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秋旅游,应对高原反应有妙招

2021-10-21钱伟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耗氧量肺水肿海拔

钱伟

随着旅游旺季到来,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前往高原游玩,然而,由于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少游客都出现了高原反应。

海拔达到2 700米的时候,其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就与平原存在明显差异。高原反应就是人体为适应海拔升高造成的气压差及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高原反应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昏、心慌、气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胸闷、呼吸困难、疲乏无力、面部轻度浮肿、口唇干裂等。严重时,血压增高,甚至出现昏迷状态。有的人出现异常兴奋如酩酊状态,多言多语、步态不稳、幻觉、失眠等。

28岁的齐女士和丈夫去青海旅游,游览日月山景区时,身体壮实的丈夫出现了头痛、心慌等高原反应,而齐女士却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怎么回事呢?齐女士很疑惑:难道不应该是身体瘦弱的人才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吗?

出现高原反应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缺氧,高原反应的程度与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直接相关。身体强壮者、肥胖者与身材瘦小者相比,其身体的耗氧量更大,同等环境下,其缺氧的程度就越高,高原反應也就越强烈。同理,男性相比于女性、年轻人相比于老年人,其新陈代谢、能量消耗都要快得多,身体耗氧量也就越大,高原反应也就越强烈。此外,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呼吸系统很快发生代偿性变化,其代偿反应能力与本身的肺功能有关。所以,肺功能不太好的人,高原反应症状会较为明显。而那些肺功能好的人,因呼吸系统代偿能力较好,进入高原后的高原反应就不明显了。

出现头痛、失眠、心慌等常见的高原反应后,服用药物、减少活动量、及时去往海拔较低的位置,这些高原反应的症状都可以自行消失,不用过于担忧。但严重的高原反应若不及时处理,就会给健康带来极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其中,常见的为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

如果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并伴有干咳、头痛、呼吸困难或发绀等症状,应考虑为高原肺水肿;若出现常见的高原反应并伴有剧烈头痛、神志不清、呕吐等症状,则应考虑为高原脑水肿。出现这两种状况者应立即就医,并停止在高原地带逗留。还要特别提醒,以下3类人更要警惕高原反应:心、肝、肺、肾、脑等器官存在病变的人,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因为这些人群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突发急性高原病的可能性很大,并且,这种高原病还会加重自身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的负担,使病情加重。从未进入过高原者,在去高原之前最好做个全面体检,根据体检结果,请医生分析是否适合去高原。同时注意,去高原前应戒烟、禁酒及减少爬山、跑步等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这对机体适应缺氧环境能起到积极作用。感冒发热或者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人群,均不适宜前往高原旅游,否则很有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引发肺水肿等。

另外,准备去高原的游客都应做好功课,带足一些常用药物、衣物,在抵达高原前可以根据医生提示,服用一些可以提高血红蛋白、增强血液循环等功效的药物,以预防高原反应症状。

初到高原,记住“三要三不要”,即要及时增减衣服;要少洗澡,防止感冒、受凉;不要急速行走,更不要跑步,也不要进行体力劳动。要静养一周后,方可逐渐增加一定量的劳动。假如出现剧烈的高原反应,切勿继续到海拔更高的地方,应停留在原海拔位置,直到症状消失。假如病情进一步恶化,应及时就医。

在高原上,食物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糖、含多种维生素为佳,多食蔬菜、水果,适量饮水,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严禁饮酒,以免增加耗氧量。睡眠时,枕头要适当垫高,半卧姿势最佳。

红景天、高原安等抗高原反应药物虽然对每个人的作用不一样,但还是建议在出发前一周至两周和刚到高原的头一两天服用。布洛芬等镇痛类药物对应对头痛起效较快,可以减轻症状。此外,随身携带葡萄糖、巧克力,这些都能补充能量,对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也有帮助。

(作者系山东省煤炭管理局医院副主任药师)

(编辑 汪愉翔)

猜你喜欢

耗氧量肺水肿海拔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海拔4000米的父爱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尤溪河某河段表观耗氧量与营养盐相关性研究*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水中耗氧量的准确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山脉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
吉林市松花江水耗氧量监测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