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宜昌大撤退纪念碑等你

2021-10-30田筱雅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8期
关键词:船工花岗岩宜昌

田筱雅

儿时,爷爷常带我来宜昌大撤退纪念园散步。他总是指着雕塑,教我认“1938年10至11月”。我问爷爷,这个日期有什么意义吗?他便带着我走到雕塑的侧面,石头上赫然刻着“宜昌大撤退铭文”。爷爷缓缓答道:“这是一段极其震撼的历史……”

宜昌,“川鄂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它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1937年,北平、上海、南京沦陷。1938年,武汉沦陷,宜昌成为通往重庆国民政府最重要的门户。内迁的民族实业全部聚集在宜昌,“全中国的兵工工业、航空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的生命,完全交付在这里了”。成千上万的物资、焦急无措的人民、耀武扬威的日军……恐慌与不安郁结在这座城市中。在这危急存亡之际,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站了出来。长江的水位、船队的运输情况他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镇定。他冷静沉着,运筹帷幄,指挥着船队,用40天的时间完成了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运输。那些運入的物资,拯救了中国大量的民族实业,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重要的经济命脉,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绕着雕塑漫步,花岗岩上的浮雕定格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指挥者紧皱着眉,但目光坚毅且沉着;船工们或掌着舵,或拽着绳,使出浑身解数与波浪搏斗;他们的身后是市民,是物资,是整个国家的工业命脉。我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眼前是穿梭忙碌的人群,耳畔是嘹亮的船工号子。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行动;这,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雕塑的另一侧刻着“宜昌大撤退牺牲船工英名录”。“民俗轮、李晖汉、王炳荣、陈志昌……”这一个个冰冷的名字后面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与他们一样,从1840年至今,多少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建设祖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们的牺牲奉献换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蓝色的船锚紧紧地抓住花岗岩,矗立在江边,聆听着江水涨落,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宜昌大撤退纪念碑承载着红色记忆,等着你寻访。

指导老师点评:本文作者从小处着笔,从身边熟悉的景物来表达一个宏大主题,真正体现了“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文章从纪念碑上的铭文和日期谈起,给读者娓娓介绍一段让人难忘的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紧接着细致刻画花岗岩上的浮雕,最后从雕塑上的名字推及所有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让读者受到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责编 / 贺丽)

猜你喜欢

船工花岗岩宜昌
强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双护盾TBM掘进参数和控制要点分析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赞船工
草店-小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沱江船工号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湖北宜昌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花岗岩风化带的划分及工程评价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佳木斯地块东部二叠纪锦山花岗杂岩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