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热带地区免浸酸处理蚕种的强健性调查研究

2021-10-28韦红群何珊珊李燕飞胡文娟黄艺夏青梁思思赖艳梅莫云霞

广西蚕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最低值蚕种冷藏

韦红群,何珊珊,李燕飞,胡文娟,黄艺,夏青,梁思思,赖艳梅,莫云霞*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

蚕种是蚕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蚕种发育整齐、孵化率高是蚕种保护与人工孵化的技术目标。研究认为,蚕种人工活化技术决定了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体的强弱以及饲养发育情况等,在实际生产中孵化率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而蚕种孵化后蚕体的强健性、蚕的饲养发育情况才是反映蚕种人工活化处理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2-6]。蚕种孵化率高、蚕体强健、发育整齐,可有效降低饲养过程的人工成本,从而提高饲养成绩和养蚕效益。

本研究主要在莫云霞等[7]对亚热带地区蚕种免浸酸处理低温冷藏保护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蚕种实用孵化率为初选目标,结合蚕种胚子发育,初步确定亚热带地区蚕种免浸酸处理低温冷藏保护的技术参数,进一步验证前期筛选出的两广地区蚕种免浸酸处理的技术参数是否实用可行。课题组以筛选出的实用孵化率达标的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蚁蚕的强健性以及进行饲养跟踪对比,记录蚕期发育经过、饲养情况、制种情况,调查生命力及饲养成绩,重点对比分析24 h疏毛率、72 h生命力以及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等主要指标,进一步验证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技术的冷藏范围,特别是二次冷藏的时间参数是否实用可行,以期为广西地区蚕种免浸酸处理冷藏保护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两广二号原种932×芙蓉、7532×湘晖,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原种场提供。

1.2 试验时间与试验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11月,试验地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冷库。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材料准备 待蚕种产下后,按表1 进行保护冷藏备种。其中第一次冷藏保护时间下文简称“一冷”,第二次冷藏保护时间下文简称“二冷”。

表1 强健性跟踪调查试验冷藏保护备种时间 d

1.3.2 调查方法 将经过低温冷藏保护的蚕种进行卵面消毒后放入催青室按标准(前4 d 温度24~25 ℃、第5 d后温度28~29 ℃、湿度80%~85%)进行催青。蚕种孵化后进行蚁蚕强健性调查和饲养跟踪调查。蚁蚕强健性调查包括蚁蚕24 h 疏毛率和72 h生命力的调查。24 h 蚁蚕疏毛率调查方法为每个处理设3 个重复,每个重复设100 头蚁蚕,在温度为28 ℃、湿度为85%条件下,给桑后调查24 h蚁蚕疏毛率。蚁蚕72 h生命力调查方法为,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设100 头蚁蚕,在温度为28 ℃、湿度为85%条件下调查72 h 蚁蚕生命力。饲养跟踪调查是指调查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其方法为每个处理以7个蛾区蚁蚕充分混合,收取蚁量的三分之一进行饲养,4龄饷食后分蚕,选取300头蚕为一个重复,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调查饲育成绩并计算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以上各项试验均以正常冷藏到期浸酸蚕种为对照春制秋用种以库外保护6 d、中感0.5 d、冷藏110 d 到期为对照1;秋制春用种以库外保护25 d、中感15 d、冷藏120 d到期为对照2。

1.4 计算方法

各指标计算公示如下。

1.5 数据分析

经过现场数据测定以及收集整理,采用SPSS 25.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932×芙蓉春制秋用种生命力调查

2.1.1 24 h 疏毛率 由表2 可知,库外保护5 d、一冷80 d 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低值为94.00%,最高值为99.67%;一冷90 d 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低值为94.00%,最高值为99.67%;一冷100 d 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低值为95.00%,最高值为100%。库外保护6 d、一冷80 d 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低值为95.00%,最高值为99.67%;一冷90 d 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低值为95.00%,最高值为99.67%;一冷100 d 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低值为94.67%,最高值为99.67%;对照1 的24 h疏毛率为99.00%。

2.1.2 72 h蚁蚕生命力 由表2可知,库外保护5 d、一冷80 d 的蚕种72 h 蚁蚕生命力最低值为94.00%,最高值为98.00%;一冷90 d 的蚕种72 h 蚁蚕生命力最低值为95.00%,最高值为99.00%;一冷100 d 的蚕种72 h 蚁蚕生命力最低值为93.00%,最高值为99.00%。库外保护6 d、一冷80 d的蚕种72 h蚁蚕生命力最低值为94.00%,最高值为99.00%;一冷90 d的蚕种72 h 蚁蚕生命力最低值为94.00%,最高值为97.00%;一冷100 d的蚕种72 h蚁蚕生命力最低值为93.00%,最高值为96.00%;对照1的72 h蚁蚕生命力为98.00%。

