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唱歌的石头

2021-10-20梁柱生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梅江老头儿矿泉水瓶

梁柱生

梁石是县奇石协会会长,他开了一家奇石馆。他的奇石不仅用于收藏,还用于交流,有时他还参加各种大赛,获得过不少奖状奖杯,他把这些荣誉放到奇石馆里一并展出,觉得很有成就感。

奇石馆占地大,展出的奇石有几十万枚,品种丰富,琳琅满目。小的只几两重,大的十几吨重,最大的那块龟形石长7米多,重20多吨,摆在门前的绿化带里,相当于给奇石馆做广告。

平时,到奇石馆里参观的人很多,买奇石的人却很少。不是对奇石喜欢到骨子里的人,是不会花几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元来买一块石头的。不过梁石也不急,他是搞房地产的,并不缺钱,玩奇石仅仅是爱好。房地产由手下的副总们在负责,梁石平时都把时间花在奇石馆里。

这天,梁石正在奇石馆门口的根雕茶桌上喝茶,走过来一个穿短裤球衣的瘦老头儿,60多岁,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袋里装着蔬菜,一看就是从菜市场那边过来的。球衣正中印着一个很大的数字“8”,上面还有两个小字,仔细一认,是“环保”。敢情他年轻时是环保局篮球队的?

老头儿似乎是第一次经过这里,一看到龟形石,马上两眼放光,走近细瞧。这块石头很像一只昂首爬行的巨型乌龟,是天然形成的,未加任何雕琢。

看了一会儿,老头儿嫌手中的菜碍手,就把菜放到地上,一边抚摸石头一边瞧,嘴里啧啧称赞,有时还把眼睛凑得很近,欣赏石上的涡状旋纹。他绕着大石看,早把地上的菜忘了,直到一脚踩到了菜上,感觉到脚下的绵软后,才扭过头来看地上。他心疼地把装菜的袋子拿起来看:那把娇嫩的生菜已被他踩烂了。

“哈哈哈……”梁石见状忍不住大笑。

笑声吸引了老头儿的目光。他看了一眼“梅江奇石馆”这个店名,就问梁石:“这块灵壁石是你的吗?”

梁石一激灵,这老头儿识货,一般人都把它叫龟形石。梁石答道:“是呀,这是我用卡车从安徽省灵壁县拉过来的。老师傅,我看您对奇石比较感兴趣,来,喝口茶。”说着,他给老头儿倒了一杯茶。

老头儿走进奇石馆,一下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奇石吸引住了。他茶也顾不上喝,一块接一块地看起来,碰到较小的奇石,还拿起来反复端详。梁石碰到知音,就在旁边介绍:这是画面石、形体石、丹景石、卷纹石,那是绿石、彩陶石、彩玉石、国画石……

老头儿似乎对他的介绍充耳不闻,只顾心无旁骛地看奇石。梁石心里纳闷:全县的奇石爱好者都加入了奇石协会,可协会里没有这个人哪,他似乎比协会里的会员对奇石还感兴趣!

看完第一展厅的奇石,进入第二展厅时,梁石问:“老师傅贵姓?以前怎么没见过您?”老头儿说:“免贵姓贵。很绕口是吧?我就姓贵姓的贵。你没见过我,很正常。县城这么大,你认得完?你姓什么?”梁石说:“我姓梁。看来,贵老师对奇石很有研究哇。”贵老头淡淡一笑:“研究谈不上,爱好而已。”

梁石马上想到收购奇石,因为他奇石馆里的奇石,有一半是从石友们手里买来的,一半是自己捡的。就问:“贵老师想必收藏了不少奇石吧?”贵老头说:“一块也没有。”梁石听后,颇感失望。

既然收购不到奇石,像贵老头这种环保局的退休职工,也不可能花钱买奇石,看来又是一个来看稀奇的普通市民。梁石就不再浪费时间,回到茶桌边喝茶。第二、三、四展厅的奇石都重达上百斤,也不怕他拿走,随他自己去瞧好了。

