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2021-11-01翟春绪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养护技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翟春绪

摘 要 为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工作,本文将展开相关分析,主要论述施工管理与养护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相关施工管理要求与养护技术。因为现代人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各大城市为了满足居民的要求,纷纷展开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旨在美化城市环境,修复城市内部生态。采用文中方法与技术,可以有效保障施工管理与养护工作质量,使得园林绿化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发挥园林作用。

关键词 园林绿化工程 施工管理 养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1)10-0045-02

园林绿化工程比较特殊,其主要施工用材是植物,因此施工中要考虑植物的成活率等重要问题,这时施工人员就必须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并对植物展开养护工作,故管理与养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如何做好两项工作是一项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

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之间的关系

1.1 养护具有施工管理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管理主要针对施工过程,即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依照管理要求实施,不能出现违规、超标等现象,但植物的特性使得部分问题可能不会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而是在施工后期出现,若不对问题进行防护,势必导致返工,还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诸如某植物在施工过程中顺利栽植,但在5d(天)之后染病枯死,故施工队伍值得返工,原先在该植物上投入的成本也白费。针对这种现象,养护是避免该现象发生的关键举措,即养护通常是紧跟园林绿化施工展开的,每当园林绿化施工完成一个进度目标,就需要由专人进行养护,若养护得当,植物就能顺利生长,趋于稳定后该阶段施工目标完全落实,说明养护工作给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提供了后期的保障,具有一定的施工管理作用[1]。

1.2 养护是施工管理的指引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最关键的质量指标就是植物成活率,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保障后续正式养护工作必须到位以外,还要关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因素,诸如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植物受伤害的现象,则后续可能无论如何进行养护都无法保障该植物成活,拉低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着眼于这一点,养护工作虽然是紧跟在施工之后的,但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养护理论提出规范要求,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让植物受伤害,同时指明要如何避免植物受伤害,依照这些要求施工管理将得到指引,能做好管理工作。

1.3 施工管理是养护的基础

施工管理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初期施工成果,而不同情况下初期施工成果存在差异,诸如某些园林绿化工程初期施工成果中存在问题,但也有其他工程初期施工成果没有问题,因此为了保障养护工作的质量,养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管理下得出的初期施工成果进行分析,实事求是的选择养护技术、设计养护方案,说明施工管理是养护的基础,能让养护工作人员遵从客观思路保障养护工作质量,避免工作脱离实际。

2 施工管理要求与养护技术

2.1 管理要求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作内容比较多,且每一项内容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做好施工管理工作,要求面面俱到。具体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如下。

第一,实地勘察。植物对生长环境有特定要求,诸如部分植物喜欢酸性土壤,但也有植物不喜欢酸性土壤,若将植物栽植与不符合要求的环境中,植物就不能顺利生长,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管理的角度上必须在施工之前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同时设定好勘察项目,通常包括土壤、气候、气温、生物种群等。实地勘察是为了了解实际环境,以便在施工之前做好植物选型,确保环境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做好铺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园林绿化工程中对植物类型有特定需求,即必须选择某一类植物栽植,则需要通过实地勘察判断环境是否适合这一类植物生长,若不适合,施工管理人员就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实地环境改造,这一点非常重要,施工管理人员要予以重视[2]。

第二,植物运输。多数情况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所用植物都是从远处运输而来的,而运输过程中植物可能会受到傷害,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管理。通常植物运输过程可以分为起苗、装车、运输、卸货四个环节,各环节的施工管理防范为:(1)起苗时要预先判断植物主根系的规模,随后要求施工人员从边缘处开挖,深度要达标,过程中不可伤害植物根系,全部完成后带土起苗,过程中要轻缓,避免植物根系断裂,最终用稻草绳绑扎土球,完成起苗;(2)装车时要尽可能避免堆放植物,即最好将每一颗植物水平摆放,避免重叠,若条件不允许,只允许堆放一层,否则底部植物可能会被压伤。所有植物装车完成后需要第一时间固定,目的是避免植物在运输环节中过度晃动而受伤;(3)运输时必须安排专人对车后方植物进行看护,定期对植物根部洒水,避免植物在运输期间脱水死亡,尽可能保障植物生命力;(4)卸货时应当逐个卸下植物,并水平摆放在地面上,同时继续对植物根部洒水[3]。

