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

2021-11-02阮佩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气导中耳炎黏液

阮佩英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常州 213300)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咽鼓管的功能不良、存在免疫紊乱、中耳鼓室发生感染等均可导致其发病。该病主要的临床特征为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耳闷、耳胀、耳鸣及听力下降等症状,威胁其身心健康,并给其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1]。以往临床上多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本文主要是观察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人民医院在2018 年5 月至2020年4 月接诊的110 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经耳镜检查、纯音测听检查被确诊患有急性分泌性中耳炎。2)其病情符合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鼓膜混浊、传导性听力损失,且患耳气导与骨导的差值在10 ~30 dB 之间。3)从发病至就诊的时间<10 d。4)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为:1)有鼻腔手术史。2)合并有鼻咽部的占位性病变。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110 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55 例患者中有男28 例,女27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4 岁,年龄最大的为48 岁,平均年龄(35.23±3.08)岁;其中病程最短的为3 d,病程最长的为12 d,平均病程(5.76±0.38)d ;其中,有36 例鼓室导抗图为B 型图的患者,有19 例鼓室导抗图为C 型图的患者。参照组55 例患者中有男29 例,女26 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6 岁,年龄最大的为49 岁,平均年龄(35.02±3.35)岁;其中病程最短的为3 d,病程最长的为10 d,平均病程(5.38±0.27)d;其中,有34 例鼓室导抗图为B 型图的患者,有21 例鼓室导抗图为C 型图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用青霉素V 钾片(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236 g/ 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675)联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生产企业:南京天朗有限公司,规格:0.05%(每毫升有15 喷,每喷中含有0.033 mg 的盐酸羟甲唑啉),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704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青霉素V 钾片的用法为:口服,2 片/ 次,2 次/d。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的用法为:每日晨起后与晚上睡觉前向鼻腔内各喷1 次,每次喷1 ~3 喷。在此基础上,用醋酸泼尼松片(生产企业: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 mg/ 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1728)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生产企业:北京远大九和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3 g/ 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401)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醋酸泼尼松片的用法为:口服,1 ~2 片/ 次,3 次/d,可酌情增减用药量。桉柠蒎肠溶胶囊的用法为:在餐前30 min 用冷开水送服,1 粒/ 次,3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为:显效:经治疗,患者耳胀、耳鸣、耳闷、听力障碍等症状消失,对其进行听力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患耳气导与骨导的差值<10 dB。好转:经治疗,患者耳胀、耳鸣、耳闷、听力障碍等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其进行听力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患耳气导与骨导的差值≥10 dB。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耳鸣、耳闷、听力障碍消失的时间。治疗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患耳在4.0 kHz、2.0 kHz、1.0 kHz、0.5 kHz 频率上的气导平均听阈值。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耳闷、耳鸣、听力障碍消失时间的对比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耳闷、耳鸣、听力障碍消失的时间均较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耳闷、耳鸣、听力障碍消失时间的对比(d,± s)

表1 两组患者耳闷、耳鸣、听力障碍消失时间的对比(d,± s)

组别 耳闷消失时间 耳鸣消失时间 听力障碍消失时间试验组(n=55) 3.98±1.17 3.09±0.19 5.16±1.21参照组(n=55) 6.35±2.15 4.02±1.22 8.40±2.11 t 值 7.180 5.585 9.878 P 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试验组55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18%,参照组55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27%,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耳在不同频率上气导平均听阈值的对比

经治疗,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患耳在0.5 kHz、1.0 kHz、2.0 kHz、4.0 kHz 频率上的气导平均听阈值均较低,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耳在不同频率上气导平均听阈值的对比(dB,± s)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耳在不同频率上气导平均听阈值的对比(dB,± s)

组别 4.0 kHz 2.0 kHz 1.0 kHz 0.5 kHz试验组(n=55)5.19±1.23 6.67±1.75 5.26±1.24 7.43±1.81参照组(n=55)8.23±1.88 9.36±1.95 8.61±1.92 9.72±2.01 t 值 10.035 7.614 10.869 6.278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的唯一途径,故咽鼓管堵塞是导致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咽鼓管发生通气功能障碍可导致中耳内的气体被黏膜吸收,使中耳内呈负压的状态,从而可增加中耳黏膜静脉的通透性,导致血清漏出、中耳积液形成,进而可影响患者的听力[3]。临床上常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但随着细菌耐药现象的不断增多,单一使用抗生素治疗该病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4]。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常用药。该药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5]。桉柠蒎肠溶胶囊具有调节黏液的分泌、加速黏液的排出、稀释黏液等作用。该药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桉油精、柠檬烯和α- 蒎烯,具有镇痛、平喘、抗炎、抗菌、祛热、止咳的作用[6]。该药中的这三种有效成分还可改善黏液纤毛清除系统的功能,调整黏液的pH,降低黏液的黏滞度,促进纤毛的摆动,从而可增加纤毛的活性,促进黏液的运转与排出[7]。另外,桉柠蒎肠溶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重建黏液纤毛清除系统的清除防御机制,全面促进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的恢复,打破炎症反应的恶性循环,从根源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8]。研究证实,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地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升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听力,缓解其耳闷、耳鸣、耳胀及听力障碍等症状[4-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较快改善其耳闷、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降低其患耳的气导平均听阈值。

猜你喜欢

气导中耳炎黏液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骨导语音库的建立与骨气导语音的互信息分析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中耳手术术中听力监测和术后听力恢复相关性研究*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正常青年人气骨导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的特性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