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亲情片”的父子关系塑造

2021-11-03张一可

雨露风 2021年9期
关键词:父子关系亲情儿子

张一可

因为在无数影片中,父一代与子一代的矛盾冲突层出不穷,所以化解矛盾就成为了影片中永恒的主题。在影片中,无论是子一代形象还是父一代形象,都是来源于生活现实,故此这样的影片也总是能够引发无数观众深思。作为以血缘关系为本源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理念,父子之道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极其重大。父义母慈、父贤子孝的伦理图景是中国民众内心中永恒呼唤的景况。然而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父子形象的书写与呈现,同传统文化中的“固化形象”相比显现出南辕北辙的态势。

一、父一代形象的塑造

家庭伦理题材影片中的父一代是不可避免会被言说、塑造的一代,父一代形象被导演从现实中提炼出来进而加以艺术化的加工,被“塑造”出来的父一代形象显现着现实社会中父一代的嬗变。

(一)慈爱的父一代

古语有云:“父爱如山,母慈子孝。”但是在21世纪以来的亲情片中,父一代的形象却不再是“无言”的,而是愈发的显现出“慈父”的形象。大量的亲情片中,父亲没有滔天的权势和雄厚的财帛,有的只是对待孩子的一片“慈心”。正如周星驰《长江七号》所表现的“父一代”那样,周铁拼命地赚钱让儿子上贵族学校,只为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老板对周铁说:“自己不吃饭,供儿子读贵族学校,我儿子也只是读普通学校,有什么分别啊?”周铁回答道:“也不是,不过是想让他读好一点,不想让他将来跟我一样。”周铁连妻子去世时的各项丧葬费用都无力承担,与孩子生活在一栋破旧的房屋之中,欠着老板一堆外债,此时的父亲似乎窘迫到了极点。但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周铁不断突破自己身体的极限、不断压榨自己的身躯来赚取微薄的薪水,只是希望能够给孩子交够贵族学校的学费。自然,影片并非是传统的伦理亲情片,但是科幻、喜剧元素却让父亲的形象更加饱满,正如宗妍认为的那样“星爷有意用引人发笑的方式去击破道德的沉重,在娱乐的同时携带伦理道德,路数之诡异让人钦佩”。

(二)失语的“父一代”

伴随着风驰电掣的经济发展,文化思潮也渐渐涌入到了大众的脑海中,象征家庭权威、族群稳固的“父一代”轰然倒塌,传统宗法血缘的家族观念逐渐被淡化。父一代象征的权威性在今天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原本事事听从父一代话语的子一代不复存在,子一代开始审视父一代,父一代的决定是否正确?父一代的意见是否还要听从?父一代话语的权威性已然在经济的发展中被消解与解构。 在影片《了不起的老爸》中很能体现这一点,父亲的权威性遭到了子一代的全面反对,父亲最终只能伪装成保姆陪伴在孩子身边。肖尔东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因病去世了,肖尔东因为先天患病不能剧烈运动,他的父亲因为不想肖尔东像他母亲一样早早因为疾病去世,所以不顾肖尔东的想法强制让肖尔东在医院输液扎针,肖尔东想当运动员的梦想就被护士手中的一针给扎灭了。于是父子俩在互不理解的情况下,开始走上了在相互斗争中逐渐相互理解的道路。最终互不理解的父子俩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互换身份,并肩在起跑线上,完成儿子的梦想。在跑步过程中,老肖渐渐体力不支,最终放开了拉着儿子的绳子,让儿子独自奔跑。就像生活中大多数父母一样,父一代最终还是会放开控制子一代的绳子让子一代学会独立,“独自奔跑”。老肖为儿子好,不顾儿子的想法强制给儿子输液,可是老肖在儿子失明的状态下给儿子当“沉默的好友”后才发觉自己给儿子带来的痛苦是多么的残忍,这令老肖难受不已。这样一个权威却又失语的父亲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不少已为人父母的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流下眼泪。

