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策略探讨

2021-10-29陈圣勇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陈圣勇

摘 要: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实行不单单是学习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还包括以身体素质、学习素质、公民素质为主的学生素质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活动的游戏与运动特点,容易在游戏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本文针对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教学中安全意识的培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安全意识

小学时期,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因失去平衡、肢体乏力等因素造成的跌倒、磕碰、扭伤的情况,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得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宣讲与普及备受关注,同时“阳光运动”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使得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授课中,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

一、校内增设安全教育课程,减少体育事故的发生

小学阶段体育学科的主旨是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故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学场地大多不是在教师中,而是在操场、体育馆等场所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需要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基于身体一定程度的活动量,通过运动的消耗逐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着健康的体魄与灵活的头脑,故在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宣讲与安全意识培养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在体育安全课程开展期间内,更应该重视小学生上体育课的自我保护意识,听从体育教师的指导。

例如,在开课前,做好课前热身准备,自身存在不适、不适合运动的情况下,报告体育教师,单独安排较轻的运动项目,以在运动活动中能够互相帮助,降低体育锻炼过程发生的体育事故。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每个学生都应该知道学校医务室的位置,便于出现体育事故以后能够第一时间将受伤同学送往医务室处理。基于小学教学模式,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或者是周五的降旗仪式等时间段召开短暂的安全教育大会,或者每周的体育课专门制定一节体育安全意识培养课程,同时要求体育教师在每次的体育课前实施安全指导,将安全教育的行为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中,从而有效保障小学阶段学生体育课的安全开展。

二、增强师生全体安全意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性

为了保证小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地遵循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在安全意识的教导方面,体育教师必须以重视的态度确定自身思想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情况,掌握完整的体育锻炼安全知识,熟悉安全问题处理方式,从而以自身过硬的素质来引导学生具备更好的安全防范意识[1]。在上体育时,先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完成热身以增加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反应能力。安全无小事,所以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安全意识的态度决定着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课时的安全规则遵守情况。

例如,在体育课进行期间,体育教师应当掌控全场,在学生出现异常行为的第一时间查看学生异常状态,及时制止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行为等。如看到学生你追我赶、横穿有学生打球的操场、体育器具使用不当等情况,都需要立即制止。学校下课时学生很多,学生间的打闹非常危险,应立即制止,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操场周围有其他学生打篮球,教师就需要带领自己班级的学生到另一个场地上进行体育教学,自由活动时叮嘱学生不要靠近篮球场。体育课中所使用到的相关体育器械在课前需要仔细地进行检查,对于出现不良状况的体育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与更换,保证体育器材功能完善,没有安全隐患。通过安全意识讲座的方式,集中强化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通过提升教师的安全素质,从而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在安全意识方面的认知程度,从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地保障学生的安全[1]。

三、增强师生体育课熟识度,增设体育安全预防设备

小学生处于求知欲、探索欲过度充足的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对规则的遵循能力差,优势还会存在越是明令禁止不许做的事,他偏偏要尝试一下的行为,所以小学阶段,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极为重要。为了降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体育事故发生率,在做好安全意识教育的同时,更要做好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硬件设备的检查与维修[2]。定期检查体育课上课所以使用的器材、场地是否完好、场地是否存在小石子等易导致滑到、绊倒的不安全影响因素,同时对于锻炼设备的检查也应当着重处理,金属设施上是否有锈迹、是否存在断裂风险、是否存在脱落、不牢固风险。

例如,在上体育课之前,体育教师需要检查学生的着装,体育教师与学生均应该穿运动服、运动鞋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在体育课程进行中,着重强调带有危险性质的体育活动,如:两人三腿跑、踢足球、掷铁饼、扔铅球等,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等,并在教师的带领下,熟记这些活动的动作要领,最大限度降低体育事故的发生率。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体育活动、户外活动过程中,能够主动、有意识地保护自身的安全,同时良好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发生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使其能够以更加健康的状态参与文化课程的学习。

四、科学安排学生体能锻炼,增强学生自身保护能力

在上课期间为了保证小学生的安全,体育教师在自身的安全意识防范与安全行为防护方面做好还不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要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小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的态度,掌握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措施,能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主动规避危险性较大的体育活动,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同时在学校方面,也应当做好体育运动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要求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观察学生状态,削减身体不适学生的运动量,减少其生理负担,并对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避免学生在无体育教师监护的情况下贸然实施危险的体育活动。

例如,在体育活动进行期间,体育教师首先需要确认上课学生的身体素质,争取做到对每个学生的生理状态都了如指掌,从而在热身运动强度安排方面因人而异,避免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过度运动影响生长发育,同时体育课上课期间,体育教师应该实时关注学生的运动状态以保证体育运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安全性[2]。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处于6~12岁,该年龄段正是学生顽皮、嬉戏的时期,且由于孩子的天性,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生普遍有着多动、探索的行为,这与学生的年龄段也有着极大的联系。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通过体育活动教学,将学生们充沛的精力进行消耗,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消耗其多余的精力,从而在知识学习与探索中有着更好的耐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开展中,安全意识的培養不仅仅是课前的口头讲解,更应该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同在运动项目中对相关危险行为、安全隐患进详细的讲解与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与认知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从而在体育活动、日常生活中更加有效的增强对自身安全的重视,有效保证在学习生活中以更加健康的状态进行。

参考文献:

[1]贾亮.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安全意识[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09).

[2]何超.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J].读天下(综合),2018,(008).

[3]杨军.浅谈小学体育课安全意识的重要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09).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