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2021-11-02姚娟娟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乌鸦葡萄词语

姚娟娟

低年级语文学习是从识字写字开始的,但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看,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足见识字写字教学是为学习词语服务的。而字词学习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统编教材在低年级也是以字词学习为中心安排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文本,把握编者意图,在组织学生学习字词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除了课文中出现的联系上下文、比较等常用方法外,还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词语学习效果的方法和路径。

一、探寻词语的本真

低年级学生受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在学习词语时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教学对象——词语,将抽象的符号形象化,从具体事物出发,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词语的本真。

如《乌鸦喝水》的第一句话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其中的词语“到处”就是一个生词,也是一个具有抽象意味的词语,处在课文开始的位置,学生理解了它才能有效理解后面的课文内容。对于“到处”的学习,许多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理解直接说出它的意思——“四处”“各处”,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等于没有说,学生听了还是不了解“到处”在本课中的意思。有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在文本语境中展开想象,了解“到处”的意思。教师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就是那只乌鸦,一般会生活在哪里呢?学生能够想象出乌鸦应该生活在山上、在树林里;接着,教师让学生想象:乌鸦口渴时,会到哪些地方找水喝?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有的说树林里,有的说草丛中,有的说田野上,有的说小溪边……此时,教师问学生:“小溪里通常有许多水,就像我们在家里的水龙头一样,你在家里还需要到处找水喝吗?”学生回答不需要,教师继续引导:“乌鸦到处找水,说明它到了小溪边,有没有找到水?”由此引导学生说出乌鸦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不断地飞来飞去,飞到了很多地方才找到了水。这样“到处”的意思就在学生不知不觉的言说中一再被表述。

二、探索词语的本色

有些词语如名词或形容词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比较大的距离,学生用已有的经验来理解,往往会停留在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借助相关画面直接呈现词语的样貌、形态,就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如课文《葡萄沟》中的“五光十色”就是一个形容词,对此,有些教师喜欢用近义词“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等来解释。实际上,学生也不明白这些近义词的意思。对此,一位教师借助短视频播放葡萄沟葡萄成熟的画面。学生观看了短视频后,教师问:“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很美后,教师追问:“葡萄的美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学生回答葡萄的颜色有各种各样的,教师再问:“你为什么觉得画面中的这些葡萄,比我们平时在水果摊上看到的葡萄要美呢?”学生再看定格的画面,发现“葡萄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光很美”,教师再适时让学生比较“五颜六色”只表示颜色多,不像“五光十色”还能表现美。由此可见,学生借助画面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懂得课文为什么用“五光十色”。

三、探究词语的本义

在低年级的课文中,有一些词语具有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意味。这样的词语,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直接用语言或者画面进行教学,都无法体现词语在文本中蕴含的意境。此时,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让相关的词语进入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情境中。

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描写小蝌蚪的动作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追上去”“游过去”学生都容易理解,但“迎上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具有抽象的意味,学生通过观看插图虽然可以意识到“迎上去”就是“面对面”走过去。但是,插图是定格的画面,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小蝌蚪“迎上去”是怎樣的行为。一位教师采取演一演、比一比的策略,让学生两两组队表演,看看谁能演出自己是怎样“迎上去”的。学生说出了表演的体会:“我是看着他直接朝着他的面前走去!”这就是来自生活的理解,十分切合词语在课文中的意境。

总之,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词语自身特点,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使词语学习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词语的意境。学生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能够发展想象力和思维力。

猜你喜欢

乌鸦葡萄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小乌鸦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