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鸣珂词柬与《董美人墓志》之缘

2021-10-20谭立辉

收藏·拍卖 2021年5期
关键词:拓本原石墓志

谭立辉

对于每一位从事中国书画收藏的人,尤其是研究清代艺术史的,或多或少都会读过一本书《寒松阁谈艺琐录》。这是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的浙江嘉兴人张鸣珂,晚年所撰写的一部关于书画艺术史的著作。书中辑录了他所闻见的清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画家,主要叙述书画家的名氏、籍里、生平事迹、著述文集、评赞画艺,兼及书法、诗文诸专长,凡与书画家相交至深者并附简历。但其实,张鸣珂还是清末著名的一位诗词大家,其作品数量丰富。今天,就给诸位介绍一通张鸣珂的词柬。

词柬原为一份谢礼

这件张鸣珂词柬作品合一通一页,水墨纸本镜片,书写在一张清代时期天津享有盛名的南纸局“文美斋”所刊印的设色花卉笺纸上。钤印:张公束(白文方印)、寒松阁(朱文方印)。

这件词柬作品,乃张鸣珂在十二月五日重新抄录于光绪乙巳(1905)花朝所作的一首词,词名《庞芝阁得隋董美人墓志,索题为赋玲珑四犯》。词柬之释文可知,这是庞芝阁在得到清代嘉道年间所出土的“隋董美人墓志”拓片后,承以赠送给张鸣珂一本石印本,并索题赋写诗词。张鸣珂则用《玲珑四犯》的词牌,赋词一首以答谢之。因而,此件作品之上款人可定为庞芝阁。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于2010年所出版的文献丛刊《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10册中之《寒松阁词》,也将此首词收录入内。然收录入内之此首词,名称与词柬中所书略有不同,为《玲珑四犯  隋董美人墓志庞芝阁(泽銮)属赋》,或因此通词柬作品乃初稿之缘故,在编印出版时略作微调。

诗词内有乾坤

说起这《董美人墓志》,亦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597)七月,隋高祖杨坚之子蜀王杨秀之妾董美人故去,年仅十九岁。为悼念亡妻,杨秀本人亲自撰写了墓志铭,刻于石上。石上无具书写者姓名,不知是否为杨秀本人所書(待考)。

该墓志铭楷书工整秀丽,布局整齐缜密,在笔意上已脱尽隶意。石方二尺,小楷21行,每行23字,多六朝别字。和隋初的《龙藏寺碑》相比,楷法更为成熟,堪为隋志小楷中第一,属历代墓志之上品。原石出土的准确时间无考,约为清嘉庆、道光(1795—1850)年间。出土后为陕西兴平县令上海人陆君庆(剑庵)所得,陆氏旋以淡墨精拓,薄如蝉翼,笔画丰润,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原碑之面貌,后世称之为“关中淡墨本”,流传极少,最为珍贵,世人皆以得此本为荣。后上海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徐渭仁得知此事,斥巨资从陆氏手中购得此墓志原石。1853-1855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徐与此事有牵连,遭清政府通缉抓捕,家中所藏古书画碑帖亦随之不知所踪。

董美人墓志拓本,在清末民国时期,已一本难求,极为珍罕。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袁世凯次子),曾求之十年而不得。清末之际,上海神州国光社曾根据庞芝阁(斋号:味道腴斋)所藏拓本,审定精印《原石初拓隋董美人墓志》。该册前有吴昌硕、磊庵(张祖翼)、张謇、罗振玉题签,后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张鸣珂、庞芝阁,光绪三十二年(1906)罗振玉跋文。

庞芝阁更在跋文中记录了得此拓本的情况:“余渴想有年,今岁二月忽得诸无意,不胜忻幸,适友人藏有嘉兴张叔未跋本,并几互校,此册略肥,尤属初拓,铭心绝品也,原册零落,重付装池,因考其略,以志墨缘。”由是可知,此首《玲珑四犯》乃张鸣珂于光绪乙巳(1905)花朝(一般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应庞芝阁之索而作,而此件词柬作品或为是年十二月五日重新抄录。

张鸣珂早岁求学于薛时雨,与当时词人谭献、叶衍兰、张预、许景澄、李慈铭等相交游,是其词学思想以及词风形成的重要基础。总体而言,张鸣珂的小令宗法晚唐五代,更为清新可喜;长调则多宗法南宋,风格多样。既有绮丽繁密之作,清空婉约之作,又有偏于豪壮之作。早期的词作“清而腴,婉而丽,缠绵悱恻中,妙有庸峭之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后期的作品呈现凄凉悲冷的色调。此首作于1905年的《玲珑四犯》,当属其晚年之作品,由此观之,诚可信也。

在艺术市场中,张鸣珂存世的书画作品数量不少,中堂、对联、册页、团扇皆有。此首词《玲珑四犯》历经数次刊行,今得见寒松老人自己亲笔所书之词柬原迹,好词配佳纸,实属难得,有缘也!

(编辑/余彩霞)

猜你喜欢

拓本原石墓志
斯里兰卡发现世界最大单体蓝宝石原石
专家支招科学挑选原石
Superheroes Get Together 超级英雄大聚会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拓本《唐多宝塔感应碑》的保护修复
会宁县博物馆藏《三希堂法帖》考辨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
《爨宝子碑》泐文及校碑考正
高句丽好太王碑拓本的分期与编年方法
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