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中见大

2021-10-23李亭如

格言·校园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以小见大

李亭如

如果要问同学们语文学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估计十有八九都会回答“作文”。作文为什么这么难呢?用同学们的话说就是两个答案: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好多同学一直被这两个问题所困扰,寻找不到有效的突破,感觉非常烦恼。今天就和同学们来谈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从大的方面来说,“不知道写什么”是因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找不到写作素材又是因为在遇到作文材料的时候,无法将其与自己经验和已有知识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不知道怎么写”是因为不能很好地用“辞”去表达“意”,没有“辞”或“辞不达意”。如果在作文的过程当中,首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么作文的大门就会向同学们打开,而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同学们不妨记住一个关键词,这就是“以小见大”。根据老师的作文教学经验,这是一个容易记住,容易理解,且容易实施的作文小诀窍。

一、生活中的“小”

“小”在哪里?“小”在生活当中。作文是一定不能脱离生活的,但是对于不少同学来说,尽管知道这一点,却又不知道如何将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那么这里说关注生活中的小又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生活中的小,其实就是指生活中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要眼睛看得到,而且要能够用心体会到。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矛盾:一个人不可能对生活中的所有细节都去关注,也不可能对每一个细节都用心去体验,因为如果这样的话会大大超过人的接受能力,所以对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视而不见”,其实是一种规律;但是要想写好作文,又必须去关注这些细节,又必须去用心体验。那么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呢?答案就是寻找生活中的“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小”。

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当在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之后,往往就会自然地给予关注,当注意力集中到这些事物上的时候,同学们就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就要对这些存在于浩瀚生活中的“小”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悉心的研究。比如说老师印象当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一个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美食”,在生活中非常喜欢品尝美食,谈到美食往往就眉飞色舞,但是所用语言却又不咋优美。后来为了让他写好作文,老师就推荐他有空就去看《舌尖上的中国》这个专题片。

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但是很快也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舌尖上的中国》一共有三期,平常的时间又比较有限,怎么才能更快地观看呢。于是这个同学开始反思自己,结果他发现自己近期最感兴趣的是想知道这些美食是如何做成的,与具体的锅具有没有关系……发现了这个细节之后,他再借助于网络的搜索功能与一些评论,他就锁定了与锅具相关的那几集专题片来看。这一看,还真让这个同学迷上了语言,他几乎能够精确地背诵出这些专题片中的一些描述,而这也大大丰富了他的语言积累,于是也就奠定了作文的基础。

二、作文中的“大”

当同学们能够对生活中的“小”有深度关注的时候,也就寻找到了作文的源泉——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人人生感悟的源泉。从作文的角度来看,同学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感悟变成令自己满意、令别人赏心悦目的文字。这对于同学们来说,就不是可以用“小”来形容的了,作文可是一件“大”事。那么,生活中的“小”如何变成作文中的“大”呢?在老师看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将看到的、体悟到的“小事”,变成能够提升自己人生认识的“大道理”。

比如说上面的这个例子中,一个初中学生眼中的美食原本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个同学本身来说,却又是一件能够引发对生活细节进行关注、对生活进行感悟的大事。这个同学在跟老师交流的时候,提到了他的好多认识,其中一个认识就是关于“章丘铁锅”的,他对其中“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没有这个功夫出不了这个产品,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一句印象非常深刻,他还通过资料的搜索(这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获得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材料。在他跟老师交流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他有一种倾诉的愿望(同学们记住,这就是写作的动力,在你们的生活感悟与作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有,就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让自己的笔动起来)。于是老师就鼓励他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他也在鼓励之下写下了一篇他最满意的文字(这里摘取其中的一段):

生活中从不缺乏值得关注的细节,对这些细节进行思考,总能感悟到让人成长的力量。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看到了其中“章丘铁锅”的故事,让我对其中“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没有这个功夫出不了这个产品,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这样的一句感慨良多。也许这里有点夸张,但说明了一种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在学习中所应当遵循的,学习不是一件可以投机取巧的事情,学习知识也需要“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这样的精神与毅力,少了這样的精神与毅力,那就是在“糊弄”,那到最后自己也就会被“糊弄”。在这一点上,章丘铁锅的传人堪称榜样,在铁锅一夜爆红之后,章丘铁锅的继承人没有浮躁,他们仍然坚持“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这样的朴素认识,他们仍然一锤一锤地锻造着铁锅,铁锅仍然是按原来的流程一步步被打造出来。这是一种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的态度,我们要将这样的态度运用到学习之上,运用到生活当中,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学习与生活,才是扎扎实实的学习与生活……

在这段文字当中,这个同学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认识,以及对于自己所用到的词汇都是比较满意的。用他的话说: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能够认识到这种深刻的道理,没有发现自己能够用这些词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很显然这个同学自己都感觉到了作文的进步。这种进步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的,当老师跟这个同学进行交流的时候,他袒露了自己的这样一些历程:从对美食的兴趣,到对锅具的兴趣,然后将兴趣的视角从生活转向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个专题片,并且从中选择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因为感兴趣,所以就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当通过网络以及其他的资料了解到章丘铁锅的前世今生之后,就不由自主地将各种资料联系起来去理解,同时又自然地将自己的认识与学习联系在了一起,最后就有了想写作的冲动……

三、小中见大写作文

通过上面这样一个案例就可以发现,要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不能只想着作文本身,而要想好的作文是怎么来的。只有先走完前面的路,那么好的作文才能水到渠成,而这个前面的路就是观察并体悟生活中的“小”,然后演绎为自己心中的那个“大”,只要将这个“大”用文字体现出来,那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应当说对于绝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观察生活中的小,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总能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寻找到兴趣点,要努力一下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去观察生活,然后从生活中提取与兴趣相关的事例,当这些事例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时,就会发现平常生活当中发现不到的事物,就会感悟到日常生活当中感悟不到的道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一旦同学们进入了这个良性循环,就会发现写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了感悟之后,往往就会想着去表达,这种表达可以通过语言去进行(生活中的许多交流,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文字去进行,而这就是作文。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作文有可能还是朴素的,其还需要用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作文要求来优化,但这已经是后话了。当同学们能够做到体悟生活中的“小”,感悟其中的“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成功地解决“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这两个根本问题了,而这两个问题一旦得到解决,成功地进行作文可谓是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以小见大
一部“以小见大”的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力作
“以小见大”的小学品德教学探索
作文36计之“以小见大”
浅析《园冶》中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与园林意境
如何使作文深刻
往事并不如烟
赤峰山金红岭有色矿业宣传思想工作“以小见大”浅析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论中国尚简的文化艺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