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热词的英译方法

2021-11-03梅欣欣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5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梅欣欣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语言,网络语言具有简洁化、符号化、新奇化、多媒体化等特点。网络语言是指上网者在网上交流时所使用的一种话语形式,是在标准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而网络热词,顾名思义即指主要流传于网络的被赋予特定时代和语言环境意义的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基于后疫情时代的网络热词,探析网络热词的英译方法。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网络热词英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5-0040-03

0引言

从语言学角度看,热词属于社会方言范畴。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被称为“社会方言”。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1],是互联网催生的语言变异现象。

语言是社会的镜像,而网络最能折射出时代的动态变化[2],反之通过对网络热词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反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活变迁状况。热词的来源及成因多种多样,变异的形式也十分丰富。而网络热词的英译相对缺乏系统性的翻译,因而笔者尝试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网络热词的英译方法。

1社会语言学概述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性学科。其中语言变体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术语,也称语言变异,变体这一概念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极其广泛,它既可指称语言、方言或语体,也可指称单个的语音、语法或词汇项目[3]。

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和性质都有各自的看法,但可以确定的是社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的言语行为,关注语言结构及社会文化语境。其中拉波夫(Labov)是变异学派的领袖,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特鲁吉尔 (Trudgill) 为代表的社会方言学派主要考察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通过一些细微的变化和创新,突破语言表达的常规,使之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我们称之为变异现象。

2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热词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网络热词是一种语言上的创新,创新存在于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4]。虽然网络热词数量众多、范围广泛、面目各异,但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们直指时事热点、爆料新知趣闻、调侃民生百态[5]。

热词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语言变异形式:谐音形式、词义转用、借用、合成或简写[6]。梳理学者对网络语言的归纳概括,大体可以看出已经衍生出网络语言的三种主要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缩略语、数字或表情符号、拟声词,如yyds(永远的神)、9494(就是就是)等;第二种形态是在群体传播中通过网民的共同参与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圈,如甄嬛体、辞职体等的出现;第三种形态通常由特定的社会事件触发,唤起广大网民的心理共鸣,从而产生强大的传播效果,如逆行者、APEC蓝等[7]。

3网络热词的英译方法探析

社会语言学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1)语言结构,(2)社会语境。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的交际本质,它的研究重点在对于言语而非语言;在于功能而非结构[8]。最初的翻译研究起步于单纯的语言学层面,注重字、词、篇章的转换。随着交流沟通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他方面对翻译的影响,比如社会语境、语体。而网络热词属于网络语体,是一种社会方言,有特定的发源地和特定的使用人群。因此,英译时必须关注社会语境及文化内涵,准确把握其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灵活的表达方法表达网络热词的精髓,从而达到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目的,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3.1 直译法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交际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而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实质也在于信息的传递。为了忠实地传递信息,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大多网络热词可通过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但前提是在译入语中有与原文有对等意义的词语,不会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例1: 没有老师在身边,家长们需要想出不同的方法来应对自己的孩子,他们无比疲惫,好像在与所谓的神兽战斗。

译文:Without teachers by their side, parents need to come up with different ways to deal with their children which made them feel exhausted, as if they were fighting so-called mythical creatures.

分析:疫情期间,全国各地中小学延期开学,学生迫于形势在家上网课。他们在家学习,家长就需担起监管的责任,陪着孩子上课,与之斗智斗勇,犹如跟“神兽”相斗。因此“神兽”便成为在家上网课的孩子的别称。神兽可以直译为“mythical creatures”,“神兽”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熊孩子、捣蛋鬼、惹麻烦的人,英语中常常用“troublemaker”来表达其意义,但有失偏颇。而“神兽”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其形象是中国经典的生物,以两仪二圣与天之四灵为代表,所以直译成“mythical creatures”能让读者理解同时可以传达出喻义。

例2:中国视频分享网站哔哩哔哩上发布的一段名为《后浪》的视频令这个词迅速走紅。

译文:It went viral after a video named Rising Waves was posted on Bilibili, a Chinese video sharing website.

