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玫芦消痤膏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评价

2021-11-02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米诺环素痤疮

谭 玲

(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 铜仁 554300)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此病的好发部位为面颊、胸背及肩膀,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痤疮若发生于面部且出现小脓包破溃或吸收的情况,可引发色素沉着、凹陷瘢痕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1]。临床上对痤疮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玫芦消痤膏和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20 年1 月至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 例寻常痤疮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2)不存在本次研究使用药物的过敏史;3)病历资料完整;4)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订了相关《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同时参与其他临床试验;2)患有聚合性痤疮、坏死性痤疮等其他类型的痤疮;3)存在语言、听力及认知功能障碍;4)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将其中使用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的40 例患者设为对比组,将其中联用玫芦消痤膏和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的40 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比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22 例;其年龄为18 ~45 岁,平均年龄为(31.54±10.47)岁;其病程为0.3 ~3 年,平均病程为(1.62±0.51)年。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21 例;其年龄为18 ~44 岁,平均年龄为(32.12±10.53)岁;其病程为0.3 ~4 年,平均病程为(1.85±0.4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比组患者使用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米诺环素的用法是:每次服100 mg,每日服1 次,共治疗8 周。为研究组患者联用玫芦消痤膏和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米诺环素的用法与对比组患者相同。玫芦消痤膏的用法是:外用,每日涂抹3 次,共治疗8 周。在治疗期间,指导两组患者用清水或合适的洁面产品去除皮肤表面多余的油脂、皮屑,嘱其切不可用手抓挠或挤压痤疮。高糖食物、牛奶及刺激性食物等可能会诱发和加重病情。因此,应告知患者适当地限制上述食物的摄入,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确保排便通畅,定期返院复诊,遵医嘱用药。一旦病情加重,需立即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具体的疗效评定标准是:(1)显效:治疗后,患者粉刺、丘疹、脓疱等皮损病灶消失≥90%,未出现新的病灶,且基本无色素沉着或遗留较少的色素沉着。(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病灶消失50% ~89%,未出现新的病灶,遗留较少的色素沉着。(3)无效: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显效、有效的评定标准。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检测的血清炎症因子主要包括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使用的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包括皮肤中黏脱蛋白质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量。3)统计两组患者治疗2 周、4 周、8 周时病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中黏脱蛋白质的含量、角质层的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量相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肤中黏脱蛋白质的含量、经皮水分的丢失量均少于对比组患者,P<0.05 ;其角质层的含水量多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比较(± s)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比较(± s)

时间 组别 皮肤中黏脱蛋白质含量(μg/mL) 角质层含水量(%) 经皮水分丢失量〔g/(cm2·h)〕治疗前 对比组(n=40) 40.37±6.25 31.24±5.33 24.96±4.63研究组(n=40) 40.41±6.18 31.25±5.35 24.91±4.61 t 值 0.0288 0.0084 0.0484 P 值 0.9771 0.9933 0.9615治疗后 对比组(n=40) 35.24±5.75 38.09±6.66 20.71±2.48研究组(n=40) 30.44±4.83 44.04±7.79 17.85±1.66 t 值 4.0426 3.6747 6.0611 P 值 0.0001 0.0004 0.0000

2.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8、IL-10、TNF-α、sIL-2R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8、TNF-α、sIL-2R 的水平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其血清IL-10 的水平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ng/mL ,± s)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ng/mL ,± s)

时间 组别 血清sIL-2R 血清IL-8 血清IL-10 血清TNF-α治疗前 对比组(n=40) 1.84±0.16 32.69±5.14 22.64±5.13 46.47±8.24研究组(n=40) 1.83±0.18 32.73±5.25 22.71±5.26 46.53±8.18 t 值 0.2626 0.0344 0.0603 0.0327 P 值 0.7935 0.9726 0.9521 0.9740治疗后 对比组(n=40) 1.25±0.09 25.11±3.24 31.14±5.85 32.12±6.03研究组(n=40) 0.55±0.04 18.98±2.12 39.29±6.08 24.24±5.17 t 值 44.9513 10.0129 6.1092 6.2745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4 不同治疗时间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在治疗2 周、4 周、8 周时,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4。

表 4 不同治疗时间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研究者认为,痤疮的发生与患者存在皮脂分泌过多、炎症反应、情绪异常、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皮脂分泌过多是痤疮的病理基础。此病的发生、发展还会受到使用药物、环境、不良的作息习惯等诱因的影响[2]。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痤疮的发病率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痤疮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对患者容貌美观的影响极大。

米诺环素是临床上治疗寻常痤疮的常用药。此药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具有高效、长效的特点。患者口服米诺环素后,药物可抑制其体内丙酸杆菌的繁殖。米诺环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可促进浅表皮损的修复。临床研究发现,为痤疮患者单纯使用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3]。

中医将痤疮归为“粉刺”的范畴,认为肺经血热是引发痤疮的主要病因。治疗此病的方法应以清热解毒、止痒为主。玫芦消痤膏的主要成分是鲜芦荟汁、苦参、冰片、杠板归、玫瑰花。芦荟汁、玫瑰具有营养皮肤细胞、抑制细菌增殖、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冰片、杠板归具有抗菌镇痛、清热解毒的功效。联用玫芦消痤膏和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确切,分析其原因在于:联用内服药和外用药对寻常痤疮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足,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4-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玫芦消痤膏和米诺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改善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其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避免其病情复发。

猜你喜欢

米诺环素痤疮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探讨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临床应用研究
血清亲环素A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
亲环素A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