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

2021-10-21冉慧霞原婷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探究实践分级阅读主题意义

冉慧霞 原婷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师如何树立主题引领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从“激活主题—丰富主题—升华主题”三个层面逐层递进地设计围绕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主题探究的“登山梯”,引导学生自主攀登达到主题意义探究的山峰。

关键词:分级阅读;主题意义;探究实践

主题意义探究体现了英语学科学习的育人导向,但对于主题意义的深度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应是一个指导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建构主题意义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攀登到达主题意义探究的山峰,教师应树立主题引领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围绕主题的探究活动,以活动搭建主题探究的“登山梯”。

本文以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上)Mimi the Superhero教学为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以故事文本为依托,从“激活主题—丰富主题—升华主题”三个主题意义理解与探究层面,践行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分级阅读教学。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Mimi是一个热爱superhero系列漫画书的小学生,她梦想成为超级英雄,并将自己画成一个英雄人物去帮助弱小。但真实生活中并不被她的朋友们认可,当同学们看到她的画册时一直嘲笑她,觉得她不够强壮、勇敢和强大。意外的是在一次火灾事故中,Mimi通过自己的勇敢机智救了大家,成为了朋友们眼中真正的超级英雄,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肯定。作者通过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到真正的英雄离自己并不遥远,不一定是具有超能力的人才是superhero。A superhero is not who you are, but what you do. 这便是绘本背后深刻的主题意义。同时,故事题目当中“superhero”是题眼,有效传递了文本的主题意义。

(二)教学对象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0岁左右,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图片环游的教学模式比较熟悉,能熟悉地找到绘本的作者,绘画者等文本信息,能根据教师的引导推测故事的发展并能基本阐述自己对书中人物或情节的看法,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和较高的阅读兴趣。学生已掌握一些school things的词汇和句型,能帮助学生更容易将文本与个人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交流观点提供了一定的语言支撑,辅助学生更高层次的输出和进行更深层次的高阶思维训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感知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学生能借助图片和上下文联系,理解和领悟draw herself as, put away, laugh等词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学生能围绕主题,通过观察、讨论,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梳理故事梗概,提取故事的主要人物Mimi以及Mimi的梦想被认可这一故事主线。

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合理评价故事中Mimi朋友的前后态度和行为,从而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加深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

(一)阅读前——基于语篇,激活主题意义

激活主题,是基于主题意义探究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阅读前,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聚焦封面和浏览插图,通过观察、思考,初步感知主题意义,为学习和获得新知和主题意义奠定基础。

教师通过分享电影情节中的拥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引出本课的主题。播放视频的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进行初步构建的过程,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该主题学习的兴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随即提问学生:“Whats the video about? Do you know the superhero? Who are they?What are the superheroes like?”超级英雄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他们的回答多是漫威里的英雄人物。学生心中的超级英雄大多都是强壮的,勇敢的,具有很多超能力的等等。师生交流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相关背景知识回忆和构建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聚焦绘本封面,并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绘本的标题、内容、作者等信息,并猜测主人翁的喜好。初步感知主题意义,为学习和获取新的经验、探究新的知识和主题意义奠定基础。接着教师呈现Mimi和超级英雄的对比图,并提出:“The superheroes are strong, brave and super. But look at Mimi, just a little girl. Is Mimi the same as the superhero?”引導学生猜测Mimi与超级英雄的关系,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主动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后续的发展,为接下来学生探究并自主构建文本的主题意义提供动力和方向。

(二)阅读中——深入语篇,丰富主题意义

丰富主题,是基于主题意义探究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语篇是英语教学的依托和载体,在语言学习中融合内容、主题和情境,是探究主题意义的着眼点。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通过提取文本大意、梳理文本结构和细节信息,补充和构建对主题意义的进一步认知。

通过上一环节学生的预测、讨论,学生可较快地将已有知识与将要获取到的新信息相结合,并进行理解。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提出新的问题:“Is Mimi a superhero? ”引导学生对主人翁Mimi做进一步的预测和了解,并引出主人翁Mimi的自画像,板书贴图展示,呈现标题。

T: What can Mimi do in her notebook?