分析:去年五四青年节,哔哩哔哩网站发布的短视频《后浪》一时成为舆论焦点,引起各界热议。以“后浪”称呼新一代年轻人,是对他们的认可与赞美。目前,“后浪”大致是指我们的90后、00后。疫情爆发后,他们勇赴疫区,奋斗在一线,甚至不顾个人安危挽救他人,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一代”。“后浪”一词源于诗句“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而再追溯其源,它出自于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催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一般而言,可以把“后浪”的本体直接翻译出来,可翻译为“young people;youngsters;new generation;younger generation”,但翻译为“rising wave”,更加直观形象。“Rising”一词则强调浪花(年轻一代)涌起的动作过程——他们时刻准备着汹涌,准备奋起拼搏,而不甘心于沉沦,更符合语境。

3.2 意譯法

社会语言学认为,翻译要更加关注目的语的文化内涵及当下词汇使用的情景或语境,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让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否则,翻译将是无意义的。而网络热词有时会富有民族特色,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在译入语中找不到相关的对等语,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意译,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3: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用“飒”来形容他们,表现了人民对他们的崇高敬意。

译文:Valiant, used to describe the rustle of the wind, now refers to dashing and spirited women. About half of frontline doctors and 90 percent of nurses are female. Describing them to be valiant has showed the nation's highest respect for them.

分析:疫情期间,越来越多勇敢无畏的女性冲在抗疫最前线,她们的身影随处可见。她们不在是柔弱的代名词而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心骨。“飒”本用以描写风声,现在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常见词语有英姿飒爽,多用于女性。在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中有一句诗“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有着爽利的意思。在此种语境下,英语中“valiant”有飒爽、勇敢之意,所表达之意与原文相同。

例4:一百多支医疗队、两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向湖北重灾区集结,被誉为当代“最美逆行者”。

译文:Hailed as heros in harms ways, over 20,000 healthcare workers in 100 plus medical teams converged in Hubei, the hardest hit province, from across the nation to support epidemic control.

分析: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境对翻译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逆”一词在古代通常都带有贬义色彩,有造反、叛乱之意,如“逆子”“逆贼”。而今年的热词“逆行者”则是一个褒义词,用于指代那些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不顾个人安危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人。因此,在此种语境下意译过来就是“困难道路上的英雄”,而且“英雄”一词符合西方国家的英雄文化意识,更能体现出医护人员的伟大,符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关注目的语的文化内涵,注重交际信息准确传递的要求。

3.3 直译或意译

例5:凡尔赛文学暗示了一种行为:表面上谦虚,自我批评,或随意的表达,以间接地吸引人们注意其令人羡慕或令人印象深刻的品质或成就,也可以说是矜持地吹嘘自己。

译文:Versailles literature/Humblebrag implies the act of making a seemingly modest, self-critical, or casual statement or reference that is meant to draw attention to one's admirable or impressive qualities or achievements indirectly, or demurely boasting.

分析:凡尔赛文学也被简称“凡学”,是网友对于热衷于通过先抑后扬、自问自答或第三人称视角,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的人的调侃,这类人也被网友戏称为“凡尔赛玫瑰”。该词来源于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用这个词嘲讽那些想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气来表达高人一等的人。该词可直译为“Versailles literature”,同时也可以意译为“humblebrag”。

4结语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网络热词属于网络时代下的语言变异现象,翻译时要从译入语角度对其进行的适应性处理,从而排除翻译中的社会语言障碍。通过以上这些例子,作为译者一定要着重对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和分析,进而找到最为适宜的翻译方法。同时语言是会随时代而变化的,要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来调整网络语言的翻译,考虑当下的社会语境及不同语体,不能照搬照译、生搬硬套。一般来说,由于网络热词的翻译采用直译法或意译法甚至音译法。

参考文献

[1]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2]王维东.网络热词汉译英之探[J].中国翻译,2011,32(1): 73-77.

[3]赵蓉晖.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J].外语研究,2003(1): 13-19+26-80.

[4]谢之君,杨月华.网络热词认知价值及翻译[J].上海翻译,2015(3):23-27.

[5]王巍.新媒体时代网络热词的英译探讨[J].新闻战线, 2014(11):169-170.

[6]孙旭.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9年度十大热词[J].汉字文化,2020(12):112-113.

[7]赵乐平,范明.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网络语言的社交属性研究[J].中国出版,2016(3):53-57.

[8]俞佳乐.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J].中国翻译,2000(6):41-45.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山西方言研究——以临县话为例
浅谈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苹果品牌广告语翻译研究
多元文化语境中语言变体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日语教学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言语中的幽默现象
试析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理论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