第三,栽植坑开挖。该步骤与植物运输过程同步开展,即现场工作人员要根据植物根系的大小开挖栽植坑,以保障植物到达现场后能够第一时间栽植,而栽植坑开挖成果对植物的成活率也有影响,故需要对该步骤进行施工管理。通常,栽植坑开挖要求为:(1)依照植物根系规模大小开挖栽植坑,一般要求栽植坑的宽度、深度>植物根系规模0.5cm~10cm;(2)每个栽植坑之间必须保持合理间距,否则会导致植物争夺养分,不利于成活率。

第四,植物栽植。在栽植坑开挖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植物栽植过程提出管理要求:(1)植物栽植时必须保障其根系舒展,并且紧贴坑壁,有利于植物根系更好的在土壤中延伸,获取养分;(2)植物必须垂直入坑,不可出现歪斜现象;(3)植物顺利入坑后需要回填土壤,回填土壤必须紧实,没过植物根系上部1m,以保障土壤完全覆盖植物根系[4]。

2.2 养护技术

着眼于园林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养护工作非常重要,而该项工作的质量就取决于养护技术选型与执行效果。通常园林绿化工程中主要的养护需求为植物稳定性养护、植物养分需求养护、植物病虫害养护,三大需求的养护技术如下。

第一,植物稳定性养护。因为植物初步栽植与土壤中,根系还未与土壤建立紧密联系,所以植物的稳定性比较差,很容易受特定环境影响倾倒,这会给植物造成严重伤害,极有可能导致植物死亡,因此园林绿化工程存在植物稳定性养护需求。植物稳定性养护的技术有很多,但目前最常见的就是支架式加固技术,即养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植物主杆的大小,用木条制作一个四方形的支架框,支架框要略大于主杆,以免限制植物生长,随后在支架框的四个角安设支撑柱,支撑柱程度通常要在1.5m左右,保障支架框位于植物主杆的中部位置,这样能提高稳固效果。在支架框的作用下植物受外力影响不会出现过大的晃动,因此不会倾倒,且因为支架框与主杆之间的间距较小,所以植物不会太猛烈的撞击支架框,说明植物稳定。

第二,植物养分需求养护。初步栽植阶段植物本身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且内部原有养分有明显流失,故需要进行针对性养护,具体养护技术为:其一,可以在植物主杆上挂营养袋,通过这种方式能直接提高植物内部养分含量,保持其生命力,促使植物快速适应环境,发展根须,同时也保障植物成活率;其二,为了保障植物更好的吸收养分,养护人员要对植物进行修枝,即部分植物在培育阶段会生长出一些分枝,这些分支会分化植物内部养分,导致养分不集中,对于栽植初期植物生长不利,故修枝就是为了去除这些分枝,促使养分集中,保障植物成活[5]。

第三,植物病虫害养护。病虫害对植物成活率有较大影响,是养护工作中的重点,其中针对虫害,通常可以使用药物、人工捕杀、生物防治三种技术实现目的,而三项技术各有优劣,根据经验最适合用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虫害防护技术是生物防治技术,即前两种技术长效性不足,且每一次实施都需要人工执行,耗时耗力,而生物防治技术可以一劳永逸,引进虫害天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即可有效避免虫害,但如果在栽植初期已经发现了比较严重的虫害,可以先通过药物或人工捕杀技术进行初期防治,再投入生物防治技术维持良好现状即可。而针对病害,主要的防治技术就是药物技术,但养护人员必须根据植物病害选择药物,做到对症下药。

3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管理与养护工作之间关系密切,且两者都非常重要,对施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工作人員必须做好这两项工作。两项工作质量得到保障,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成活率将明显提升,并且能够在新环境中顺利生长,加之后续维护工作,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美化城市环境、修复生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局明,刘小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8(14):83,85.

[2] 晓静梁.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J].建筑工程与管理,2021,03(02):101.

[3] 吕晶晶,李珂,魏巍,等.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养护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2019(22):194-195.

[4] 冯春庆,崔岩.探讨建设单位的项目质量管理——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园林绿化工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0(16):204-206.

[5] 季斌.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和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24):155-156.

猜你喜欢

养护技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林业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论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