(三)“缺席”的父一代

“按照人类学的研究,父亲是人类文化诞生的源头之一,也是任何民族自立于世界的必要条件。”在很多影像作品中父亲形象既存在又缺席。父一代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子一代的成长,子一代在缺少父亲的关心和照料下成长之路也变得艰难坎坷,进而变得郁郁寡欢,在成长的途中也常常受到伤害。正如影片《小时代3》中顾源的形象,他成为了只有母亲干涉,父亲遁形的单亲者。而另一个同样没有父亲露面的角色顾里却与顾源的处境截然不同,顾里的父亲虽然是繁忙的公司老板却从未忽视过顾里,虽然在影片中只能看到顾里用手机与父亲交流,但从言辞中可以看到他对顾里的关心与疼爱,这与顾源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顾源父亲存在却又缺席的角色。父亲是子一代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父一代为家庭奔波劳碌,但这并不是缺席家庭、忽视子一代成长的原因。父一代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子一代的成长,就像顾里的父亲一样,虽然忙碌却依旧挤出时间与女儿打电话,了解孩子。不要在挣钱的途中迷失自我,要时刻记住自己努力的原因與初心。

二、子一代形象的构造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不断的完成自我的提升与发展,同时也很注重子一代的培养,但是大多数父母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究竟需要什么?重视教育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子一代的成长中需要父母的参与陪同。孩子是脆弱的,需要父母的关心和陪伴,适度的关心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像作品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关于子一代形象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就出现在了银幕之上。

(一)“叛逆”的子一代

在这个全民进步的时代,孩子们的形象不再像之前的那般天真无邪,而是变得愈发成熟。他们在自我成长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懂事,但是依然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于是有一部分孩子形成了既叛逆又懂事的形象。如影片《了不起的老爸》中的肖尔东,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有病,将来可能会失明,于是他懂事地听从父亲的话早早地就学习失明后的生活方式,听从爸爸的话学习弹钢琴。可是他也有愿望:当运动员,跑马拉松。生活的压力和父亲的强迫彻底激起他心底的叛逆,于是在父亲给他打了让他梦想破灭的一针后他开始了他叛逆的“报复”和反抗。他把爸爸当成了护工、背着爸爸扎坏了作为家里收入来源的出租车的车胎、光着脚跑了一场马拉松。可是在父亲对自己的悉心照顾、理解、支持下,他逐渐发现并理解了父亲的苦衷与不易,最后肖尔东还是与父亲和解了。没有一个孩子是真的不爱自己的父母,只是他们有时不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做出很多错事。

(二)“沉默”的子一代

生活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可有些孩子却要独自承受那些痛苦和磨难。如影片《少年的你》中的陈念,陈念生活在一个小镇里,有一个离家躲债,不负责任的母亲。陈念是一个性格内向却经常受到校园暴力的优等生。考个好大学,离开小镇成为高三的她的唯一念头。高考前夕意外却发生了,同班同学的意外坠楼牵扯出许多不为人知的事,逐渐把陈念拉入深渊。而小北是个有梦想却只能在上学的年纪浑浑噩噩度日当混混的可怜孩子。在大多数人明媚、快乐的18岁时,陈念和小北已经提前体会了成人世界的漠然。在活泼快乐的年纪的他们却承受着这个年纪承受不住的艰辛,渐渐沉默。这部影片把生活中的真实的残酷充分地展现出来,孩子本无辜,是残酷的生活和不负责任的父母让本来天真快乐的孩子被生活打磨得沉默。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并反思能为正青春的少年们可做的事,让孩子们在阳光下成长!