S1: She can save the cat.

S2: She can fight with the wolf.

S3: She can fly in the sky.

...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Mimi的三幅自画像,结合自己已有知识,感知和体会Mimi心中的英雄梦。这种以问促思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挖掘文本的价值内涵,逐步补充、丰富自己对文本主题意义的认知。

学生借助阅读卡(Mimi将自己的画册和朋友分享之后一系列的情绪表达),寻找关键词(key words),引导学生梳理文中信息,理清标题和正文,绘本内容与主题的联系,建立对文本主题的整体认识。

细节梳理,获取详细信息,学生整体感知所学文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T: Do Mimis friends like her notebook?

S: No, they dont. They laugh at Mimi.

T: Why do Mimis friends laugh?

S: Because Mimi is not strong, brave or super.

T: Look at Mimi, how does she feel now?

S: Sad.

此过程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深刻体会主人翁Mimi的真实情感,理解Mimi伤心失落的原因。现实中的Mimi的形象和她想象中的自己形成强烈反差,文本和标题、文本和主题产生冲突,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认识新知,发现新知和获取新知的欲望。

故事最后一部分,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依据这一段的文本信息设置问题:“When you see smoke, what can you do ?”引导学生谈论如果自己遇到火灾的时候,该怎么做?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具备的语言知识发表看法,比如:

S1: I can call 119.

S2: I can shout and run away.

S3: I can ring the fire bell.

...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创设基于解决真实问题或者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生把阅读中习得的信息、观念、思维方式迁移到实际问题情境中,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又如,在文本的最后,教师设置问题“Is Mimi brave? Is Mimi strong? Is Mimi super? What do you think of Mimi?”引导学生分析主人翁Mimi在遇到火灾之后的表现和行为,深化理解生活中的Mimi也是一个真正的超级英雄。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绘本插画,大胆猜测Mimi的朋友在Mimi机智救了所有人之后,会说些什么,会如何表现。

T: Have a guess, what Mimis friends will say?

S1: Maybe they will say“Mimi, youre so brave, Im proud of you.”

S2: Maybe they will say“Mimi, you saved all of us, thank you!”

S3: Maybe they will say“You really are my superhero, Mimi.”

...

設置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同时,学生通过自我探究、知识内化及语言表达,重新建构起主题意义的新观点。

(三)阅读后——超越语篇,升华主题意义

升华主题,是基于主题意义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潮。语篇作为信息、思想的载体,教师要聚焦文本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性表达个人观点,实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万顷,2019)。

在处理完文本阅读和文本信息后,为了促进学生从文本中建构和完善更多的主题意义,教师让学生“演一演”,这样的活动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挖掘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输出。同时也体现了启发性和有效性。

最后,教师创设新的情境,通过图片呈现自己生活中的superhero,引出新的问题:“Do you have a superhero in your life? Whos she or he? And Why?”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 引导学生基于主题“Superheroes around us”,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Superheroes in my life”进行自主表达。

在思考和讨论上述问题中,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在不断深化: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平凡”的英雄,他们可能是烈日酷暑下坚守工作的警察,可能是抗疫前线的最美“逆行者”,也可能是每天跟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A superhero is not who you are, but what you do.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之后,能从深层次的角度感悟作者的内心感受、价值取向和观点态度,突出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总之,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以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表达为主线来整体设计教学。教师要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以一系列围绕主题意义的问题为阶梯,从“激活主题——丰富主题——升华主题”逐层递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主题意义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篇结构,理解表达主题意义的各部分信息之间的联系,探究文字背后隐含信息和深层意义,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内涵、以及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万顷.2019.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4):20一23.

[2]朱芬.基于英语核心素养提升的深度教学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10)

猜你喜欢

探究实践分级阅读主题意义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电力企业创新电力计量工作探究实践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文学分级阅读选材研究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策略之研究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