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时普通话推广研究

2021-10-25谌丽娟

高考·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普通话语文教学

谌丽娟

摘 要:普通话作为我国人民日常交流的标准用语,被大力推广与应用,这不仅促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加深民族间的沟通,还减少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隔阂。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普通话的广泛应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普通话;大力推广

普通话作为日常交流的标准用语,国家积极提倡普通话的广泛运用,我国2017年推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曾提到“具备日常生活交流中口语交际的最基本技能,熟练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掌握口头语言技巧,文明用语,积极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普通话的推广运用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普通话的推广在学校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语文教学与普通话的推广

学校教学中,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新生代的他们具备鲜明的个性,追求时尚的思想,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尤为明显,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给学生规范用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学生的语言使用严重偏颇,表达越来越网络化。这种不规范的使用使得学生的语言交流水平呈下降的趋势。因此,改变语言的教学方式,规范推广普通话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势在必行。

国家规范标准普通话是汉族人民的共同用语,但由于地域的差异,各地区都有所不同,以北京语音为准,偏北方的话为基础语言,加上现代白话文中相关著作为语法依据,简单易学,通俗易懂。应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应用,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加深民族间的沟通,还有利于减少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隔阂。统一普通话克服了各地方方言导致的语言沟通障碍,提升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交往效率。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推广普通话已然成为任重道远的一项工程,并且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普通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时必须具备普通话等级证,确保每位在岗的语文教师都能运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实践。在语文教学时,加大普通话推广的力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形成良好的语境,从而能更好地掌握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文化知识的获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促进中国当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普通话的推广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当下的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在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改进。作为新生代的学生讲好普通话已经成为最基本的要求,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普及普通话,是教师与学生讲好普通话的前提。普通话俨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这不仅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更规范着教师的教学用语。普通话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职业用语,在教学中使用规范的专业用语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普通话的等级要求也有所不同,语文作为语言类的学科对于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自然会比其他的学科教师普通话水平高。语文教师要求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二级甲等作为语文教学时的最低标准,相较于其他学科已经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了,但作为普通话推广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还应该更精进一步。因此,普通话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能促进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精进。

学校里的系统学习能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特别是语文教学能很好地规范学生的共同语言。每个学生在生活中所具备的语言能力各不相同,不同地方的语音、语法、用词各有不同,特别是地方性方言成为沟通的最大障碍。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推广普通话教学,能有效地避免使用方言产生的各种问题,准确掌握标准发音,自然流畅表达所思所想。

标准的普通话简单易学,有较强的语言美感,因为普通话运用的元音很广,音节清晰响亮,发音时四种声调分明,语法上有较规范的要求,自然流畅的口语表达给人一种非常强的音乐美感。通过在校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普通话,教师引导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优美的语感、标准的发音,能更好地诠释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境等思想感情。

三、普通话的推广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社会交往中,普通话作为共同語言被广泛使用,加强普通话的推广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共同需求。在普通话的推广中,语文教学体现的重要性在于:

首先,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交往范围也在逐步地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普通话作为基础用语,在加强沟通,推进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着国际地位不断攀升,通过中国文化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掀起了学习汉语的浪潮,普通话作为现下中国使用最广的语言,已经成为文化信息交流的载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次,普通话的使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言素质是素质培养的基础,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必备途径,是语言素质养成的重要活动。通过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加深学生语言的正确运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通话的运用使得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不断加强,统一规范的用语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利。因此,普通话的推广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普通话的推广要求学校教育全面普及,满足考试的需求。目前,就中国的教育体制来看,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考试不仅能直接有效地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检测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语文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音、字、词、句、阅读的理解能力等方面,普通话的四声分明、抑扬顿挫、音节均匀、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各种意境,将学生的语言规范,促进学生语文文化素养的形成。日常的普通话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用法,规范用词及语序、语法,有效避免方言的错误用法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惑。普通话中字词句的用法更符合文学创作的标准,在语言用法和情感表达方面能准确地传递大众接受的信息。准确的使用普通话,可以规范语言表达,体现生动、有趣的语言形式。可见,普通话的使用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

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乎着全国人民的利益,为国家各项发展措施的推行奠定基础,为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普通话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全面实行素质教学的基础,而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加大普通话的运用推广,能有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及基础知识的培养。因此,加大普通话的推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决定。

四、语文教学时推广普通话运用的策略

众所周知,普通话的推广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带来了便利,在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大普通话的推广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而语文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学科,培养语言习惯,提升语言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加强语文教学时普通话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逐步实现普通话的全面推广:

(一)教师标准普通话示范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通话示范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进而实现普通话的全面推广。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榜样,标准的普通话教学是基本的要求,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普通话,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普通话阅读能力,加强学生普通话的表达力,让普通话成为学生的日常用语,减少了因各地方言引起的沟通障碍,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二)学生普通话能力的养成

普通话的有效推广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需要不断加强学生普通话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摒弃从小养成的语言表达习惯,学生对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接受程度是推广普通话需要关注的重点。语文教师可通过语文教学时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四步,加强普通话的训练,增加朗诵、演讲、辩论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普通话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成就感。

(三)普通话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语文学习力决定不了普通话的应用水平,但普通话的应用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心理素质。较高的普通话表达力能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进而提升语文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需要应用标准的普通话,才能生动展示文中表达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加强学生普通话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提高普通话水平和语文素质。

(四)增加学生应用普通话的机会

实际应用是普通话学习的基础,也是普通话推广的最终目的。事实上,学生应用普通话的机会较少,学习普通话的时间仅局限于课堂上,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所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普通话学习与展示机会,是提高学生普通话应用水平的前提。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参加各种小组比赛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精进学习普通话的水平,如:学校经常举办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都是学生提升普通话能力的机会。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应用普通话水平会得到快速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结束语

国家明确规定普通话是我国的标准用语,是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语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交流的手段。推广普通话学习,需要从学校抓起,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应用氛围,规范学生的普通话标准,通过学习培养语言素质,形成语言习惯。语文教学时,普通话作为现下中国使用最广的语言,已经成为文化信息交流的载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浅谈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J].语文建设,2013.

[2]方向红.浅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3]毛学文.中职卫校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話训练探析[J].广西教育,2014.

[4]胡陵.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与普通话推广的互补作用[J].语文建设,2013.

[5]张海琴.高中语文教学推广普通话的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6]《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李卫红.加快推进普通话培训测试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建设,努力开创新时期新阶段普通话推广工作新局面[J].语言文字应用,2011.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语文教学
疯狂编辑部之不好好说普通话的后果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