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观察

2021-11-02庞邦胜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诺福韦还原型载量

庞邦胜

(博白县博白镇城厢卫生院,广西 玉林 537600)

近年来,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此病患者易发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1-2]。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主要是进行抗病毒及保护肝细胞等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替诺福韦都是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用药。恩替卡韦是新一代的鸟嘌呤核苷类似物[3-4]。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博白县博白镇城厢卫生院收治的50 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排除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及患有甲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6 例;其年龄为39 ~60 岁,平均年龄为(45.09±6.05)岁;其病程为1 ~17 年,平均病程为(8.60±2.08)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9 例;其年龄为40 ~61 岁,平均年龄为(45.21±6.23)岁;其病程为1 ~15年,平均病程为(8.60±2.2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方法是: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戒烟、戒酒,保持健康饮食。在此基础上,为本组患者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生产企业: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265)的用法是:取1.2 g 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将其加入到250 mL浓度为0.5% 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1次/d,共治疗4 周。

1.2.2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对本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健康指导(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替诺福韦对其进行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替诺福韦(生产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73303)的用法是:口服,0.5 mg/次,1 次/d,共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 移 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天 门 冬 氨 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 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的水平。2)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 Ⅲ)、Ⅳ型胶原(type Ⅳcollagen,ⅣC)、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的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es,HBV)-DNA 载量[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PTA 水平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 及PTA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其PTA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PTA 水平的比较(± s)

表1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PTA 水平的比较(± s)

血清ALT(U/L) 血清AST(U/L) 血清TBil(μmol/L) PTA(%)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5) 79.07±3.04 41.60±3.19 80.14±1.06 42.19±2.60 31.84±2.83 23.38±2.35 39.92±1.50 41.52±1.85观察组(n=25) 80.23±2.53 35.62±1.95 79.87±1.51 36.32±1.10 31.58±3.13 16.65±1.20 40.51±2.05 46.50±2.05 t 值 1.466 7.997 0.732 10.396 0.308 12.753 1.161 9.017 P 值 0.149 0.000 0.468 0.000 0.759 0.000 0.251 0.000

2.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PC Ⅲ、C-Ⅳ、LN 水平及HBV-DNA 载量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C Ⅲ、C- Ⅳ、HA、LN 的水平及HBV-DNA 载量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C Ⅲ、C- Ⅳ、HA、LN 的水平及HBV-DNA 载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PC Ⅲ、C-Ⅳ、LN 水平及HBV-DNA 载量的比较(± s)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PC Ⅲ、C-Ⅳ、LN 水平及HBV-DNA 载量的比较(± s)

血清PC Ⅲ(μg/L) 血清C-Ⅳ(μg/L) 血清HA(mg/L) 血清LN(g/mL) HBV-DNA 载量(cps/mL)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5) 140.42±12.07 129.65±8.53 90.75±5.22 79.73±5.20 140.01±13.68 117.38±8.68 159.05±12.26 139.75±7.47 1781.32±241.56 1241.58±96.48观察组(n=25) 141.52±9.65 111.50±2.91 91.15±4.80 69.95±1.99 139.74±16.13 101.12±2.51 157.73±15.15 120.13±1.06 1795.47±262.48 801.20±14.46 t 值 0.356 10.069 0.282 8.783 0.064 8.998 0.339 13.002 0.198 22.570 P 值 0.723 0.000 0.779 0.000 0.949 0.000 0.736 0.000 0.844 0.000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应及时对此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5]。过去,有研究者使用α- 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α-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发现,α- 干扰素可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建立起抗病毒屏障。此外,α- 干扰素还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杀伤活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一旦停用α- 干扰素,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抗病毒疗法替代α- 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其血液中的HBV-DNA 载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其肝功能。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常被用于多种肝病的治疗中,可有效地抑制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将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其他抗肝病药物联用,可缓解患者黄疸的症状,修复其肝细胞,促进其肝细胞再生,从而可改善其肝功能[6-7]。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类制剂,多被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服用替诺福韦后,药物可迅速与其体内的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从而可抑制其体内HBV 聚合酶的活性,阻碍HBV-DNA 的复制,进而起到很好的抗病毒作用[8-9]。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较为理想,可降低此病患者的HBV-DNA 载量,改善其肝功能。

猜你喜欢

诺福韦还原型载量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间歇低氧高脂饮食大鼠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及分泌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HCMV感染婴儿尿液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耐药患者治疗进展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