贵老头把四个展厅的奇石看了个遍,发现楼上还有,正要上楼,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掏出来一看,是老伴打来的。老伴抱怨道:“你是去买菜还是去种菜了,怎么还不回来?”贵老头一看时间,居然快到中午了,就过来跟梁石说:“梁老板,你这奇石馆藏品太丰富了,一上午都看不完。你下午在吧?我下午还想过来欣赏。”

“我全天都在,中午也在这里吃饭。您有什么事,也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梁石说着,递上一张名片。贵老头接过:“原来是奇石协会会长。你馆里的奇石,都是在梅江捡的吗?”梁石说:“绝大部分都是。”贵老头兴奋地说道:“那太好了!”这才发现梁石给他倒的那杯茶,他端过来,把早已冰凉的茶水一口喝干。

中午,梁石剛把盒饭吃完,贵老头就兴冲冲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只放大镜。他跟梁石打过招呼,就直奔二楼的四个展厅看奇石,老半天后才下来。梁石给他倒了一杯茶,贵老头喝了一口后问:“梁会长,你们协会一般举行什么活动?”梁石说:“主要是组织会员们到处捡奇石,另外就是会员之间的交流竞赛等。”贵老头问:“我可以加入你们协会吗?”梁石笑道:“当然可以,没想到您对奇石这么感兴趣。”

就这样,贵老头成了县奇石协会中的一员。他的名字叫贵庚。梁石笑问:“贵庚老师,请问您贵庚?”贵庚一愣,答:“65啦!”

不久县里下大雨,山洪暴发,梅江又冲出许多石头。雨过天晴,梁石就组织会员们驱车到梅江去捡奇石。这次照例是从下游捡起,逆流而上。众人每捡到奇石,都兴奋得大叫,唯有贵庚,像类人猿一样弯腰在河滩上默默前行,偶尔捡起一块石头,用放大镜看看,或装到编织袋里,或弃之如敝屣。

忙碌了一天,众人收获不少。梁石最大的收获是捡到了一块重几十斤的蟾蜍石。此石极像一只蹲伏的癞蛤蟆,嘴巴、鼻子、眼睛、皮肤惟妙惟肖,更奇的是,石头上还有许多圆形花纹,宛若蟾蜍背了许多钱。众人都羡慕说:“这块石头,至少也能卖几十万元。”梁石很高兴,把蟾蜍石搬上面包车后,问贵庚:“贵老师捡到了什么宝贝?我来看看。”一看,贵庚编织袋里的几块石头根本就不是奇石,只是普通石头。“贵老师,您捡这些破石头干吗呀?”贵庚说:“不破不立。你们捡的是奇石,我捡的可是会唱歌的石头。”

“会唱歌?石头怎么会唱歌?”梁石疑惑地把那些石头相互碰击一下,感觉发出的声音并不好听。

一名石友插嘴说:“不是有句歌词叫‘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吗?那是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的插曲。贵老师捡的,全是珍贵的木鱼石。”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木鱼石产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馒头山,是一种内里中空、外壳坚硬细腻、外形呈豆状的石头,本地根本就没有。贵庚也不反驳,只附和地笑了笑。

第二次組织会员们到梅江捡奇石,捡着捡着,就来到了与支流红石河的交汇处,那儿冲出了一大堆碎石,贵庚如获至宝般地上前翻捡。梁石扫了一眼,认为这些碎石中不可能有什么好东西,就继续到梅江上游捡。

傍晚收工时,梁石发现贵庚的编织袋里装了半袋子碎石渣。梁石拿起来细细看了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既然贵庚不捡奇石,下次搞活动就不必通知他了,他加入协会完全是滥竽充数,梁石想。可第三次搞活动的前一天晚上,贵庚在协会微信群里得到信息后,主动给梁石打电话,说要参加。梁石说:“您又不捡奇石,去凑什么热闹?车子坐不下了。”