表2 932×芙蓉春制秋用种生命力调查

2.1.3 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 库外保护5 d、一冷80 d的蚕种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低值为92.54%,最高值为96.31%;一冷90 d 的蚕种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低值为93.19%,最高值为95.88%;一冷100 d 的蚕种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低值为93.55%,最高值为96.20%。库外保护6 d、一冷80 d 的蚕种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低值为93.25%,最高值为96.69%;一冷90 d的蚕种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低值为92.28%,最高值为95.65%;一冷100 d的蚕种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低值为91.07%,最高值为94.79%;对照1 的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为95.06%。

2.1.4 春制秋用种932×芙蓉的各项调查指标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24 h疏毛率、72 h生命力、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数据进行Levene齐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数值可知,24 h疏毛率从方差分析P值看,不同冷藏方式、第二冷藏时间50 d 的值均为0,差异达到极显著,其他处理值均大于0.05,说明在试验范围内第二次冷藏时间40 d以内24 h 疏毛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冷藏时间达到50 d后24 h疏毛率与对照相比下降明显。72 h蚁蚕生命力从方差分析P值看,不同冷藏方式、第二次冷藏时间50 d的值在0.001~0.007之间,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其他处理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明显。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从方差分析P值看,库外保护5 d 与库外保护6 d、第一次冷藏90 d、第二次冷藏50 d 的P值分别为0.014 和0.013,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库外保护6 d,第一次冷藏80 d 和100 d 的第二次冷藏50 d的P值分别为0.007和0,差异极显著。第二次冷藏时间为50 d,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第二次冷藏时间在40 d以内,其他处理显著值均大于0.05,与对照1差异不显著。

表3 932×芙蓉春制秋用种生命力各指标与对照的显著性差异表

由3项调查结果的比较可知,二冷时间在40 d的各处理与对照1的差异不显著;当二冷时间延长至50 d时,各项调查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相比,部分达到差异极显著,说明932×芙蓉春制秋用种免浸酸处理蚕种第二次冷藏时间应当控制在40 d以内,超出40 d后继续冷藏会导致蚕体生命力数值的下降。

2.2 932×芙蓉秋制春用种生命力调查

各项指标调查结果见表4。

2.2.1 24 h 疏毛率 各处理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高值为99.67%,最低值为97.33%,出现在库外保护30 d、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50 d 的处理;对照2的蚕种24 h疏毛率为99.67%。

2.2.2 72 h蚁蚕生命力 结果显示,库外保护10 d,所有处理中蚕种的72 h蚁蚕生命力最高值为100%,最低值为95.00%;库外保护20 d的处理中,最高值为100%;一冷90 d、二冷10~50 d 的处理,最高为98.00%,最低为96.00%;库外保护30 d、一冷90 d、二冷10~50 d最高值为99.00%,最低值为96.67%;对照2为99.67%。

2.2.3 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 结果显示,库外保护10 d,蚕种的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高值为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30 d的处理(95.63%);最低值出现在第一次冷藏90 d、第二次冷藏50 d 的处理为(92.39%);库外保护20 d,最高值为第一次冷藏80 d,第二次冷藏30 d 的(95.88%);最低值出现在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50 d 的处理为(91.02%);库外保护30 d,最高值的处理为第一次冷藏80 d,第二次冷藏30 d(96.00%);最低值的处理为第一次冷藏9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91.02%);对照组为94.64%。

2.2.4 各项调查指标与对照的显著性分析 差异显著性结果见表5。从24 h 疏毛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可知,库外保护10 d(一冷100 d、第二次冷藏50 d)、库外保护20 d(一冷80 d、第二次冷藏50 d)、库外保护30 d(一冷11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P值分别为:0.007、0.002、0.001均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库外保护30 d(一冷80 d、第二次冷藏50 d)以及库外保护30 d(一冷9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P值分别为0.039、0.013,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其他处理P值均大于0.05,说明在试验范围内第二次冷藏时间在40 d以内各处理的24 h 疏毛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冷藏时间达到50 d 后,蚁蚕24 h 疏毛率有不同程度下降。

