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规民约助力乡风文明策略研究

2021-10-21张建成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思考与探索村规民约理论与实践

张建成

摘要: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农村文化、风俗习惯、社会治安等。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深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一些乡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的长远发展,也说明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而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村规民约;乡风文明建设;思考与探索;理论与实践。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之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这些都凸显了村规民约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村规民约如何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本文以百里镇大竹村、小池镇银山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座谈等方式,从实践、问题和思考三个方面入手,以期全面发掘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建設中的真正作用。

一、百里镇大竹村通过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基本情况

百里镇大竹村位于百里镇东南面约4公里,由原来的大竹村、杜山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471户1830人,辖村民小组23个,是典型的深度革命老区贫困村。

曾经的大竹村民风浇薄、组织涣散、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开始,大竹村在百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村规民约为重要抓手,以发展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等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面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规陋习少了、新风新貌多了;厚葬薄养少了、厚养薄葬多了;大操大办少了、简办不办多了。

(二)主要做法

1.发展集体经济,是发挥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的稳固基础

自2015年以来,大竹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先后种植黄山贡菊、瓜蒌、养殖大别山小黄牛和光伏发电,均产生了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7年,大竹村修建100千瓦光伏电站,同时种植菊花,集体经济收入达8.9万元。2018年,大竹村修建140千瓦光伏电站,继续发展菊花种植产业,集体经济收入达29.1万元。2019年,大竹村探索创新“种养加”模式,集体经济收入达51.29万元。2020年,因大竹村有几十年瓜蒌种植历史,遂改种改良品种瓜蒌,同时继续发展小黄牛养殖,生态养殖、自繁自养,租赁牧草基地50余亩,黄牛存栏数60多头,预计纯收入20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达72万余元。

集体经济发展产生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从一定层面上更产生了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深入人心的社会效应: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的口袋就鼓了起来;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的意识就强了起来,那么乡风文明也就好了起来。

2.改善人居环境,是发挥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关键举措

前几年,在大竹村海拔最高的地方陈岭,住着十多户村民,镇村工作开展到陈岭下乡连摩托车都开不进去,每次都要走绵延的山路,下乡都如此困难何况老百姓平时生活,每每想到这都急坏了镇村干部。2016年,镇村为了方便群众日常出行谋划修建了大竹村陈岭路,宽3米5的水泥路不仅通到了陈岭,连更远的白腊岭和尖石沟都修到了。近年来,交通便利了,陈岭、白蜡岭、尖石岭的老百姓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外创造了许多财富,每到过年,许多车子都能直接开到家门口。

乡村治理从来都不只是治人,改善老百姓居住生活环境也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环境的提升让老百姓看到了党和政府改善人居环境的决心,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群众们渐渐拥有一个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出门务工更加方便,农产品也更好地销售出去了,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村民思想也就有了转变。这样,群众就会积极维护焕然一新的乡村人居环境,并主动出谋划策参与制定起新的村规民约。

3.发展文化事业,是发挥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的有力手段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近年来,大竹村积极结合地域特色和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事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举行广场舞大赛、新年晚会,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等,在全村范围内大力推广好婆婆王仙桃的“儿子女儿都一样,媳妇也是女儿”“邻里之间,不问是非,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优良处世方法。此外,村民自发组织戏曲社,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大竹村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事业,改善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面貌,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引导老百姓积极参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进而促进村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村规民约。

4.注重群策群力,是发挥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的重要支撑

“大竹村、景美丽、谋发展、村规立、爱家乡、护集体……勤自省、少嫌隙、人心齐、宜勉励、同守约、共收益。”这二百一十六字的村规民约,是全村村民一起编制出来的,如同大竹村的“小宪法”一样规范着一千六百多村民的日常行为。

今年5月下旬,大竹村刘屋组村民刘某友在本组水塘边钓鱼,途中不慎将鱼竿触碰到高压线触电意外身亡,事情发生后,镇村干部和公安机关迅速到达现场,首先公安机关初步排除他杀,死前遭受高压电击;随后镇主要领导、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一起安慰死者家属,稳定亲属悲痛情绪,待死者儿子回家后一起对死者后事进行协商。村“五老”和人民调解员也一起主动帮助镇村处理这起意外事件。最终,经过各方协商和多方努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妥善处理了这次意外事件,不仅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并且得到了全村老百姓的肯定。

正因为大竹村村规民约的制定,加上这些年村里各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变得越来越讲理守法。在这次意外中大竹村村民的表现正是村规民约中“尚科学、不疑迷”“遵章法、守规纪”的生动体现。

二、小池镇银山村通过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基本情况

小池镇银山村是2005年由原杨埠、海形两村合并而成,位于小池镇东北角。全村共有29个村民小组,758户2922人。

银山村自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2016年又争取启动了美丽乡村整村推进项目,村“两委”带头治理环境,村民紧跟“两委”走,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满意度提高了,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了,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二)主要做法

1.注重广泛宣传

在红白喜事方面,银山村始终注重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宣传沿海地区或发达地区,改变老百姓思想,形成越先进礼越轻思想。同时因与潜山接壤,婚丧嫁娶方面多有比较,村里无论大会议、小活动,用文明婚娶案例教育广大村民不攀比、不浪费,形成勤俭节约好风尚。

