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水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运用研究

2021-10-29陈学平

四川水泥 2021年9期
关键词:出水量井点深基坑

陈学平

(甘肃一安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60)

本文将通过对某建筑地下二层施工项目的具体介绍,通过对项目各项情况的分析,对降水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全面性探讨,希望能够对降水技术应用以及深基坑施工工作开展提供一些理论方面启示。

1 工程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工程为某建筑地下二层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项目的负一层为商业区,总面积9900平方米左右,而负二层用于停车,总面积为11100平方米左右。在地面上部水箱与出入口面积在190平方米左右,在工程前期勘探时,初见水位监测结果为3.4米。在终孔24小时之后,水位到达3米,标高为2.5米。在进行勘测过程中,对地下水位展开了不间断监测,但因为时间相对有限,所以无法代表长期水位状况,无法对建筑使用年限中最高水位进行预判。

经过实地测试之后,本次工程地下水类型主要以松散层孔隙水以及风化基岩裂隙水为主。因为施工场地和地表水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河涌水与地下水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地下涌水量相对较为丰富,覆土层具备隔水以及微透水功能。地下水的补给和季节影响有着密切关联,属于承压水范畴。

表1 建筑基本情况

2 降水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 井点布置

在进行降水井的间距设置过程中,需要按照深埋深井原则,展开井的间距设置。本次工程降水井的间距设置在18米左右,井深为20米,布置为梅花形式。因为其标高要低于其他位置电梯基坑标高,而地下室共设置有七部电梯,所以需要安置七个降水井,并配合设置52个井点,沿基坑附近进行排水沟设置,以便更好地完成排水工作,同时也可以将其作为截水沟进行使用,保证不会出现地下水渗入到基坑的状况。需要通过在基坑附近设置水位观测点的方式,对降水情况展开实时监测[1]。

再对降水方案进行选择时,需要利用钢管展开降水井内部构造设置,要通过设置梅花型外冲孔,并对其进行试验的方式,展开单孔抽水操作。同时需要应用钢笼展开井管设置,确保渗水量能够得到切实提升。渗水井的各项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渗水井相关参数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展开清孔以及成孔等一系列操作,要通过对一米粘土的应用,对井口进行封闭处理,并要做好洗井以及潜水泵安放等各项施工。要通过对冲击钻孔的运用展开成孔操作,并在完成孔洞的清理之后进行套筒安装,保证套筒能够与筒壁保持一定的垂直距离。同时需要在套筒和土壁之间填充砂砾滤料,运用一米粘土进行井口封闭。在进行潜水泵安放之前,需要展开沉渣冲洗以及清理,保证绝缘电缆的可靠性以及适用性,防止出现漏电状况[2-3]。

2.2 井点使用

完成井点布置之后,需要在正式对井点进行使用,之前对井点施工情况展开全面性检查。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工艺问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返工,直至合格为止。在对井点抽水设备进行检查时,要对相连接的管道展开抽水试验,确保设备能够处于持续运转的状态,保证井点能够连续进行抽水操作。要对抽水全过程展开实时监督,在发现水质出现变化或无法进行连续抽水时,需要及时对设备展开检查,完成设备故障处理,重新进行埋设,以便保证井点使用质量。

2.3 降水影响与防范措施

2.3.1 回灌

在进行降水处理过程中,会因为土壤内的地下水流失问题,而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回灌操作会通过在降水井和建筑物之间设置一排井点的方式,在进行抽水时,同时进行回灌处理,将抽出的水适量回灌道土层之内,通过设置隔水帷幕的方式,对地下部分水分流失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地下水位可以保持在稳定状态,从而有效降低降水问题所造成的地面沉降状况,减少不良影响[4-6]。

