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提升写作能力

2021-11-02成建萍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爬山虎教师应写作能力

成建萍

在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吸收”与“表达”的实践中提升能力。针对此,教师应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中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一、丰富写作素材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保证写作质量的前提,而阅读则是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培养写作习惯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渗透读写结合理念,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例如,《观潮》这篇课文的语言十分生动,动态的景物描写十分传神。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启发学生提炼句子,学习描写动态景物的方法,并尝试选择自己熟悉的或者看到的一种动态景物写一段话,如雷雨前后、雾气、霞光和云朵等等,根据时间顺序进行阐述,融入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练笔中能够思考文本中的语言,并在自我表达中加以运用,提高语言建构运用效果,提升写作水平。此外,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还可以从文本的内容或主题着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情感体验,进行相关内容或主题的写作,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段落,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背诵、摘抄的方式进行积累,为以后的写作打基础。当然,一节阅读课并不能让学生实现读写结合,因此,教师需要从长远出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习惯,增强读写结合的自觉性,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将阅读内容融入写作中。

二、指导写作方法

仿写是读写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基于此,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根据读写结合的要求设计仿写任务,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的运用中,在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从而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深入理解文本,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表达。

例如,在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一文后,教师安排了一次仿写训练:选择生活中的一种植物留心观察,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写一段话。《爬山虎的脚》的第2段,利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出爬山虎叶子的状态,即刚长出的叶子——嫩红;长大的叶子——嫩绿;绿得新鲜——看着舒服;叶尖朝下——铺得均匀——没有重叠——不留空隙(静态);一阵风拂过——漾起波纹(動态)。教师据此帮助学生建构作者描写植物的思路,即分别描写植物生长初期、植物长大后的状态,描述植物的“静态”与“动态”,学生才能了解仿写的目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当然,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仿写的切入点很多,可以仿写结构,可以仿写表达方法,还可以仿写思想情感。学生不仅需要明确仿写的方向,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这样才能让仿写走出抄袭的误区。

三、拓展写作空间

留白是文章创作的一种方式,也是体现其艺术价值的关键。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挖掘文本的留白处,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走月亮》这篇文章中运用了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的表达是作者情感的延续,也是文章的“留白”。因此,教师应根据读写结合的要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充、拓展。其中,在学习“阿妈用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这一句话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想象一下,母子二人走在月光下的小路上,都看见了什么。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用生动的语言营造月光下静谧的氛围,表达母子之间真切的情感。

再如,教师还可以利用文本结尾处的留白,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在学完《猎人海力布》一课后,教师为学生设计续编故事的写作任务,通过故事续编可以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重新掀起波澜,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深度融合。这样的读写结合更加自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引发学生主动创作的热情。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丰富的阅读积累能够充实学生的写作语言,活跃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针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积累语言、尝试仿写、探究留白,这样才能突破写作的瓶颈,抓住创作表达的灵感,拓展写作空间,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爬山虎教师应写作能力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