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思共生”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2021-10-21陈相池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学理解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陈相池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要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而做思共生就是指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与独立思考两种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并通过做与思的结合转换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及创造行思维。而做思共生也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文就针对在做思共生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方式深入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充分展现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做思共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数学理解

一、“做思共生”在数学概念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课堂开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所以老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时,应当针对数学概念课程进行综合分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针对概念课教学时,一般都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然后再通过多项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建设,提高数学课堂效果。但是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老师应当及时突破此种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对概念课程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完成自身独特的理解。充分发挥做思共生教学模式的优势,老师就可以阻止学生通过自主操作与自主思考来理解当前的数学概念,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为我在学习《周长》这节内容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老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操作来了解周长的由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周长的了解及印象。首先老师在教学开展前可以提前准备几根五彩绳,并在课堂上将五彩绳分给学生,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利用彩绳量取桌面物品周长,经常学习观察用了多少的彩绳。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周长的由来,同时通过对五彩绳的测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正常的计算方法。老师在提问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是也可以引入周长的数学概念,让学生真正了解周长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及学习效果。

二、“做思共生”在数学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有着自己的规律而规律课程,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老师就应当深入了解规律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数学的困难。在传统交易模式下,数学规律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在学生完成背诵后将其运用到练习中来进行数学解答,从而提高数学成绩,但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并不适合学生的综合能力法培养,所以老师就可以通过做思共生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分析数学规律,逐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加法结合律》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立体展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对比总结加法运算规律,从而从根源去掌握数学规律的学习方法。如:

4+5+2=(4+5)+2 =11 4+5+2=4+(5+2)=11

举例练习:

6+9+1= ? (6+9)+1= ? 6+(1+9)=?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对三组数据进行计算,同时也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比对,这样在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练习可以得知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学生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加法结合律的真正意义。所以在此种教学方法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规律,也能够通过动手计算来强化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再利用这种计算能力,扩大学生对数学内容得理解,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三、“做思共生”在数学实验验证中的应用

大部分认为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涉及实验部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对实验课堂的改进。但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数学实验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程度、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所以数学老师可以将与数学实验进行母校融合,进一步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验验证中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做思共生来进行数学实验验证。在此节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轴对称图形还存在一定的疑问,并不能清晰掌握轴对称的根本内容是什么,所以老师就可以适当的开展实验验证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真正含义。比如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哪些图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有的同学说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说圆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将图形带到课堂中,并通过实验验证来分析其到底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这样学生能够掌握抽象知识,也能够通过自己的验证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做思共生”在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准确的评价学生,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所以数学老师应当即时摒弃此种教学观念,在做思共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同时在学生动手实践与主动思考过程中,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合理开展教学评价。

例如在上文提到的中心对称图形教学中,学生带到课堂上的图形并不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而是属于轴对称图形。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过于严厉的去批评学生,而是鼓励学生了解中心對称图形的特点,掌握对称的基本含义,从而让学生能够强化对中心对称图形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时,老师可以通过做思共生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以主动思考来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露.“做思共生”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8(11):14.

[2]王迎朋.信息技术:为学生“做思共生”的数学学习助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9(24):38-40.

猜你喜欢

数学理解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不在知其然,更在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