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气田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研究

2021-10-20姜子昂任丽梅刘申奥艺谢敬华

石油科技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准值基数收益

姜子昂 辜 穗 任丽梅 刘申奥艺 魏 繁 谢敬华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4.中国石油咨询中心;5.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企管法规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新时期科学决策和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管理创新成果收益评价工作改革与创新。国家科技部2003年发布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2009年以来先后制定了《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和《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将软科学研究成果列入科技成果评价,增加了对管理创新成果的重视。但因其成果类型繁多且差异很大,不同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计算方法不统一、参数取值不规范、成果应用范围与收益不匹配等问题凸显,制约了管理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工作。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价中,经济效益是指该项成果的经济产出总值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主要计算方法包括: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相关因素合成计算法、复合因素分离计算法。其关键是从总效益中分离并相应扣减与成果无关因素所创造的效益,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创新成果的分成率,但计算方法中未明确如何扣减其他因素的措施。

国内外文献检索表明,管理创新能力和成果收益评价论述较少,软科学研究成果收益评价论述不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评估或评价未见报道。实际上,管理创新活动形成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和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而管理创新成果研究与开发、成果收益评估方法开发都落后于技术创新[2],加之企业管理创新创效过程复杂,收益分成评估方法模型开发和评估制度建设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工作开展难度增大,影响了科技激励落实和优秀创新人才“名利双收”[3]。因此,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值得探索与实践。

1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构建依据

1.1 依据企业管理创新体系结构,处理好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关系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围绕企业生产业务价值链开展的相关创新活动,协同构成企业创新体系[4]。管理创新作为国家推进全面创新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创新体系中处于中心的位置,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对油气田企业而言,上游主要是勘探开发为主,通过勘探作业流程(地质勘探、物探、钻完井、勘探保障),形成规模经济可采储量。通过开发作业流程(油气藏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开发保障),形成工业化油气产能。而围绕勘探开发系列作业流程开展的管理创新活动,共同形成油气田企业管理创新系统(图1)。

图1 油气田企业管理创新系统结构图

实践证明,发展要素投入与产出体系、软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系统、企业软科学研发系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展要素协同作用于油气生产作业流程,才能实现经济可采储量和产能,生产要素创新创效贡献才得以体现[5],相应地,管理创新成果收益才得以实现。软科学研究系统主要形成软科学研究成果,为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实践提供重要依据和决策参考。而软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系统通过应用软科学研究成果,产生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助推企业实现管理提升和管理创效。因此,深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评估工作,必须处理好各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

1.2 应用要素组合创新增值机制,深化认识管理要素协同创效

要素组合创新增值机制指在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与发展过程中,关键要素的运作机理与相互关系,本质是实现要素价值增值的过程。因资本投入、劳动投入、随机干扰因素等对总产出的贡献都包含了管理要素的贡献,都可以分解出管理要素产生的价值,以体现出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对其他要素组合优化配置及其经济贡献。通过扩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根据文献[6]:

式中 Yt——总产出,万元;

Am——综合技术水平;

Kt——资本投入(包含R&D资本),万元;

βm——剔除管理要素的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

Lt——劳动投入,万元;

αm—— 剔除管理要素的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M(αm+βm)=1,其中 αm+βm<1;

μm——与时间相关并剔除管理要素的随机干扰因子,Mμm≤1;

M—— 管理要素产出的平均弹性系数,即管理要素对技术、资本、劳动要素及随机干扰要素优化配置创效的平均弹性系数,M≥1。

根据企业会计恒等式,企业生产总利润通常是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差额,其中,总收入由总量与价格相乘获得,依靠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形成规模储量产量可以促进总量增加,依靠管理创新成果影响价格水平的制定可以促进价格优化,从而协同提升总收入;总支出包括总成本费用和总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等),依靠技术改进与创新可以降低投资、降低成本费用,依靠管理创新可以争取总税费结构优化、降低资源配置与流程管理费用,从而协同降低总支出。

因此,在企业资源禀赋和资金投入相同条件下,规模效益发展主要决定于技术要素与管理要素协同创新驱动[7]。技术创新成果主要形成规模储量产量或产出,对投资、成本费用也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企业管理创新成果通过应用与转化实现提质增效[8]:一是通过影响市场主体对价格水平优化和制定,争取政府对总税费结构和水平的优化与调整实现提质增效;二是通过企业内部生产与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及资源优化配置,减少生产与经营管理流程,降低发展成本;三是通过优化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激励科技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间接对规模产出绩效形成也作出较大贡献[9]。二者协同增加企业规模经济产出和收入,降低不增值的支出,争取合理合规减少总支出。

1.3 构建企业管理要素谱系,按照生产和经营管理要素分类评估

从管理对象出发,企业管理可以分为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以之为前提设计完整的管理要素谱系,是实现管理创新成果分类评估的重要基础。具体设计思路是[10]:(1)依据企业发展要素需要和创新战略视角,形成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级管理要素谱系。生产管理关键业务体系,下设一级生产管理要素:勘探管理、开发管理、管道管理、油气储备(储气库)管理、基建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物资管理、QHSE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经营管理关键业务体系,下设一级经营管理要素:投资、财务会计、市场、科技、人力资源、资本运营、企业文化、和谐管理、党建、经营信息等。(2)依据企业发展战略管理要素(环境、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关键业务、知识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等)最佳实践,遵循PDCA循环原理,分别形成生产和经营一级管理要素下的二级管理要素谱系。(3)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结构要素,在二级管理要素谱系基础上,形成生产和经营管理三级管理要素谱系。