(三)“坚韧”的子一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打起精神来面对现实的残酷,努力生活。于是几乎每个人都有坚硬的保护盾保护自己,可保护盾下的他们其实是脆弱的,他们习惯用坚强掩饰脆弱。系列影片《小时代》中的几个女主人公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四人的形象几乎概括了社会上的女性类型,她们有强势理性的、有软弱无主见的、有才华实力并存的、有为梦想努力的。她们的家庭也各不相同,有豪门千金、贫民女孩,也有小康家庭的普通女孩。这样的她们相聚在一起成为最好的朋友。虽然她们看上去不同,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坚强却又脆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也都有自己的脆弱,她们用自己的方法变得坚强,保护自己的脆弱和骄傲。这个时代,是磨砺的时代,让每个人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磨难,像珍宝一样被打磨。每个人都是坚强却又脆弱的孩子,只不过父母们起到的作用不同。希望父母们、孩子们相互间多多理解,减少孩子們不必要的压力。

三、父子关系的塑造

(一)对抗的父子

父子间形成相互对抗互不理解的关系,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影片《一呼百应》中表现了对抗的父子关系,吴谋因为父亲对痴傻的哥哥从小就偏心所以对父亲不满,直到父亲去世他都不原谅父亲的偏心,但是在和一个知情的叔叔的争吵中他知道了真相:一次车祸让父亲的两个儿子需要做手术,可是只有一张手术床了,他选择让小儿子做手术,正是因为这个选择让大儿子变成了智力障碍者。他愧疚不已于是处处偏爱大儿子想以此作为补偿,可小儿子不理解甚至忘记了这件事,为了不让小儿子难受他对小儿子隐瞒了这件事。父子俩就这样抗争了一辈子,直到父亲去世了儿子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和父亲对他的爱。在生活中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恰当的沟通并不会给对方带来伤害,亲人之间需要信任和理解。过度的担心和隐瞒可能会适得其反。父子之间的剧烈对抗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必要,不过是子一代对被父一代控制想法下的强烈抵抗和父一代因为权威被削弱而做出的过度的维护和加强。

(二)相互理解的父子

虽然生活很苦,但我们也要学会苦中作乐。在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中一个患有癌症的男孩韦一航,他因为癌症变得很丧。心疼孩子但是面对癌症却又无能为力的父母只能热火朝天地生活着,用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温暖孩子,他们不吵架、不冷战,理解孩子,与孩子做朋友。小心翼翼地包容儿子的生硬和孤僻,而儿子也并非像表现出的那样生硬孤僻,他也只是害怕自己突然就去世了。如果之前生活得很快乐,失去的时候就会很痛苦,他害怕父母因为自己痛苦。在一次契机下韦一航向母亲问出了心底的问题:失去我以后你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母亲用vlog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和丈夫失去了儿子的一天生活,安慰着儿子脆弱的一面。父亲也给韦一航录了一段视频,像说小秘密一般对着手机向儿子说出心里话,记录自己的生活。在看完父母留给自己的视频后韦一航理解了父母的苦衷与不易,他开始珍惜生活的每一秒。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相互的。相互理解就在一瞬间,就在一个小细节里,在一次聊天中。父子间是能够相互理解的,父一代与子一代之间有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他们血脉相连、彼此熟悉、相互理解,只差最后一步:沟通——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沟通是理解的最好方式。沟通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开始也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在众多的父子关系中沟通是横亘在父子之间的一座大山,良好的沟通是父子关系和谐的开始和标志。

父子关系是人生而就有的一个必然关系,人们无法否定、消灭的关系,在亲情片中更是成为了需要着重表现的一个重点。21世纪以来,亲情片对父子关系的塑造越发“大众化”,即符合真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们所处或所见的父子关系。作为亲情片,受众较广是一个特点,所以所塑造的父子关系“大众化”更要贴合实际。在父子关系塑造过程中,亲情片中大多对“父”与“子”的独立人物形象塑造真实、立体且情感丰富,给予了大众以深刻反思。

四、结语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飞驰电掣,父与子的关系也从原本儒家倡导的“孝”走向了更加的多元化,父子对抗、父爱失语等等成为了现实问题,亲情题材影片对于父子关系的呈现,显露的是中国电影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如今亲情题材影片中的父子关系形象,呈现的就是每一个中国家庭中的父子关系!

猜你喜欢

父子关系亲情儿子
亲情的滋味
打儿子
《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管虎:一个在商业与文艺之间寻找平衡的第六代导演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李娃传》中的两点质疑探析
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