表5 932×芙蓉秋制春用种各指标调查数据与对照的显著性方差分析

72 h蚁蚕生命力的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库外保护10 d,第一次冷藏10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处理,P值为0.007,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此以外,其他处理的P值均大于0.05,与对照2差异不明显;库外保护20 d,第一次冷藏80 d、90 d、100 d,第二次冷藏相同的50 d的处理,P值分别为0.034、0.038、0.028,三个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50 d处理的P值为0,差异极显著;第二次冷藏时间在40 d以内的处理P值均大于0.05,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库外保护30 d,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50 d处理的P值为0,差异极显著,其他处理的P值均大于0.05,与对照差异不明显。

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的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范围内,从第二次冷藏时间10~40 d 可见,P值最小的处理为第一次冷藏100 d,第二次冷藏40 d 的0.050,与对照2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冷藏时间延长至50 d 时,库外保护10 d,除一冷80 d 的4 龄虫蛹统一生命率的P值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二冷50 d 的处理的平均值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库外保护20 d 和30 d,第一次冷藏90 d、100 d、110 d,第二次冷藏均为50 d 的6 个处理与对照2 差异均达到极显著。

综合3项调查结果,表明二冷时间在40 d的各处理的3项指标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当二冷时间延长至50 d时,各项调查指标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甚至极显著,说明932×芙蓉秋制春用种免浸酸处理蚕种第二次冷藏时间应当控制在40 d以内,超出40 d后继续冷藏会引起蚕体生命力数值的下降。

2.3 7532×湘晖春制秋用种生命力调查

生命力各项调查结果见表6。

表6 7532×湘晖春制秋用种生命力调查

2.3.1 24 h 疏毛率 库外保护6 d 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高值为99.67%,最低值为95.67%;库外保护7 d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高值出现在99.67%,最低值为97.67%;对照组为100%。

2.3.2 72 h 蚁蚕生命力 库外保护6 d 的蚕种72 h蚁蚕生命力最高值出现在第一次冷藏100 d、第二次冷藏30 d的处理为97.00%,最低值出现两次,为第一次冷藏80 和90 d、第二次冷藏均为50 d 的处理,为92.00%;库外保护7 d的蚕种72 h蚁蚕生命力最高值为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30 d 的处理,为99.00%,最低值为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20 d的处理,为91.00%;对照1为95.00%。

2.3.3 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 库外保护6 d的蚕种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高值为第一次冷藏100 d、第二次冷藏30 d的处理,为96.53%,最低值为第一次冷藏9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处理,为93.29%。库外保护7 d的蚕种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高值为第一次冷藏90 d、第二次冷藏30 d 的处理,为96.85%,最低值为第一次冷藏100 d、第二次冷藏50 d 的处理,为92.18%;对照1为96.54%。

2.3.4 春制秋用7532×湘晖的各项调查指标与对照方差分析结果 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见表7。从24 h疏毛率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在试验范围内,第二次冷藏时间小于40 d的各个处理P值均大于0.05,与对照1 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冷藏50 d 的各处理中,当库外保护6 d,第一次冷藏80 d和100 d的P值分别为0.044、0.012,与对照1 差异显著;第一次冷藏90 d 和110 d 的P值分别为0.004、0,差异达极显著;当库外保护7 d,二冷相同时间50 d 时,第一次冷藏90 d、100 d 和110 d 的P值分别为0.041、0.028 和0.035,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第一次冷藏80 d 的P值为0,差异极显著,说明第二次冷藏达到50 d 后24 h 疏毛率下降明显。

表7 7532×湘晖春制秋用种生命力指标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性分析表

从72 h 蚁蚕生命力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在试验范围内,第二次冷藏时间在40 d 处理P值均大于0.05,与对照1 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冷藏50 d,库外保护6 d,第一次冷藏110 d的P值为0.025,差异显著;第一次冷藏80 d、90 d、100 d 的三个处理,P值均为0,差异极显著;库外保护7 d,第二次冷藏50 d的4 个处理,P值在0~0.007 之间,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从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不论是库外保护6 d、7 d,所有第二次冷藏50 d的检验P值都小于0.05,差异显著;差异最显著的处理为库外保护7 d,第一次冷藏80 d 和100 d,第二冷藏50 d 的处理,P值分别为0.002和0.006,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说明第二次冷藏时间达到50 d,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

综合3 项指标调查分析比较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二冷时间小于40 d的各处理的24 h疏毛率和72 h蚁蚕生命力、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当二冷时间延长至50 d时,各项调查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甚至达到极显著,说明7532×湘晖春制秋用种二次冷藏时间应当控制在40 d 以内,超出40 d后继续冷藏会引起蚕体生命力的下降。

