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前”想“后”多关注,课堂活动溯本真
——低年段语文课堂有效性活动的开展策略

2021-11-04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沈如兰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25期
关键词:预设语文课堂文本

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 沈如兰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语文教材的改编,语文课堂也顺应时代潮流向合作、交流、探索的方向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会有丰富多彩且新颖的活动,这些活动将原本沉闷的课堂调剂得多姿多彩,也满足了语文课堂的审美需求。作为一线教师,还要冷静地去思考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转换思维角度,立足儿童视角,让课堂活动成为真活动,让学生获得真收获。

一、课前巧预设

1.预设学生,搭建活动“扶手”

低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强,但意志力不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低年级学生能完成的活动,在学生进行活动时要进行充分指导,为其搭建活动“扶手”。

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为了让互动丰富多样,教师设计了“同桌合作”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和同桌一起找到植物妈妈的办法。单看这个活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偏难的,在初次设计时,要求比较模糊,只看到学生叽叽喳喳地凑在一起,课堂氛围很好,但是走到学生身边仔细听时,会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同桌合作”。因此,修改后的设计在活动进行前进行详尽的指导,给出两点要求:一是找一找,同桌两人分开找出植物妈妈的办法;二是说一说,一个人读课文,另一个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读的部分植物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在给出活动要求后,这个活动实施起来就变得较为简单了。学生知道在这个活动中自己担任什么角色,自己需要做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做。一一明确任务之后,活动真实开展起来,这个活动才能成为有效性活动。总之,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从学生出发,教给低年级学生活动的方法,让活动更加顺利地开展。

2.预设文本,设计真活动

想要回归本真课堂,教师还需要在课前仔细揣摩文本,寻找适合其文本的活动,且不能生搬硬套。在教学《雪孩子》时,由于文章篇幅略长,且段落较多,如果只是按照先范读、再自由读的方法,形式会落于俗套,且生硬地分开段落读,会把文本割裂开,没有整体性。为此,教学目标中提出了“默读”这一要求。《雪孩子》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由起因、经过和结果组成,起因可以由教师用讲故事的方法娓娓道来,接着,让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然后引入“默读”的概念,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随文识字与朗读。

语文课堂的朗读经常会使用到齐读这个活动策略,这是教师在集中授课时的“不得已之举”。齐读讲究整齐,而整齐地读好对话,势必有一些学生要迁就另一些学生的速度,而最终读得越整齐,就越背离文本初衷。因此,课堂活动要充分考虑文本的个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能力。

二、课上多关注

1.关注学生,提高活动参与度

很多公开课过分关注课堂形式,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学生对新颖的活动很好奇,热热闹闹的气氛让人产生高效课堂的错觉。但是这种热闹的假象往往只是一些思维较为活跃、基础也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开放性活动的背景下自然产生的情绪,课堂只是个别学生的练兵场,更多的学生在这节课中反而收获很少。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要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

在发起讨论时,教师应走近学生身边,关注每一个小组的讨论进度,乐于参与学生的讨论中去,对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活动的学生和小组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示范,必要时要给出模板供其参考。在评价展示环节更要多给这样的小组展示的机会,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保证全体学生齐步走。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进行个别朗读指导时,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很多教师害怕课堂活动不顺畅,于是将朗读难度降低,或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来朗读,这样会让这个环节毫无意义。朗读指导需要指导的正是那些不能正确朗读的学生,而不是表演式的流畅朗读。教师在遇到这样的朗读问题时,如果能关注到其问题所在,并能进行精准指导,必定成为亮点,也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2.关注目标,突出活动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设计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本节课的目标,活动设计要成为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之一,万不可为了活动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可作延伸,但是课堂活动必须做减法,只保留对达成课时目标有帮助的活动,减少其他活动,尽量让课堂板块清晰,目标明确。例如,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这篇科学童话非常有趣,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过程。我们可以设计情景表演或是观看视频等多种有趣的活动。但是这些都不能完成第一课时识字写字和流利朗读的目标,所以在第一课时要慎重安排,或者设计到第二课时中。因此,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要紧抓年段目标和课时目标,一切围绕“目标”抽枝发芽。

3.关注生成,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生成是一堂课中最宝贵的成果,它凝结着教师设计和学生智慧,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考的成果。而一个好的活动萌芽于一个好的设计,成败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关注到、捕捉到、利用好这种生成性的资源。抓准时机,灵活运用,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应用好活动生成要做好课堂评价,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活动都会激发出学生思考的火花,而在学生给予了对活动的各类反应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恰当的过程性评价能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思考,而一个好的结果性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引导学生对当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为接下来的连贯性学习做好铺垫。

三、课后勤反思

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不仅需要课前的巧妙预设和课堂上的多维互动,在课后还需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教师作为一堂课的设计者,需要根据每堂课的特点设计针对性的活动,而为了这种活动能在下一堂课上发挥更大、更持久的作用,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后期的生成效果,分析课堂活动环节的优点和不足。

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查活动参与度、提问或是做习题练习等方式,检测学生在上一个活动过程中是否吸收了设计者所期望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课后,活动的有效性往往被人所忽视。其实,活动是否真实有效与课后所生成的学习效果是有很大关系的。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坐井观天》时,教师用手偶给学生表演了一场手偶戏,这个特殊的活动乍一看与课时目标相背离,但是这两分钟的手偶戏却吸足了学生的目光,使后面教师拿着青蛙和小鸟的手偶让学生也来表演对话时,自然且高效。在课后,学生竟然喜欢上了这种朗读对话的方法。于是,教师在课后得到启迪,课堂教学中几分钟的“小把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当然,课堂活动中的不足也是需要反思的。例如,教师在公开课时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教案已经熟记于心,于是就有“走教案”的情况出现。例如,在“开火车”读时,为了让“火车”开得顺畅,教师无视学生的错误,不仅没有及时正音,还带偏了一群学生。对此,教师应引起重视,要对活动的方案和预设进行一定的调整。

总之,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活动对课堂的呈现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从课前预设到课堂关注,再到课后反思都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课程标准和课改要求,牢牢把握住课堂活动的方向,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真实化,脚踏实地地让真活动给学生带来真收获。

猜你喜欢

预设语文课堂文本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