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轻比重的罗哌卡因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岁以上患者经L3~4间隙实施单侧腰麻的效果

2021-11-02刘珂庆王建喜王倩倩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腰麻罗哌单侧

刘珂庆,王 光,王建喜,赵 坤,王倩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710 部队医院,山西 岢岚 036301)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术式之一。进行该手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其机体的代偿能力差,常合并有多种并发症,对手术麻醉的要求较高。临床上常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罗哌卡因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可根据具体的临床需要配置成不同比重的药液。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轻比重的罗哌卡因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 岁以上患者经L3~4间隙实施单侧腰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 年4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710 部队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60 岁以上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病情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具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2)择期进行髋关节置换术。3)年龄>60 岁。4)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存在进行麻醉的禁忌证。2)患有菌血症、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容量低。3)发生穿刺部位感染。4)患有瓣膜狭窄。5)患有高血压、心动过缓或颅内高压。6)患有脓毒症、进行性或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7)患有严重的低血压。8)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0 例,女11 例;其年龄为62 ~73 岁,平均年龄为(67.69±2.47)岁;其体质量为53 ~72 kg,平均体质量为(62.57±4.43)kg。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8 例,女14 例;其年龄为61 ~75 岁,平均年龄为(68.01±2.56)岁;其体质量为52 ~74 kg,平均体质量为(63.17±4.52)kg。使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制定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和麻醉危险性进行分级。对照组患者中ASA 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有14 例,为Ⅱ级的患者有27 例。观察组患者中ASA 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有13 例,为Ⅱ级的患者有2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其生命体征。麻醉前为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250 mL 的复方林格液。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轻比重的罗哌卡因经L3~4间隙进行单侧腰麻,方法是:使用适量的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和浓度为0.9% 的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浓度为0.15% 的罗哌卡因注射液。使用腰穿针在患者的L3~4间隙进行穿刺,使腰穿针到达蛛网膜下腔,腰穿针的开口朝向患侧。使用腰穿针以0.2 mL/s 的速度为患者注入5 mL 配置好的罗哌卡因注射液。根据阻滞平面调节手术台的角度,保持阻滞平面为T10~12。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比重的罗哌卡因经L3~4间隙进行硬膜外麻醉,方法是:使用适量的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和浓度为0.9% 的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浓度为0.38% 的罗哌卡因注射液。使用硬膜外穿刺针在患者的L3~4间隙进行穿刺,使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向头端留置导管,经导管注入3 mL 配置好的罗哌卡因注射液。术中经导管间断追加5 ~10 mL配置好的罗哌卡因注射液,保持阻滞平面为T10~12。本次研究中所用的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均由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0324。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麻醉维持的时间、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及感觉功能恢复的时间。2)麻醉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及麻醉后15 min,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3)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

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及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麻醉维持的时间、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及感觉功能恢复的时间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 s)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 s)

组别 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min)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s)麻醉维持的时间(min) 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min)感觉功能恢复的时间(min)观察组(n=42) 5.38±1.25 51.34±5.42 93.25±10.82 123.86±10.38 183.56±13.84对照组(n=41) 16.42±3.77 102.38±9.45 91.18±11.04 121.85±10.95 180.25±13.49 t 值 17.994 30.274 0.863 0.858 1.103 P 值 <0.001 <0.001 0.391 0.393 0.273

2.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

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相比,P>0.05。麻醉后10 min 及麻醉后15 min,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mmHg,± s )

表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mmHg,± s )

指标 组别 麻醉前 麻醉后5 min 麻醉后10 min 麻醉后15 min舒张压观察组(n=42) 75.26±8.33 73.61±8.54 74.03±8.19 70.16±7.23对照组(n=41) 74.72±8.06 70.85±8.03 67.23±7.43 61.42±6.59 t 值 0.300 1.516 3.959 5.752 P 值 0.765 0.133 <0.001 <0.001收缩压观察组(n=42) 140.69±10.35 138.64±10.26 136.98±9.58 137.59±8.42对照组(n=41) 138.66±11.02 137.59±10.42 127.06±11.52 126.42±8.09 t 值 0.893 0.463 4.270 6.161 P 值 0.374 0.645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麻醉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 例患者发生低血压,有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有1 例患者发生寒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患者中有3 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有3 例患者发生低血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63%(6/41)。麻醉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χ²=0.143,P=0.706。

3 讨论

老年患者各个组织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其多个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心血管的储备功能降低,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差。老年患者在受到麻醉药物及手术操作的刺激后,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会发生波动,从而增加其进行手术及麻醉的风险[1]。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应为其选用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及刺激性小的麻醉方案。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药,其心脏毒性小,扩张血管的作用弱,脂溶性低。使用该药为老年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安全性较高[2]。区域阻滞麻醉是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术中麻醉的常用麻醉方式之一。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区域阻滞麻醉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住院的时间较短[3]。腰麻是临床上常用的区域阻滞麻醉方法之一。老年患者各个器官的储备功能及代偿功能均较差,为其使用大剂量的局部麻醉药会导致其心动过缓、血压降低。与实施传统的双侧腰麻相比,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单侧腰麻可防止麻醉药物扩散至非手术侧,更好地维持其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在进行单侧腰麻时,腰穿针的开口朝向患侧,注射麻醉药物的速度较慢[4]。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重比重的罗哌卡因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单侧腰麻,其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更高,但对其体位的要求较高。使用轻比重的罗哌卡因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单侧腰麻对其体位的要求较低,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5-6]。万仑等[7]研究的结果显示,在L3~4间隙对进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穿刺操作简单,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的影响较小。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轻比重的罗哌卡因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 岁以上患者经L3~4间隙实施单侧腰麻可快速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稳定其术中的血压。

猜你喜欢

腰麻罗哌单侧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