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实现制度治党的逻辑理路

2021-10-29刘梦娇

理论观察 2021年6期
关键词:制度治党中国共产党法治

刘梦娇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法治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005 — 0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建党百年历程中,党在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同时,坚持以实现制度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谱写了百年大党的光辉党建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制度治党在其中发挥着治本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继承创新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在实现制度治党中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新征程上,要教育引导全党增强制度治党观念、确立制度治党权威、强化制度治党监督,进而不断增强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一、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实现制度治党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制度治党的丰富思想来源和重要理论依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对共产党政党性质的阐释具有重要时代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制度治党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一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蕴含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制度治党”有着深刻理论逻辑关联。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了党的奋斗目标与实现共产主义之间的必然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是履行无产阶级政党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政治保证。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核心内涵在于解决如何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性问题。“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人民性问题的论述,深刻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是使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人民主体地位。从人民性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论证,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制度治党中体现人民性的重要理论支撑。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启示着中国共产党实现制度治党要始终确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共产党宣言》关于政党建设的论证,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党特质。共产党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推动力量,具有先进的理论思想。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意志的代表队伍,在行为、理论、实践等方面都有着高度的先进性,要始终保持党内政治环境风清气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是促进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根本保障,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共产党宣言》强调了无产阶级的目标纲领以及政策等,这为党实现制度治党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据。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开始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关于制度治党的理论基因,先后走过了百年制度治党之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面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历史重任,同时面临加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课题,为此提出了“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2〕的重要论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政党建设目标任务,党作出了“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的重要思想论断,推动了新的历史时期制度治党逐步实现规范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光辉岁月,仍然保持朝气蓬勃的大党风貌,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实现制度治党贯穿其中,使得实现制度治党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路径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实现制度治党的经验启示

建党百年来,党的制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时代,党要从百年治党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制度治党的治党思想,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进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成效。

(一)坚持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同向发力

制度治党须与思想建党协同推进。思想建党是从根本上解决管党治党问题的治党路径,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颠扑不破的根本治党举措。思想建党要求党员首先从思想上入党,真正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党员如果理想信念缺乏,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党,都必须从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开始,这是党实现制度治党的根本切入点。新时代,党必须教育引导全党不断增强制度治党的意识和观念,从党员的思想理论素质和道德修养入手,持续加强党员法治意识教育,构建起较为成熟完善的管党治党教育机制。同时,必须坚持用规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管党治党,要使实现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强化思想建党的过程,同时还要使强化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实现制度治党的过程。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教育引导全党树立全面依法治国的观念。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着重从加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尊法守法观念意识入手,推进治党机制与治国方略有效衔接,强调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八项规定等党内代表性法规制度的陆续制定出台,标志着党逐步建立起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规范制度体系,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在法治轨道推进,并与全面依法治国形成合力,以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货架目标得以实现。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党着重在加强自身各方面建设中实行从严治理,以确保党始终在宪法法律范围内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在涉及党内建设的各环节各方面都要求全面从严,这表明党始终以制度治党作为管党治党的根本路径。因此,全面依法治国归根结底要靠全面从严治党来实现。

(三)坚持党的制度建设实现规范化和法治化

党要坚持把治国理政实践的各方面成功经验纳入科学化、系统化轨道,就必须坚持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党的制度建设是通过把科学的管党治党理念融入党的建设各方面,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中,不断强化推进制度建设的思想观念,树立制度管党治党权威,进而在强化制度执行力基础上实现党的目标任务的治党举措。党的制度建設体制中的各环节均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治党功能。党的制度建设环节包括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党内法规制度的实践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执行监督、法规制度执行效果评估等方面。其中,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是党的制度建设取得实效的前提;党内法规制度实践执行效力是制度治党的核心要素;党内法规制度的运行监督是实现制度治党的根本保障;党内法规制度执行的效果评估是实现制度治党成效的优化提升。因此,实现制度治党要首先从加强党的制度规范化建设切入,将党的制度规范化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方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既要织密管党治党的制度之网,又要确保党内党外监督形成合力。在党的制度建设中,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始终把准“党纪严于国法”这个准则,在推进党的制度化建设过程中确保实现规范化和法治化。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制度治党的实践路径