2.4 7532×湘晖秋制春用种生命力调查

春用种生命力调查见表8。

表8 7532×湘晖秋制春用生命力调查

2.4.1 24 h 疏毛率 库外保护10 d,所有处理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高值为99.67%,最低值为97.67%;库外保护20 d,最高值为100%,最低值为97.33%;库外保护30 d 的蚕种24 h 疏毛率最高值为99.33%,最低值为97.00%;对照2为98.75%。

2.4.2 72 h 蚁蚕生命力 库外保护10 d,所有处理的蚕种72 h 蚁蚕生命力最高值为98.67%,最低值为95.00%;库外保护20 d 的蚕种72 h 蚁蚕生命力最高值为99.00%,最低值为96.50%;库外保护30 d 的蚕种72 h 蚁蚕生命力最高值为99.00%,最低值为95.67%;对照2为98.00%。

2.4.3 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 库外保护10 d的蚕种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值最高的处理为一冷80 d,二冷40 d的处理,为95.63%,最低值为一冷100 d,二冷50 d的处理,为91.69%;库外保护20 d的蚕种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高值为一冷80 d,二冷40 d 的处理,为94.76%,最低平均值出现在一冷110 d,二冷50 d 的处理,数值为90.56%;库外保护30 d 的蚕种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最高值为一冷100 d,二冷30 d的处理,为94.25%,最低值是一冷110 d,二冷50 d 处理,为90.67%;对照2为94.27%。

2.4.4 秋制春用种7532×湘晖的各项调查指标与对照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9。从24 h疏毛率的差异性结果可知,库外保护10 d的P值最小值为第一次冷藏90 d、第二次冷藏20 d 的处理,为0.069;库外保护20 d 的P值最小值为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20 d与40 d的处理,为0.057;库外保护30 d的P值最小值为第一次冷藏8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处理,为0.069,以上指标的P值均大于0.050,证明3 个指标与对照2无显著差异。

表9 7532×湘晖秋制春用种生命力指标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性分析表

从72 h蚁蚕生命力的差异性结果可知,第二次冷藏50 d的处理,除了库外保护10 d、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50 d 的P值为0.079,与对照2 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检验P值均达到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第二次冷藏40 d处理均差异不显著,说明当第二次冷藏时间达到50 d时,蚁蚕生命力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从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的差异性结果可知,库外保护10 d、第一次冷藏10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P值为0.049,与对照2差异显著;第一次冷藏110 d、第二次冷藏50 d 的P值为0,与对照2 差异极显著。库外保护20 d、第一次冷藏100 d和11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P值分别为0.001、0.007,与对照2 差异极显著;库外保护30 d、第一次冷藏100 d 和110 d、第二次冷藏50 d的P值分别为0.003、0.001,与对照2差异极显著。

综上,3 项生命力指标验证了7532×湘晖秋制春用种免浸酸处理第二次冷藏时间应当控制在40 d以内,第二次冷藏达到50 d时,蚁蚕强健性下降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本试验以两广二号原种932×芙蓉、7532×湘晖为研究对象,以24 h疏毛率、蚁蚕生命力、4龄虫蛹统一生命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的蚕种强健性跟踪调查。由调查结果分析可知,第二次冷藏40 d以内的处理,两个品种的3 项成绩与对照相仿,差异不明显;第二次冷藏50 d,两个品种3 项指标成绩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相比,只有极个别处理差异不显著,大部分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说明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时,蚕种第二次冷藏时间达到50 d,蚁蚕孵化后蚕体强健性明显下降,对生产有明显的影响,建议第二次冷藏时间应当控制在40 d以内。本次试验处理虽然没有完全包括前期冷藏研究所确定的技术参数组合方式,但也是进行了绝大部分组合的跟踪调查,具备客观真实的代表性。所以免浸酸处理低温冷藏保护第二次冷藏时间应当控制在40 d以内。

3.2 讨论

本次试验总结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的第二次冷藏的冷藏时间与张三妹等[8]研究发现的冷藏浸酸种以丙1胚子入库的冷藏时间相符,也与郑焕生[9]等研究发现的含多化性血统家蚕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浸酸后以丙胚子再冷藏的冷藏期限一致,说明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二次冷藏时间范围是适宜的。通过本次试验进一步确认了亚热带地区蚕种的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处理技术的保护与冷藏的时间参数科学可行,为亚热带地区蚕种的免浸酸处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最低值蚕种冷藏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最低值与老年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车用空调及冷藏技术展览会
美国制造业PMI降至15个月最低值
冷藏方式对柏山水蜜桃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