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知识的记忆方法研究

2021-10-25李强壮

高考·中 2021年9期
关键词:记忆教学学生

摘 要:高中地理知识较为复杂,涉及广泛,富有变化,给学生的知识记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所以,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记忆方式需要进行创新,以此来提升学生记忆效率,节省更多时间。文章主要在介绍当前高中地理知识记忆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地理知识记忆方式的创新路径,以此来提升学生地理知识记忆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知识;记忆方式;地理学习

记忆是一种对以往经验在脑海中的反映,是人的大脑对已经存入到其中的信息进行提取的过程。这里的以往经验就是一种对以往事物的感知,对以往各种问题的思考以及在某个时段产生的情绪体验。所有这些经验都能够在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在外界一定条件的刺激下这样的存储就会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样的提取过程就是记忆[1]。在记忆中,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高中地理知识记忆中,教师需要在遵循记忆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学生也需要遵从记忆规律对地理知识进行记忆。

一、当前高中地理知识记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落后

虽然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方面并没有显著提升。究其根本,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地理基础普遍很差,日常教学活动中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已经形成了以考试内容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对于地理知识的记忆主要是以死记硬背为主[2]。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将地理中的重点知识和内容指出,要求学生去进行记忆,并没有通过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记忆。长此以往,学生虽然能够暂时记住地理知识,但是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忘记,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

(二)对记忆缺少针对性训练

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能否快速提高,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缺乏较为全面的认知,对于不同地理基础的学生一视同仁,缺乏针对地理知识基础较差学生的针对性教学,这就导致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学整体效果不够理想[3]。通过大量观察得知,一般在一节45分钟的课时里,教师讲授地理的知识点几乎会占据所有时间,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时间较少。这也反映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记忆没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学生地理学习热情较低

兴趣往往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兴趣程度大大影响了学生知识记忆的持久性和主动性。当前的高中地理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和乏味,学生最终沦为了记忆地理知识工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尽管一些教师本身会去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去记忆地理知识,但是学生的记忆也是一种呆板的记忆,缺少大脑的分析记忆过程,这种机械的记忆方法容易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容易在一段时间过后放弃对地理的主动学习,甚至使其处在学习的焦虑之中,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中地理知识记忆方法创新

(一)充分以字面为基础实现创新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即学生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就是记忆文字中的信息。因此,在地理知识的记忆中可以将地理知识内容的记忆转化为记忆文字。在文字中,存在很多规律,学生就可以根据地理知识内容文字中的谐音等作为增强知识的根据。一般来说,学生在进行文字记忆时需要对文字中的规律进行整理,经过简单的设计就能够增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首先,学生可以采用字头记忆法来进行地理知识的记忆。具体来看,字头记忆法主要是将每个地理知识的首个汉字设计成为一段话,如同化学元素记忆时将其连成顺畅的一段话,这样能够减轻学生记忆过程中的负担。在知识记忆之后进行复习时,学生自身只需要将这一段话回忆起来,再根据这一段话中的文字将记忆内容进行展开,就可以将知识回忆起来。比如:在地理知识中有关于莫氏硬度的知识,这是了解岩石本身硬度的重要知识。在地理课本中,对于岩石的硬度主要是以硬度从小到达的顺序排列,具体为滑石、石膏、方解石……石英岩、黄玉、刚玉以及金刚石。这样的一种排列在记忆中较为困难,并且容易出现混淆。但是将这样的排列设计成为“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黃玉刚金刚”这样一段话,在记忆时就会更加顺畅,仅仅需要重复读几遍就可以记住。再比如:在地理课本中关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知识。我国非季风区和季风区是以阴山、贺兰山等山脉为界限,在记忆时较为困难。因此在记忆时可以将这样的界线中所有山脉的汉字名称首个汉字连接起来,设计成为“大阴贺巴冈”这样一句话,在记忆时会更加顺畅和容易。

