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探索研究

2021-10-27施正伟谢泽均严文博

砖瓦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空作业危险源施工现场

施正伟 谢泽均 严文博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对高层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开展策略分析,有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建设。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技术复杂化、施工精密化、建筑人员集中化等特点,这也给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高度重视。针对高层建筑施工,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文明生产,是安全管理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1.1 高空操作种类多

高空作业是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施工特点,建筑结构复杂,需要多工种的相互配合,且其中90%以上的施工操作都属于高空作业。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需要高空作业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往往一个位置需要多个高空操作的人员相互配合,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1.2 工种交叉类型多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建筑施工作业面相对较小,施工复杂程度较高,参与施工的部门相对较多,在这种情况之下,工程施工工序、工艺合理有效衔接就成了一个较为困难的环节。为保证施工质量,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调整、衔接就容易产生问题,也会加大施工风险的产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成为大隐患,需要安全生产管理者高度重视,否则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必要高度重视衔接工作。

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2.1 加强建筑施工各方的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往往工期紧张且施工过程的工序复杂,经常出现各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各个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有始有终。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a.实行项目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制度,各分包单位根据自身分包工程的任务和特点进行责任划分,且应设置专人进行负责,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的制度。

b.施工人员要规范操作,自我安全行为的认知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生产安全培训,并结合工程实际和心理学对其进行辅导,在实际建筑施工中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若发生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应根据所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隐患,对自身的人身安全负责。

c.发现生产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履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责。

2.2 强化高层建筑施工机械的管理

高层建筑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各种建筑材料需要从地面向上垂直运输,随着楼层的加高,材料的垂直运距也会随之增大,此时,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机械事故,对工程的安全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这种情况之下,需要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保证安全性及稳定性,为了维持其使用性能,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禁超载和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否则会增加设备的负担,超载运行极易使设备产生安全故障,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的维修管理养护应当日常化、周期化,并将其记录在案,对建筑设备内的零部件按设备使用要求进行定期的更换处理,维护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做好以上设备的维修养护及作业人员的规范操作,可以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相对可靠的保障,由此可以更好地杜绝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安全防护工作

2.3.1 触电防护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较为复杂,临时用电情况较多,施工单位应委派专业电工负责此项工作,进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工的工作以用电设备配置图为基础展开,根据安全生产的要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参考实施。

2.3.2 高空坠落的防护

高层建筑对高空作业需要尤为关注,对高空作业人员应当进行专项培训,持证上岗,且保证其身体情况满足高空作业要求,并定期体检。高空作业防护工作应该落实到位,并派遣专人检查。如进行夜间施工,高空作业位置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视觉无死角,如果遇到风雨雪等极端天气,应立即停止高空作业。

2.3.3 避免坠落物打击防护

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同一垂直作业面同时施工,防止高空坠落物对作业人员的撞击。施工过程中也严禁高空抛物,使用的设备器具应随身携带或者放置在安全的区域内,避免掉落对作业人员或者施工场地内的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3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同性质的危险源,按照危险源的性质可分为:行为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物理危险源及其他危险源,如何有效地从源头控制危险的发生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支撑不到位、高空操作不规范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会直接导致高空坠落、建筑实体撞击、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发生,严重的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如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策略探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需要高度重视,这样既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又能保证工程的质量。BIM技术的发展给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且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文明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BIM技术能够根据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创建出三维立体模型,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化,使得所有的操作都更加的立体化,更加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借助三维的施工现场模拟,对现场机械进行布置,人员进行分配,施工方案进行模拟,使感官更加立体。还可以通过模拟发现施工空间的利用情况及存在的冲突点情况,更加合理的布置施工机械,如塔吊、升降机等,避免不同机械、不同施工工序间的冲突撞击,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再者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提前预演,提前发现现场的危险源及施工方案的不足,找出施工安全管理的盲区,避免和防患危险的发生。图1是施工现场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模拟图。

图1 BIM技术三维模型的构建

将建立的BIM三维模型与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结合后,还能够预防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一些工程项目中,效果显著,能够很好地避免严重的坠落事故。通过静动态三维模型的创建,还能够针对高层建筑内部特殊疏散进行模拟,分析识别可能会发生火灾的环节,优化疏散路线,确保施工人员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安全撤离。

4 “智慧工地”系统对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积极作用

高层建筑施工中,往往现场的施工人员众多且流动量较大,施工机械众多,施工现场条件复杂,给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加之存在安全管理不全面,监督工作力度差,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差,为高层的建设施工埋下了隐患,需要高度重视。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凭借建筑从业人员的努力,新型的“智慧工地”系统应运而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也逐渐进入数字时代,这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对现场管理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系统管理体系以现场标准化手册为前提,以项目管理、智慧一体为目标进行现场施工管理与数字化系统的融合,在系统中增加施工人员的实名制、施工场地的实时监控,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化,覆盖整个项目的施工环境,进行全范围的安全监督管理,进而推进各个生产部门的相互融合,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智慧工地”系统可以通过智能大屏实时掌控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了解安全、材料、质量等诸多信息,并且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排查安全隐患,且能掌握施工动态信息,进行后续跟踪,做出纠正指示。通过施工过程的系统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时识别施工安全风险,并对其进行监管,减少危险的发生,促进安全管理。“智慧工地”系统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现场监管相互融合的新模式,对推进高层建筑的发展,提高高层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实现高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全面化,提升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率。图2是“智慧工地”系统云控中心页面。

图2 “智慧工地”系统云控中心页面

5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很多部门,建筑施工安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其整体把控。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空操作种类多、工种交叉类型多等特点,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建设实际出发,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再通过工程实践,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到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高层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促进高层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高空作业危险源施工现场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一款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设计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高空作业车副车架及支腿结构分析
高空作业车载人作业平台臂架系统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