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1-10-21杨生祥

学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教学现状有效性

杨生祥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想法也随之改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展开教学,同时,教师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如下简要介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有效性;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1-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10

从现阶段的语文教学状况来分析,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主,过分地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无法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具,忽略了学生的年龄与身心健康发展特点,从而导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受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分析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相关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学生特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状况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众所周知,小学生无法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同一事物上,再加上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因此,他们并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并不关注小学生的特点,而是过分苛责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拘谨,慢慢地他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通常都是学生一边抄写,一边背诵古诗词,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不得当

在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学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随意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无法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同时,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使得语文教学走向程序化。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早已打响,但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学生一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們毫无目的地背诵、阅读。

(三)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并不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学生做语文题目时,教师会用标准答案约束学生,这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久而久之会使得小学生的思想固化,最终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随着语文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起来。当然,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学生这一主体,而是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且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现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同时,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最终影响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提问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教授理论知识上,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一来,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被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不高。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十分必要。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不断调节,使课堂教学氛围积极活跃,从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只要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身上,教师便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变化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而在以上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相关内容,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能够逐渐提高。

(二)教师善于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与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这一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范畴内为学生创造一个无限学习的氛围。正如我们说熟知的,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外界的评价十分在意,教师积极的评价与鼓励对于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在这一环境下,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鼓励、激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除此之外,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同样,教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而言也十分重要,因为课堂评价直接关系着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努力与发展的方向。因此,积极的课堂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十分必要,尤其对于那些回答问题存在偏差或者本身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平等公正的态度。总的来说,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教学现状有效性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