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空中最亮的星

2021-10-21于倩倩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钱学森家国爱国

于倩倩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天问》中的诗句。太空浩瀚,宇宙茫茫,中国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对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生动描述,上天揽月,巡天遥看,一直是中国人代代传承的希冀与梦想。

2003年,神舟五号带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实現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2021年,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让国人骄傲,让世界艳羡。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

钱学森少年时代,他发奋苦读,日有所进;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书后,师从著名航天工程学家西奥多·冯·卡门,在火箭制动和流体力学等方面颇多建树。后来,他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享有较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然而,当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他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归国后,他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负责导弹及航空科学方面的研究,实现了导弹与原子弹这种“弓”与“箭”的完美结合。在中国,他是妇孺皆知的大科学家;在我心中,他是一位举世无双的英雄。

钱院士的经历给予我许多启发,首先就是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前不久,他在交通大学读书时的力学试卷在网上曝出,那清秀俊美、堪称“印刷体”的书写令人惊叹,试卷背后折射出的那种务实的态度更是令人敬佩。我想,他之所以成为蜚声海外的大科学家,天赋固然重要,辛勤的努力、务实的态度也是不可少的。

更为重要的,是那种胸怀家国、矢志报国的高尚情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的这句名言放在钱学森身上再合适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缺乏研究尖端科技的必要条件,从事航天事业只能从零起步。然而,他仍然冲破了重重阻挠,带着家人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一大批留学海外的青年学子纷纷回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这,就是国士志向;这,就是赤子情怀。钱学森院士奉献了知识的宝藏,树立了科学的旗帜,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院士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大国利器,更是一种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不断求索,学以致用,淡泊名利,胸怀家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以先贤为榜样,以积极的态度、昂扬的斗志、忘我的精神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浪潮中去,用自己的智慧为祖国的发展建言献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时代新人,正豪情满怀,用双手在祖国的沃土上耕种幸福的明天!

点评:

文章以爱国诗人的诗句开篇,不仅使文章更具文采,也具有引人入胜、强调主题的作用。作者从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出发,继而引出钱学森院士,表达了对院士的爱国情怀和为国所做贡献的赞美之情,也表达出自己对院士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崇敬之情。文中作者把个人受钱院士精神感染的奋发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 高秋菊)

猜你喜欢

钱学森家国爱国
钱学森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钱学森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