2.3.2 砂沟

砂井需要在降水井点和建筑物之间展开回灌井砂井安装,沿砂井的砂沟展开地表积水抽取操作,确保能够在适合时间,将适量水排到砂沟之中,进而通过对回灌砂井的运用,将水灌入地下,保证地下水高度,防止出现因地下水缺失而造成的沉降问题。在进行井的布置时,需要按照周边多布置、中间少布置的原则展开设置,要在地下补给方向多设置一些。需要按照地质报告结果展开滤水器安装,将其安排在较厚的砂卵层之中,避免其陷入到泥砂透镜体之中,防止井的出水能力受到影响。当钻探施工到达设计深度之后,需要根据洗井时间确定向下钻的距离,确保可以通过洗井操作的方式,对泥浆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因为泥浆成过厚而导致洗井难度加大的状况。在进行水泵选择时,需要按照井的出水能力进行挑选,如果水泵过小,则无法满足降深方面的要求,如果水泵过大,又无法保证抽水的连续性,而且维护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对地层造成较大影响,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种类水泵的方式,

按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以便达到最佳调配效果。在对连续降水进行检查以及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运行状况的检查次数,能够保持在每天三次以上,要按照水泵的出水情况做好记录以及观察,保证在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处理,确保抽水设备可以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同时,为避免发生意外状况,需要做好备用设备的准备工作,保证能够在问题出现状况时,第一时间进行问题设备更换,确保不会对整体系统运行造成不良干扰。需要定期对抽水设备进行保养,要防止在降水期间出现随意停止抽水的状况,如果发生停电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对电源进行更新,保证降水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运转。在正式展开降水施工之前,需要对降水所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预估与判断,如果出现沉降量过大的状况,需要及时停止施工并展开针对性抢救措施,以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整体降水操作需要对周边建筑物各项情况展开严格检查,要在远离降水影响的范围内展开水准点设置,通过对降水前后建筑物变化情况的观察,按照每天两次的观察频率,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确定,如果出现过大干扰状况,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造成建筑物坍塌[7-8]。

2.3.3 做好降水效果检查工作

一方面需要对深基坑井点内的水位展开检查,在井点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对井内出水量以及水位高度等各项数据进行监测与记录,要对井点的抽水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每隔十分钟展开水位高度以及出水量等内容记录。当初水量与水位高度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时,需要适当的延长记录与测量间隔。如果出水量以及水位高度已经达到了规定要求,需要将测量时间延长到一天。在监测时发现出水量与规定标准存在距离时,需要通过适当增加潜水泵出水量的方式,确保能够达到规定降水高度,从而对深基坑降水效果形成有效控制。同时需要做好测量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工作,要在对出水量以及井点水位进行监测和记录的同时,做好原始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工作,通过数据整理,以绘制关系图的方式,将水位高度和出水量之间的变化情况呈现出来。以便通过对关系图的分析,明确各个时间段内的水位高度以及基坑其他方面具体情况,做好降水效果管控。

2.3.4 保证基坑降水均衡程度

施工人员需要对降水过程中的均衡性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严格管控,避免出现突击降水的问题,以防因为突击降水问题而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致使周边结构稳定性受到不良干扰。施工人员需要在进行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各项数据展开详细记录,并要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与分析,要在环境各项数据出现异常变化时,及时对降水过程展开检查,确定变化原因,以便及时展开针对性应对处理,保证降水过程对基坑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被控制在最低,不会对地下水的均衡问题形成破坏,从而保证基坑整体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固性。

3 结束语

鉴于降水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所具备的优势与作用,施工团队需要加大对降水技术具体应用的研究力度,要在明确工程具体情况以及施工地地下水等各项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勘察数据展开降水技术使用方案设置。需要通过展开抽水实验的方式,确定降水实际作用,做好施工方案调整,以便保证降水技术能够得到高质量落实,深基坑支护项目施工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建筑项目建设任务。

猜你喜欢

出水量井点深基坑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采用酸化处理增加水井出水量的有效措施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地下室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技术
集水明排与深井井点联合降水工程应用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
定时水龙头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与质量控制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