规穿着联赛赞助商竞品。在所有受处罚的球员中,郭艾伦是最有名的一个,因为先后四次违规,他被要求缴纳115万元的罚款。当时的舆论氛围下,大多数人对CBA的处罚表示理解,毕竟此类舉动直接影响到官方赞助商的利益,进而可能动摇联赛运营的经济基础。

根据CBA当时的说法,如果球员不能按时缴纳罚款,将被禁止继续参加比赛。然而,有几家俱乐部联合提起申诉,导致处罚和禁赛都被暂时搁置。直到今年7月专门对此举行听证会之后,CBA决定调整原有处罚,将对郭艾伦的罚款由115万元降低到65万元。

坦率地说,对于调低金额的原因,CBA没有给出具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或者以为“让利”50万元已经给双方都留出了面子,足以让事态顺利平息。然而实际上,郭艾伦方面仍然表示拒绝缴纳罚款,并且再次提起申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郭艾伦接连缺席新赛季比赛,才格外引人关注。

事态发展到这种接近鱼死网破的局面,板子不能只打在球员的身上,CBA的管理问题恐怕更加难辞其咎。制定规则维护赞助商利益,并且按照规则做出处罚决定,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实际的争议解决过程中,却暴露出运用规则的能力欠缺。先是在违规行为出现许久之后才宣布处罚,未能在第一时间就形成威慑。接下来,面对罚单遭遇申诉的情况,拖了半年以上时间才做出新的裁决,本身就给联赛运行增添了诸多变数。在新的裁决中,对减免罚款的具体理由又缺乏基于规则的充分说明,给人一种“和稀泥”的感觉。

如果规则的执行者不能形成权威感,难免会有人进一步挑战规则,这正是CBA面对的现实困境。而且,在新赛季开始之后,CBA对此的态度依然给人以雾里看花之感。郭艾伦近期连续缺席比赛,到底是否源于拒缴罚款的举动?对于这一高度关注的问题,没有及时给予回应,或许暂时别把话说死,给双方都留出一些缓冲的余地。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暧昧态度只会进一步模糊规则的边界,让人觉得始终存在讨价还价甚至突破规则的可能性。

郭艾伦与CBA之间,并非第一次出现管理上的模糊地带。今年上半年,因为和周琦共同参加某档娱乐节目,并且以中国篮球的耻辱性战绩作为卖点,郭艾伦当时就曾深陷舆论漩涡。耐人寻味的是这档节目播出不久,郭艾伦落选了上赛季MVP的候选名单。这个结果到底是基于正常的投票,还是对参加娱乐节目的某种隐性处罚,答案也是扑朔迷离。

从郭艾伦到周琦,这些原本应当成为CBA新一代形象代表的球员,近年来接连成为矛盾冲突中的焦点。新赛季伊始,周琦出走澳洲,郭艾伦接连缺席比赛,在个人与联盟之间形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球员的责任,但究其根本,还是跟联盟对于规则的修改与执行有关。

无论对体育竞技还是市场经济,各方主体之间出现纠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关键是争议出现之后,能否形成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比如在美国的职业体育联盟中,工资金额就是球队与球员之间永恒的矛盾。但其成功之处在于可以接受各方锱铢必较地在谈判桌前大吵特吵,但在规则确立和公布之后,联盟会全力保障这套体系得到严格执行。在各种日常处罚中,美国体育联盟即便未必能做到所有决定百分百正确,但至少能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不是看上去规则也能被随意揉捏。相比竞技水平,或许这才是CBA与真正的职业化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吧。

猜你喜欢

周琦缺席艾伦
Class in America
吉米问答秀
周琦的成长充满烦恼
周琦:他的成长遍布烦恼和“网络暴力”
风之彩
周琦NBA首得分
野餐篮丢失案
缺席的蝙蝠
当爱情缺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