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外读写联动的策略研究

2021-11-02王小琴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稻草人教师应材料

王小琴

培养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阅读材料,实现课内外读写联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根据课内外阅读促使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互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一、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阅读是有选择的,我们要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开展阅读活动。基于此,统编教材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选择、改编了众多经典篇章,从知识、能力与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内阅读材料的特点,为学生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

例如,在学习《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故事后,教师根据教材要求为学生推荐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并为学生设计阅读思考题:在夜间的田野,一个稻草人孤零零地站着,一年又一年,它會看到些什么呢?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给出答案,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想象稻草人的故事,丰富稻草人的经历,尝试创作一篇童话。这样的训练,可以自然地实现课内外的衔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锻炼其写作能力。

二、读写联动

在课内外读写联动教学中,教师应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促使学生深入阅读,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开展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质量。

例如,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作者梁晓声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亲情的文章,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情感。再如《杨氏之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来展现语言背后的智慧。在拓展阅读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古代著名才女谢道韫的故事,并出示其《咏雪》及注释,引导学生体会谢道韫将雪比作柳絮的妙处,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接下来,教师设计读写联动训练:假如你也在现场,俄而雪(也可替换为雨、风、日、尘)骤,太傅欣然曰:“白雪(暴雨、狂风……)纷纷何所似?”你会怎么回答?请你根据提示写一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填空的形式完成创作任务。

三、创新读写体验

在课内外读写联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素材,锻炼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后,教师依托文学社团组织学生郊游,通过自己的观察、倾听,收集“大自然的声音”;用照片、视频、随记等方式将活动内容记录下来;接下来,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材料,讲一讲活动中发生的故事;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这样的课内外读写联动跳出了书本的限制,学生在更广阔的实践空间中收集素材,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四、优化读写评价

在教学中,教学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课内外读写联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供帮助。

例如,在阅读《穷人》一课后,教师为学生推荐了《鞋匠的一家》这篇文章,两篇文章的内容情节类似,都是描写穷困的人在面对贫穷和善良之间的冲突时作出的选择。教师根据文章的思想主旨,启发学生通过拓展迁移的方法进行写作,根据《穷人》一文中的心理描写,拓展描写鞋匠在选择时的忐忑不安之情。在完成创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方面教师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另一方面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提供机会,结合评价引导学生互动交流,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写作内容。这样的评价指导从课内外读写联动的结果出发,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内外读写联动,可以有机整合课内读写与课外读写,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乐读、乐写的境界,促进学生读写素养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稻草人教师应材料
不担当比“稻草人”还要差
稻草人
最美材料人
稻草人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稻草人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