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给作文植入快乐因子

2021-11-02丁爱梅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习作笔者作文

丁爱梅

写作是学生表达的一部分,按道理讲,学生在表达中应该是愉悦的。但是,从教学实际看,不少学生却患上“作文病”,怕写作文,提笔就在“挤牙膏”。这固然有学生写作技巧不高,不会选材等问题,但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学生没有把作文融入生活,没有把作文当作自由表达的渠道。因此,学生没有从中体验到写作的快乐。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呢?

一、从观察入手

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经常感到无话可说。有人分析,说他们生活经验不足,导致他们的作文言之无物。其实,在生活中,同學之间的嬉笑怒骂,父母给的点滴关爱,可以写的素材有很多。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学生没有意识到可以把生活中的内容植入习作中。与其说他们没有生活经验,不如说他们缺少发现好素材的眼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观察入手,引导学生做生活的发现者,培养他们从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习作的快乐。

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笔者曾在班级里设置生物角,通过养蚕、养田螺,还有各种花草等方式,鼓励他们写观察日记。有一次,笔者把几只蜗牛带到班上和学生一起饲养,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学生乐于表达,写的习作言之有物。一个学生写道:“别看它们样子差不多,但是性格却不一样,有的喜欢成天睡大觉,有的却经常跑到花叶子上向远处张望……”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表达。

二、从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让习作成为他们表达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多鼓励学生,多给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而不能一味地找学生习作的缺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从中体验情感,培养表达能力,敢于说真话,说心里话,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比如,在写《我的建议》这篇习作的时候,笔者要求学生写关于春游的建议。学生大都有旅游的经历,但是,旅游都是家长安排的。对此,笔者事先鼓励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与家长一起做一次短途旅行,并且事先与家长沟通,让自己提建议并准备需要带的物品。接着,在课堂教学指导中,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这次旅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说一说下次旅游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对需要准备的物品进行补充。这样一来,通过实际体验以及课堂上营造的宽松氛围,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写出来的习作不仅言之有物,而且充满了童趣。

三、从情感入手

真正的文章都是以情感人,如没有情感,再华美的文章也只是词语的堆砌。学生的习作情感真挚,照样可以打动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乱编的习惯,鼓励他们在写作中投入情感,并善于借助自己的笔触表达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校运动会、班级读书会等形式,给学生搭建平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验其中的乐趣。

比如,在六一儿童节这天,笔者曾给学生准备了一份礼物——大蛋糕。这份礼物带给学生惊喜,把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推向高潮。在活动中,笔者与学生一起点蜡烛,许愿,切蛋糕……有的学生吃蛋糕,结果“吃”成了花脸;有的学生变成了“白胡子”……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充满了班级里的每一个角落。接着,笔者鼓励学生把这学期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大多数学生写了吃蛋糕的事情,抒发了他们内心的情感。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而是引导他们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读者,激发他们的兴趣,多写成长的体验,多表达生活的情感,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乃至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习作笔者作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