(二)以知识为基础进行拓展,实现记忆延伸

在高中地理知识中,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有无限拓展的可能性。因此,学生在进行地理知识记忆过程中,需要重视对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找到这些知识点可以进行拓展的方面,以此来对记忆进行延伸,促使自身能都快速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地理知识记忆中,学生往往对各种顺口溜、歌谣等形式的记忆方式更加感兴趣,同时在这样的形式中,学生的记忆速度也会更快,记忆效果会更好。同时,将各种知识的内容串联起来也会促使学生记忆时有更深的印象[4]。比如:在记忆美国地区的各个城市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美国的NBA球队来进行记忆。在NBA中有三十支球队,球队的名字就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各个城市,比如:纽约尼克斯队、布鲁克林篮网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多伦多猛龙队、费城76人队等,这些球队的名字中都有美国城市[5]。同时,通过这些球队的名字还能够联想到各个城市的工业,比如:休斯顿火箭队就能够知道这是美国的航天城;底特律活塞队能够想到这是美国的汽车城;曾经的西雅图超音速队能够联想到这是美国的大飞机生产基地等。再比如:在记忆地球不同时期的昼夜长短知识的时候,如果按照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学生往往会因为这些内容较为复杂而失去记忆的兴趣和信息。因此,可以将这样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之后编成自己喜欢的顺口溜,比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冬至,昼夜极至”等。通过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够促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进行记忆。再比如:在记忆二十四节气时,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本身进行记忆。

(三)理清地理知识体系,进行系统记忆

在地理知识中,各种知识之间存在着联系。学生在进行记忆的过程中需要将地理知识中的各种联系找到,从而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此来更好的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记忆。如果学生自身无法准确找到这样的联系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地理知识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家都存在有各种联系,找到这样的联系,系统进行记忆,这是实现地理知识记忆的有效方式之一[6]。首先,学生在对地理知识进行记忆的过程中,在记忆关键知识的基础上需要理清地理不同知识之间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这些关系,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索,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找到记忆的关键。比如: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进行记忆,如在记忆降水形成的知识内容时,要了解降水的形成需要有水汽、动力以及凝结核为前提条件,其内部规律为:气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时,气温会降低,水汽在低温下开始凝结,此时就会形成降水,如果水汽没有凝结就不会形成降水。所以,赤道地区多降水,高气压地带降水少。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形成知識体系,从而实现系统的记忆,在记忆过程中实现更加清晰和快速。再比如:学生在学习我国各地区的气候时,可以将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知识和各地区的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种植的农作物大部分都资环湿润的气候,而北方地区则气候干燥寒冷,种植的农作物多能够适应干旱寒冷的环境。将这样的知识关系理清,学生在记忆时就会更有效率。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知识记忆

首先,观看视频音频等学习资料进行知识记忆。第一步学生可以找到一段优质的地理知识音频材料,结合课本中的地理知识边看边听,并且要求自己尽可能的知识大致意思的复述,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视觉基础上将听觉融合在其中。第二步要对照音频视频的文本再听一遍,再次进行记忆[7]。这一过程中,眼耳舌同时运作,多次练习之后就可以形成更加清晰的记忆。学生可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视频或音频资料进行练习,以此实现记忆的快速提高。其次,利用视频对话等方式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记忆。互联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为网络直播视频聊天创造了条件,现在学生在课下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种途径,实现与其他学学生进行视频聊天和对话。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记忆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日常交流环境。学生平时进行地理学习,一般通过地理教科书上的课文进行学习和记忆,课下进行记忆较少,并且会更加容易出现错误。而通过和其他学生的直接交流能够使其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和辨别,提升知识记忆的正确率。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还有机会在课下和地理教师进行沟通,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8]。最后,利用手机软件进行在线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要实现课上与课下互相联动,互为补充。手机软件功能的日益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手机软件学习新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和其他学生结为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地理学习,小组成员还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上传。这种练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速度,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使学生获得更为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结束语

记忆方式是学生本身学习效率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地理知识记忆方式能够促使学生节约更多的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述内容中提到的所有记忆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记忆效率得到提升,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综合能力,最终促使高中地理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赛珠.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40-241.

[2]赵静静.高中地理记忆方法创新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7):31.

[3]徐雪峰.高中地理的记忆方法浅析[J].新课程导学,2017(25):29.

[4]王珺.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复习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5]周霞.基于“自主—导学”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以高中地理“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为课例[J].地理教学,2016(03):46-48+16.

[6]孔宪成.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33):61.

[7]乐磊.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84+86.

[8]张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记忆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8(87):151.

作者简介:李强壮(2003.12-)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实验中学高二15班,在校学生。

猜你喜欢

记忆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