通过调研发现,今年银山村的红白喜事礼金比往年少多了,主亲也就2000元,其他亲朋100-200元,结婚不要求彩礼。

2.实行奖惩机制

银山村从民生工程入手,在村规民约上实行奖惩机制。例如,去年在有些组试行,全组不燃放烟花爆竹,每户奖励200元,由点带面,逐步全村推广。同时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由村“两委”和组长组成,每户30元环卫费,红白喜事另加10-20元。按照村规民约进行村民小组内住户“捆绑式”责任制,如有一户违反村规民约,其他各户在红白喜事方面将不给予该户任何帮助,鼓励各组结合自身实际,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制定“土办法”,约束村民行为,为整村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推行提供了坚强保证。

3.大力发展经济

2020年,食用菌和猕猴桃产业因厂家自身经营不善,利润不大,银山村“两委”决定结合小池区位优势发展竹席加工业,现已经完成20亩厂房用地的征地前手续办理,引进安吉企业进村投资2000万建厂,已经签订合同,未来效益可观。村级集体经济对村规民约的实行,乡风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两委”班子的团结敬业,富有战斗力凝聚力对村规民约、乡风文明推进也有着决定性影响。

此外,在美丽乡村建设期间,银山村每家每户都出资修建,多的每户2000元,少的也有500元,共集资100余万元,这也是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体现。

三、百里镇大竹村、小池镇银山村通过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规民约制定和出台的过程亟待进一步规范

通过调研了解到,存在村规民约行成过程不民主、不符合程序现象。有的村干部脱离群众,闭门造车,或者是照搬上级政府统一提出的条文参考内容,让群众简单举手通过,就把村规民约变成了“官约”,使村规民约徒有其名,严重挫伤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村规民约的制定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些村规民约不切实际要求过高,超越了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的村规民约标准又制定得太低,还停留在不触碰法律的底线上,没有起到道德高线的规范作用。

(二)人的素质发展不均衡,影响村规民约的执行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整体发展不平衡,经济的发展程度客观上影响了人的素质高低,村民素质概括为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村民文化素质是村民自身全面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村民文化素质的相对落后导致村规民约在村级管理中功能发挥遇到难题外,村民政治素养的偏低和村内精英人才的流失也制约着村规民约在村级管理中功能发挥。

(三)村规民约的内容良莠不齐,影响村规民约的具体落实

村规民约本来是村民自己制定,作为法律的补充,是村民行为准则的“小宪法”。但由于缺少关于规范村规民约方面的法律,加上基层政府部门业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法律知识有限,导致有的村规民约内容陈旧没有更新,有的村规民约内容空洞没有价值,还有的村规民约甚至内容游走于法律之外。这样的村规民约没有规范村民行为的作用,甚至有些成为部分违法违规的原因。

(四)村规民约的履行中缺少相关资金的支持

村规民约中规范的关于矛盾纠纷调解、环境保护、老人的赡养和村级道路水利等公共设施的维护的内容,这些每个村都有不同的规定,但都缺乏具体可行可操作的方案,这些规范的落实離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上级没有专项资金帮助村级宣传落实村规民约,村级工作经费也相当有限,而现阶段各村的集体经济还处于萌芽阶段,不足以承担。

四、发挥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几点思考

(一)真正让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文明,就要坚持党的领导

1.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村“两委”干部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立足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发普通群众自觉维护和遵守村规民约。

2.积极结合扶贫下乡入户、法治进村和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在宣传村规民约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一些有较好法律素养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年轻人,让他们能进入村规民约的制定队伍中来,能进入到村“两委”班子里,提高村规民约的履行力度。

(二)真正让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文明,就要严把制定关卡

1.受村民所处环境、知识水平等因素影响,村民可能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对法律法规的把握、对乡村文明建设的要求不那么精准到位,村规民约难免存在与有关要求相悖、不合时宜等情况,这就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村规民约工作,成立由司法、民政、组织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指导组,指导各村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有特色、跟潮流、顺民意、合法律的村规民约

2.真正合适的村规民约,既要结合本村实际让村规民约充分反映出村民愿景,更要让村规民约尊重法律不违背政策同时符合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家庭美德,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那些触犯法律违背政策的村规民约、带有封建及不公正不公平思想的一律予以驳斥,确保村规民约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三)真正让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文明,就要整合各方资源

1.积极整合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和有关政策,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将村规民约履行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的地方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方案,让矛盾纠纷调解、环境保护、老人的赡养和村级道路水利公共设施维护这些事情做起来有钱可用、有政策可依,真正让村规民约做到实处。

2.积极争取各级人大为村规民约的立法或者进行解释,让村规民约的操作更加有法可依。积极做好农村普法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让村民们能够在村规民约之外能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好自身权益。

(四)真正让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文明,就要群众广泛参与

村民是村规民约制定、约束的主体,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载体。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是落实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的核心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在村规民约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只有让村民充分参与,才能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其次是要在实行过程中丰富活动载体,应在不断巩固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发掘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再者是在表彰奖励过程中坚持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激发村民的参与感和自豪感,同时注重模范引领作用,最大化实现先进促后进。

五、结语

村规民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对提升村民的文明道德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切实重视村规民约的建设,不仅要建还要利用好、管理好,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适时地更新调整,让村规民约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时时发挥作用、事事能起作用,从而让乡村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2]彭一仱,村规民约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与初探,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0);

[3]刘定平,村规民约是推进农村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江西社会科学,2001(09)。

猜你喜欢

思考与探索村规民约理论与实践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健全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治理
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思考与探索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对村规民约体系重构的思考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