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汽车产业链重构战略研究

2021-10-22蔡国沛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汽车产业湖北省

顾 祎 苏 航 蔡国沛

(1.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56;2.江汉大学商学院,湖北 武汉430056;3.湖北宏观经济研究所,湖北 武汉430071)

1 湖北省汽车产业及其零部件产业发展背景

1.1 湖北省是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重要基地

湖北省是中国的交通要塞,更是中部地区经济的核心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湖北省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逐渐形成了以武汉为起点及武汉为中心点的两条重要路径。其一是以武汉为起点,经过孝感市、随州市、襄阳市、十堰市的汽车产业路径;其二是以武汉为中心点,从武汉市向西南出发,经过荆州市、荆门市、宜昌市,向东南出发经过黄冈市与黄石市的汽车产业路径。其中,以武汉为起点的第一条汽车产业路径云集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商务车,神龙、上汽通用等多家大型汽车企业;第二条汽车产业路径是一条新兴路径,集结广汽乘用车、猎豹、汉龙等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

1.2 外商、港澳台以及国有汽车企业竞争激烈

截至目前,湖北省汽车产业及其零部件企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查阅《2020湖北省统计年鉴》可知,2019年国有控股的汽车企业的总产值达到2799.65亿元;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的汽车企业总产值达到3513.66亿元,分别居于湖北省不同类型的汽车制造业总产值的前两名。除此之外,在汽车企业平均总产值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的企业也名列前茅。由此可见,外商、港澳台以及国有汽车企业在湖北省汽车产业及其零部件产业市场中竞争激烈。

1.3 后疫情时代相关政策向湖北省偏移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发,湖北省作为疫情的“重灾区”,各行各业皆停工停产进行抗疫。湖北省汽车制造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在疫情期间多次延期复工复产,恶劣的行业环境导致原材料出现严重供应不足的情况,湖北省汽车产业受到重创。疫情结束后,为帮助企业恢复经济,重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国家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应抓住机会利用自身企业优势,增加供给,做到疫情后的快速恢复与发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

2 湖北省汽车产业的发展特点

2.1 居民汽车消费结构升级

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得居民的汽车消费结构不断更新升级。居民对汽车的消费需求逐渐从安全、经济、省油向舒适、安全、节能甚至个性化定制转变,随之带来的是整个汽车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行业升级。

2.2 汽车制造逐渐智能化

汽车产业业务流程繁多且复杂,包括零部件研发、项目计划、产品制造以及物流运输等多个方面。随着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汽车产业也逐步从机械化走向智能化。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等现代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汽车行业新型产业模式的构建,推动了汽车产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融合贯通,实现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及创新化,促进了汽车行业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相关企业的竞争力。

2.3 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占据大额市场

在全球低碳环保潮流的推动下,节能环保的要求和目标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2021-2035》中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国家为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电动车,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补贴,居民的汽车购买需求也随之向节能环保进行转化,这都使得新能源电动车在我国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3 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3.1 全球疫情严重,海外零部件供应受阻

汽车的制造要经过很多复杂的工序,其过程涉及上万个零件的生产和组装,相关物料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逐渐形成了全球化分工明确的汽车生产体系。据调查,我国汽车零部件主要向美国、德国、日本等生产强国进口。2021年,我国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国内形势已经一片大好,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这就使得我国整车和零部件进口来源严重受阻,甚至出现“断供”,给我国汽车产业链中的整车生产和零部件加工增加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3.2 汽车制造相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经在汽车制造行业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然存在汽车制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新能源电动汽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制造仍有受制于人的局面,其主要问题体现在:融合创新方面研究不够、合作共享意识不够、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够这3个方面。

3.3 汽车产业链脱节现象普遍存在

湖北省既拥有像武钢这样的大型钢铁企业提供原材料,又有诸如神龙等零部件生产公司提供零部件,同时还不断有中小型汽车合资企业进驻,已经逐渐形成了省内汽车产业圈。各个汽车企业之间经常会有多项合作,也存在多种良性竞争,但仍存在产业链脱节的现象,还没有达到生产资料共享、资源与创新技术共享的共赢合作关系。汽车产业链或产业集群的形成要求汽车企业之间开放共享、互利共赢,在合作中整体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价值。

4 湖北省汽车产业链重构的建议

4.1 重构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

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决定汽车的质量、功能、技术和效率,在整个汽车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重新构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有利于提升汽车产业链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湖北要在合理评估现有零部件供应链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打造属于中国的、具有竞争力的完整零部件供应链。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鼓励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使供应链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创新化、低风险化。重构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进步,从而推动汽车产业链的升级。

4.2 增加国内外合作,在合作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湖北省汽车产业链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同时加强国内外的汽车产业合作力度和国内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汽车产业链要在整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弥补自身不足,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除此之外,湖北省拥有多个高等学府,高校应致力于培养汽车行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际研发能力的人才,助力湖北省汽车产业链重构,加快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目标。

4.3 实现汽车产业集聚效应,开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新局面

打造汽车产业链或实现汽车产业集聚式发展有利于促进汽车行内的分工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打造强有力的自主汽车品牌。因此,汽车产业链重构需要湖北省为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湖北省应出台相应的区域政策,建立完善的汽车行业管理机制,创建汽车行业交易风险预测系统,提出完善的合作安全措施;同时搭建相关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研究平台,为汽车行业集聚发展保驾护航。由此,湖北省将开创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供应的新局面。

4.4 以新能源汽车为契机,促进湖北省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得力于中国相关政策的推动,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总产量超过世界总额的一半。基于此,国务院也将加快新能源汽车使用中所配套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将其列为我国“新基建”的内容之一。相比传统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受制他国之处较少,有助于湖北省汽车产业链实现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跨越。湖北省应加快研究创新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致力于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核心技术向顶尖水平迈进,扭转过去我国汽车行业落后的状态,打造自主品牌,占据更多的国内外市场。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汽车产业湖北省
解读两会代表提案,观汽车行业发展动向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试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中的信息化系统集成
英特尔携手一汽集团,引领汽车行业全新变革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行业 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