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时间”等

2021-10-30朱炯骁

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家长服务孩子

田 川 朱炯骁

1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时间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据新华网)

点评:国家终于出台硬招了!从源头——游戏企业这里管控,会比只靠家长或学校被动劝说孩子管用得多!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近年来日益猖獗,已经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荒废学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游戏企业必须回应社会关切,承担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治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攻坚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各自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将迷入“网游”的少年领回适宜他们健康成长的清朗天地。

2纾解“妈妈们的焦虑”还需要再加把劲

“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出台, “这下好了,我和孩子都解放了。”学生家长窦静坚信,自己和孩子都是政策的受益者。家长刘依也是焦虑情绪缓解了很多。李岩的孩子英语方面有特长,学校的课程对她来说“吃不饱”,只要孩子乐意,还想让她继续上培训班。郑芸的孩子今年入学,“孩子前期基础已经打得很好,相当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水平。现在放弃,实在可惜。”更多家长在群里道出了自己的疑虑——自家孩子停止刷题,如果别人家的继续刷,自家孩子岂不是要被落下?“妈妈们的焦虑”暂时还没有彻底消除。

(摘自《光明日报》)

点评:“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不少为孩子的学习整天焦虑不安的家长得到了纾解,大得人心。那些担心自家孩子被别人家孩子“落下”的家长是患了杞人之忧,即使不上培训班,同龄孩子同班同学学习进步快慢也会有差异,鼓励孩子尽力足矣,莫要为此自扰。至于那些在语、数、外或其他方面有兴趣、有精力、有潜力且学起来又快乐、身心健康的孩子,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吗,还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呢?

3创造积极的情感,示范给你的孩子

有关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专家指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物质营养,而且要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让孩子变得自信、积极、坚毅。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困难、痛苦和压力,但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有一些积极的情感让自己能跟这些困难、痛苦和压力抗衡,有力量坚持下去。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想到自己的父母,就会觉得“有他们在,我就不怕了”。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港湾,支撑孩子去面对困难。家庭对于孩子积极情感的培养非常重要。

(摘自中青网)

点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是与同学交往不顺发生矛盾,受到老师、家长批评,对老师、家长不满等,孩子在情绪和心理上就会出现问题,此时的孩子最需要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帮助。父母善解人意的疏导、乐观豁达的表态,都有助于孩子克服困难、驱散抑郁、增强信心。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处处表现得坦诚相待、积极自信、果敢坚毅,孩子耳濡目染,有样学样,也会成为阳光少年。

4只是辅导功课?别把家庭教育想简单了

从2018年开始,由北京师范大学相关部门牵头,在对全国各地开展调查后发现,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倍感迷茫,他们迫切地希望教育好子女,但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专家指出,“做好家庭教育,其实是一个终身修炼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身上的很多特质都遗传自父母。如果孩子喜欢玩手机,父母也可以问问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兢兢业业”“培养”孩子玩手机的?有人抱怨,自家孩子爱顶嘴。专家提醒家长,是不是自己和家里其他人说话时,也爱顶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你首先得做成这个样。”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们的学习对象。

(摘自《科技日报》)

点评: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功课、照顾饮食起居,这是家长自然要承担的,在抚育孩子的成长中,还有更多家长需要做的,且是伴你终身的。批评或是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先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自己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做得怎样?叮嘱孩子遵纪守法,自己闯过红灯没?所谓家庭教育,存在于平日里父母的言行举止中。对孩子产生“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的,往往是你不经意的有形表现。

猜你喜欢

家长服务孩子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