制度治党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继承发展,在政党建设实践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党内法规制度设计、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党内法规制度运行监督、党内制度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切入,通过健全机制、拓展渠道、创新载体等路径推进制度治党取得实效。

(一)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无论是治党还是治国都要首先从法规制度建设入手。新时代,党在管党治党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归根结底是我們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战略,坚持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深化运用到制度治党层面。管党治党的实践释析,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离不开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预防腐败的措施与制度,逐步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治党机制。目前,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一重大成果是建党百年来推进建章立制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推进制度治党的历史性成果,必将为制度治党提供重要的机制保障。在制度上增强对权力的约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根本性的关键问题。党在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时,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与时俱进地制定管党治党的规章制度。由于党内规章制度体系的建设要适应各领域、各层次的管党治党目标任务需要,因此,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必须解决有规可依问题,形成一个可以适应党内建设各方面发展要求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二)强化党内法规制度实践执行

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深得党心民心,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强化了党内法规制度的实践执行力。在党内法规制度实践执行中,党中央坚持把制度规范体系的执行力凸显出来,既“立梁架柱”又“添砖加瓦”,守正创新补齐制度执行方面的短板,出台了一大批标志性的法规制度。在强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内容完善和平台搭建过程中,党中央坚持把党内法规制度的实践执行效果彰显出来,不断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执行的工作机制,持续强化党内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党内各级领导干部在法规制度执行中的“关键少数”作用,推动全党各级组织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将党内法规制度铭刻于心。党内制度执行的实践说明,推进党内制度建设必须紧贴时代需求,科学民主制定有效管用的党内法规制度,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制度的实践执行效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巡查与纪律检查制度,始终保持坚强决心,确保不断形成党内法规制度实践执行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三)推进形成党内党外监督机制

推进形成党内党外监督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制度治党的重要保证。有效的党内党外监督机制是推进依规治党的条件保证,是确保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实现制度治党就要持续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的监督。管党治党是需要党建立起权威有效的监督机制,因为监督是治理四风和惩治腐败的有效举措。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4〕”新时代,推进实施制度治党须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监督,要不断强化在阳光运用权力的思维方式,对权力与责任进行相应制约,坚持失责必追查,打破“一言堂”模式,特别是党内关键少数要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按照党内法规制度开展工作和各项活动,制度治党的关键是在于每一名党员都要全面贯彻落实管党治党的方针政策,紧抓作风问题,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共同推动建立健全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同时,还需实现监督方式多元化,有效推进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统筹结合,确保党内外监督发挥合力监督功能,进而为实现制度治党提供条件保障。

(四)不断加强党内制度文化建设

在实现制度治党中,必须注重加强党内制度文化建设,建设符合新时代党建发展要求的制度文化,使党员干部成为党内法规制度的忠实执行者。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根本在于实现治本目标,而治本的关键在于使党内形成制度文化的理念。因此,推进制度治党从根本上取得新的治党成效,关键就在于加强党内制度文化建设,根本在于要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制度文化教育引领,要坚持从治本的角度出发为党内制度文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要求全党坚守党纪国法的红线。要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制度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持续加强正反两方面警示案例宣传教育,有效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管党治党的权威性和制度文化育人的感染力,使得党内法规制度切实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制度文化思维的形成和制度文化理念的培养,需要每一名党员参与,让制度文化融入党员心中,使得党内真正形成人人遵规守纪、人人遵纪守法的浓厚氛围。

总之,随着党的自身发展和长期执政,党内各项制度必将在其发展中走向更加健全、完善、成熟和定型〔5〕。新时代,坚持继承创新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坚持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有机结合,必将在新征程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行稳致远。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21,31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0-41.

〔5〕雷蕾,雷厚礼.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制度建设的历史演进〔J〕.贵州社会科学,2020,(10).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制度治党中国共产党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把“制度治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