“你那7座面包车,拆掉了一排座位,我可以蹲着,才坐6个人嘛,又没有超载。明天你只要把我拉到红石河口就行了。”贵庚央求道。梁石只好答应。

第二天,梁石开车去接贵庚时,发现他手里提着半编织袋的东西。上车后,贵庚把袋子往车厢里一放,还啷啷作响。梁石问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一个光头石友上前看了看,说:“半袋子空矿泉水瓶。”梁石问贵庚:“您带那么多矿泉水瓶干吗?”贵庚笑说:“我一人到红石河去捡石头,万一掉到河里,这些矿泉水瓶可以当救生圈用。你别小看矿泉水瓶,这么多,浮力还是很大的。”

梁石正色道:“我们搞活动,安全第一。要不,我陪您到红石河捡石头吧,也好有个照应。”他是组织者,一旦会员们出了什么事,他可担当不起。

到了红石河口,梁石和贵庚下车,光头石友则开车继续朝梅江上游进发。

梁石发现,红石河滩因为没有石友来过,还是有一些奇石可捡的,就埋头捡了起来。可贵庚却对这些奇石视而不见,一直快速往前走,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梁石给他打电话,贵庚说:“梁会长放心吧,我会注意安全的。”梁石看河水较浅,淹不死人,也就懒得管他了。

下午六点,几个人在约定地点集合,梁石看到贵庚背的编织袋沉甸甸的,就上前看个究竟,原来很多矿泉水瓶都装满了水。梁石明白了:贵庚从环保局退休后,仍关心水质,所以来取水化验。

第四次搞活动,贵庚仍然参加,这次他扛了一把鹤嘴锄,坐车仍只坐到红石河口。下车后,他租了一个摩的:“到六降冲。”

傍晚回来,他的编织袋里装了一些沾着泥土的石头。梁石细看,不是奇石。难道这些石头有碍环保?梁石纳闷。

一个月后,当地爆出新闻:杨梅镇红石村六降冲的塘角山发现大型铜矿!发现者是退休地质队员贵庚!

原来,贵庚退休后,单位又返聘他5年,前不久他才回老家定居。他看到梅江奇石馆中有的奇石是铜矿石,就多留了个心眼。可梅江流经的范围广,怎么知道铜矿在什么方位?于是他报名加入奇石协会,这样出去捡石头时就有车坐,集体活动也安全些。别人捡奇石,他寻觅铜矿石。梅江下游一直有零星的铜矿石出现。溯江而上,来到红石河口,贵庚发现那儿的铜矿渣特别多,可以初步判断,铜矿就在红石河两岸的某座山中,可这范围仍然太大。

红石河有十几条小的支流,贵庚就在每条支流的交汇处用空矿泉水瓶取水、编号、写上地点,之后寄到单位去化验。化验结果发现:六降冲支流水样的含铜量达1毫克/升,而其他支流的含铜量不到0.01毫克/升。由此可以断定,铜矿就在六降冲。贵庚又进一步实地寻找,最终在塘角山发现了铜矿。

梁石听后,赞叹道:“太神奇了!”

“其实一点儿也不神奇,这是我们地质队员找矿的两大方法。在红石河口发现矿砂,这叫重砂找矿法;在红石河各支流取水化验,这叫水化学找矿法。找到铜矿,为家乡脱贫攻坚做贡献,这些铜矿石不就会唱歌了吗?”贵庚笑道。

梁石点点头:“是呀。贵老师,您这叫真人不露相,我一直以为您是环保局的退休职工呢,因为您总穿着环保局篮球队的球衣。”

贵庚一愣,随即笑道:“我儿子原先是环保局篮球队队员。那些十几年前的球衣,他不穿了,我觉得扔了怪可惜的,就拿来穿。没想到被你误会了。”

猜你喜欢

梅江老头儿矿泉水瓶
美丽的梅江公园
用矿泉水瓶制造喷泉
矿泉水瓶制作小飞机
路遇老头儿当学徒
“诗画梅江”旅游专线开通
边城的诗(二首)
黄永玉:这个老头儿不寻常
我家的“老头儿”
矿泉水瓶的独白
62岁大爷用15万个矿泉水瓶造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