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2021-11-02龚伟卫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1年8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市场经济情况呈显著的增长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产业进入到了发展快车道之中,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结构中的核心主体。就目前我国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现状来说,每年都需要生产并消耗数量巨大的混凝土,因此对于当前的建筑行业来说,混凝土也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的建筑材料。现浇混凝土技术相对比与传统的混凝土技术是在其基础上创新升级而来的,可以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同时实现在工地现场的配置。作为项目建设的关键技术及材料,可以说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会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质量。本文针对现场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对于技术的要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析,并将技术应用的各个阶段作为切入点,对于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提出把控建议,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建筑行业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1)08-0000-00

目前对于项目建筑施工环境来说,现浇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愈发普及,已逐渐成为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点内容。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水泥、砂石、煤灰以及相关添加剂原材料依照合适的配比进行搅拌混合成为混凝土,然后再将混凝土浇灌到相应的模板之中。由此可见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会涉及到模板安装、钢筋连接、混凝土现场浇筑等技术。在实际开展时还需要加大在混凝土加工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及混凝土运输方面的把控力度,尽量规避现浇混凝土施工时负面因素的影响,以此来提升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及质量。随着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优化,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核心技术,因此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都为其采购了专门的搅拌与运输设备,以此来完善现浇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弊端。本文通过对于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把控的关键点进行探析,以此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

1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技术分析

1.1模板安装

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实施的第一步需要进行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技术的核心是为了后期混凝土在浇筑阶段提供需要的支撑基础。通过对于模板安装技术进行拆分可以发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分为顶板模板安装与梁柱模板安装两个方面。在开展顶板模板安装时,需要明确顶板与顶板之间的距离。通常来说顶板模板要使用双层涂膜的胶合面板进行制作。对于梁柱模板的加固一般采取抱锢围柃方案,竖向的柱模板借助方木进行加固,外侧的模板利用槽钢进行斜撑;模板之间需要适当的加入木条进行支撑,规避出现侧面向内侧的变形,为后期混凝土的浇筑提供坚固的浇筑条件。

1.2钢筋连接

在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钢筋连接技术是重点内容。在开展钢筋连接阶段,首先要确保钢筋结构、数量及机械构造要与混凝土结构高度符合。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对于钢筋连接普遍采取焊接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大对于焊接口面积和数量的把控力度,不能出现过多的焊接口,同时还要确保焊接质量符合相应标准。若是在现场进行钢筋连接工作,就必须要对钢筋焊接的半成品进行全面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钢筋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1.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环节是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核心。混凝土工程可以分为原材料加工、混凝土性能检验、混凝土运输、振捣浇筑等环节,加大这些工作的监管力度,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可以有效地提高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

2影响现浇混凝土质量的原因

2.1环境条件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时处于露天环境之中,因此地理条件与天气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在开展现浇混凝土工作时遇到较为恶劣的天气,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混凝土的水灰比,同时混凝土在雨水的浸泡沖刷之下,会导致混凝土性能的降低,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2.2配合比的影响

在开展现浇混凝土工作时,必须要对各种原材料的品质进行检验,同时还需要严格把控各个原材料之间的配合比。在进行混凝土配比工作时,要设计的结构强度,对各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调配,同时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适当地加入一些添加剂。若是相关人员无法对其进行科学配置,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及和易性降低,无法进行后续的运输及浇筑工作,也会加大后期现浇混凝土施工应用的安全风险。

2.3运输中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开展混凝土搅拌工作时会有固定的场所,在其搅拌混合后通过搅拌车进行运输,因此运输环节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在搅拌车行驶中,因为天气、路况及运输时长等多种不确定的因素,会有较高的概率出现混凝土初凝或离析的情况,导致到达施工现场时混凝土已经不能够被投入到施工之中。其次,相关人员没有对于进场的混凝土进行严格的质检,将未能充分振捣和搅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并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4施工工艺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在进行现场浇筑工作时,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监督把控,必须要依据相关的施工标准及技术要求进行浇筑,不然会有很大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等情况,进而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另一个方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案,依据建筑模板的支撑结构进行分层或分段浇筑。在大体量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将温度及密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之内,同时要进行振捣,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的现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5人为操作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专业人员对于现浇混凝土质量的积极影响,实施现浇混凝土的工作人员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学习,在各个环节之中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与质检人员进行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在混凝土在建筑阶段的质量风险。同时一些建筑企业为了缩减施工成本,不会针对现浇混凝土施工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这一情况会导致相关人员无法掌握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使得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障。

3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降低环境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为了保障现浇混凝土的品质,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条件对于混凝土质量的负面影响。在实际开展现浇混凝土工作时,要充分的考量施工季节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尽可能地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施工。若是受到施工进度及建筑要求的限制,需要在雨天中进行浇筑,就必须要加大防护力度,其次,还要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通过建造排水渠、积水区及相关的防雨设施来降低恶劣天气对于施工的影响。当现浇混凝土施工期间出现较为恶劣的天气变化,要及时地进行排水,利用防水材料将其覆盖,尽最大可能降低雨水冲刷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可以搭建防水区域来存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为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提供保障。

3.2加强混凝土配比环节的质检工作

合理科学的质检工作可以确保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品质。开展现浇混凝土质检工作必须要从混凝土配比阶段作为切入口,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及配比开展全程跟踪性的质量检验工作。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采购工作时,要对于相关供货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并通过专业机构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检验,其中包含水泥的类型与型号、砂石的颗粒级配、搅拌用水的品质及添加剂的性能等多个方面,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3加强混凝土的运输管控工作

商品混凝土在运输阶段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质量无法保证。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品质稳定,必须要加大对于运输阶段的管理力度。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在运输之前需要对线路及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此确保可以在初凝前将混凝土运输到指定地点。在制定行车路线的时候要规避出现绕路的情况,其次对于现浇混凝土施工地点的选择上也要秉持着就近原则。另外,在运输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周围环境温度,过高的温度很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在运输搅拌中出现热化的状况,导致内部结构出现更多的孔隙。若是温度太低也有较大可能导致混凝土冻结。由此可见,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过程中要依照其自身的性能特点,尽可能地在运输途中将温度控制合理范围内。同时要根据运输的时间调节初凝时间,通过适当的加入缓凝剂来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提前凝固。当搅拌车将混凝土安全运送到施工现场时,相关的技术人员及检测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抽检,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塌落度等各项数据满足需求时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以此来规避不达标的混凝土流入施工之中。

3.4加强混凝土浇筑的规范

混凝土浇筑阶段是现浇混凝土浇筑技术中最核心的一个阶段,因此加强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規范标准,能够有效提升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在正式进行浇筑作业前,需要针对已经安装好的模板的牢固性进行排查,以免在浇筑作业过程中发生移位。其次,在进行浇筑前还要注意模板干净度,清除模板表层的垃圾、泥土以及钢筋上的油污等等,并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要求。当模板材料为木质时,还需要对模板浸湿。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时会采取自然流动、水平分层和斜向划分段,但无论是采取哪种方案都必须先要控制好温度与振捣幅值。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对于混凝土分层的浇筑厚度进行把控,每一层或各一段的浇筑厚度应当基于建筑物工程结构的具体特点和钢筋疏密程度的要求。在实际的浇筑中还需要确保整个浇筑过程的连续性,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分层浇筑之间的时间,必须是在上一层的混凝土开始初凝之前开始下一层的浇筑过程,若两者之间的浇筑持续时间太长,层与层之间就会产生缝隙。另一个方面来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必须对其进行充足的振捣,振捣工作要做到均衡并按顺序的进行,确保每一层混凝土都可以被振实,以此来保障整体建筑的质量。在浇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模板、钢筋及相关预埋件是否出现偏移、变形等状况,一旦出现类似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避免出现构件尺寸歪斜的现象。

3.5加大混凝土施工员工的培训力度

为了有效地提升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大对于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来提升其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综合素养。施工单位必须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及质量监管人员,对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管,从原材料的品质到最终的浇筑操作,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做好监督把控。同时,施工单位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细分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针对性地向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例如振捣工、模板维修工等,在这样一种细分模式下,可以保证每一个工种的人员都能够清楚地掌握到相应的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和整体结构的安全。

4总结

依据本文所述,加强对于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把控力度,是有效切实的保障整体建筑项目质量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诸多的难点要点,同时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一些负面因素所带来的干扰,同时规范施工操作,加强施工技术培训,以此来保障现浇混凝土各项性能,为整体项目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来说,我国现浇混凝土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时代在发展中,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以此来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朱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连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2]庞玉栋.Z建筑公司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3]张兵.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展望,2015,25(15):25.

[4]陈智明.基于实例分析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探究[J].江西建材,2015(2):77.

[5]郝学远.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3(1):91-92.

[6]劉岳辉.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21-06-25

作者简介:龚伟卫(1970—),男,浙江余姚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GONG Weiwei

(Yuyao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Guidance Service Center,YuyaoZhejiang 3154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y country’s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ccelerated, and the market economy has shown a significant growth trend. Under this general environment, my country’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ve entered the fast lane of development and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structure of my country’s economic system. The core subject. As far a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my country's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concerned, a huge amount of concrete needs to be produced and consumed every year. Therefore,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crete is also the most basic building material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crete technology, the cast-in-place concrete technology is innovative and upgraded on its basis, which can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crete while real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As the key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e overall building.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si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ducts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technology, and uses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 the entry poi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provide relevant personnel with a certain degre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will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ast-in-plac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analysis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