综合企业主体、业务管理、发展战略管理要素、发展战略管理结构要素等,可形成复杂的管理创新要素矩阵。矩阵有效排列组合可形成上万个单项或单一管理创新成果。其管理成果的基础名称基本上是管理创新实践主体名称与业务管理要素名称、发展战略管理要素名称、发展战略管理结构要素名称等的复合体,例如西南地区页岩气资源开发战略目标选择研究、天然气价格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及配套措施研究等。

2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构建

2.1 构建思路与分成率模型设计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可分为总体管理创新成果和单项管理创新成果。单项管理创新成果又分为复杂性和独占性管理创新成果两种类型。(1)复杂性单项管理创新成果。其项目收益由多个一级管理要素和多级序管理要素协同作用,创效周期较长[11]。例如,油气增储管理创新成果属于复杂性管理创新成果,部分增产管理创新成果也表现为复杂性管理创新成果。(2)独占性单项管理创新成果。其项目收益由单个一级管理要素及其所属次级序管理要素协同作用形成,创效周期较短。例如,油气非增储增产类大部分管理创新成果属于独占性单项管理创新成果。部分增产管理创新成果也表现出独占性。

遵循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和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价相关规定,立足油气技术价值分享理论[12],遵从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构建依据,建立油气田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图2)。从图2看出,按照项目收益净值乘以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就可计算出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值。成果收益分成率是实现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的核心,其大小与其分成基准值、分成基数和创新强度系数密切相关[13]。对成果收益进行分类分级评价,可分为5个步骤:(1)确定管理要素收益分成率区间值;(2)确定总体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3)确定生产管理要素与经营管理分成基准值;(4)确定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要素收益递进分成基数;(5)单项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

图2 单项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评估模型图

2.2 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计算模型

根据收益分成法和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单项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净值等于项目收益净值与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之积。故:

式中 Mg——单项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净值;

Eg——与管理创新密切相关的项目收益净值;

Fg——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

Fgs——生产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

Fgj——经营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

Bg——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

Bgs——生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

Bgj——经营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

Wg——管理要素收益递进分成基数;

Wgs——生产管理要素收益递进分成基数;

Wgj——经营管理要素收益递进分成基数;

W1i——一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数;

W2i——二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数;

W3i——三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数;

Hg——管理成果创新强度系数。

若仅考虑总体生产管理或总体经营管理创新成果收益,不涉及管理要素递进分成基数,有:Wg=Wgs=Wgj=1。

3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参数确定

3.1 项目收益净值(Eg)

项目收益所指的是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即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应用涉及范围所获得的净现值或净利润。其收益类型与技术创新成果收益类型基本一致,如油气田企业有增储、增产、提质、降本、提高效率和效能等收益。例如,管理创新成果收益表现在争取油气价税收益、组织变革产生的人工成本节约等方面的收益。

3.2 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Bgs或Bgj)

根据文献资料,不同行业资金、技术、管理要素的贡献分布有差异,资金密集型行业分别为50%、30%、20%,技术密集型行业分别为40%、40%、20%,高科技行业分别为30%、50%、20%。油气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采掘行业,管理要素分成基准值的下线可取值为20%。油气行业广义科技贡献率在70%以内(其中包含管理要素的贡献),而油气总体技术要素分成基准值为30%~50%。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集团公司)在科技成果收益分成评估中,对管理要素的分成最大取值为30%。因此,油气田企业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为20%~30%。根据管理创新成果应用领域的市场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变革管理、基础管理等内容和程度不同,应酌情考虑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14](表1)。

表1 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建议表

管理创新创效可能由总体生产管理要素或者总体经营管理要素实现,多数情况下为二者协同创新创效。其收益分成基准值与项目使用类型、管理要素类型和实际贡献大小密切相关,按照经营要素和生产管理要素重要性进行基准值权重分配。为确保收益分成基准值调整系数归一化,ψs+ψj=1.0(表2)。

表2 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调整系数建议表

生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

经营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

式中 ψs——生产管理收益分成基准值调整系数;

ψj——经营管理收益分成基准值调整系数。

3.3 管理要素收益递进分成基数(Wg)

根据式(4),一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数(W1i)由表3或表4确定;二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数(W2i)和三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数(W3i)由表5确定。限于篇幅,仅举例投资管理的二级、三级管理要素名称与收益分成基数(表5)。

表3 一级经营管理要素与收益分成基数建议表

表4 一级生产管理要素与收益分成基数建议表

表5 投资管理的二级、三级管理要素与收益分成基数建议表

3.4 管理成果创新强度系数确定(Hg)

根据《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创新程度、研究难度与复杂程度、科学价值与学术水平等。企业管理成果的创新强度由成果创新程度、成果先进程度、成果成熟程度指标表征,由业内管理专家和软科学研究专家根据实际成果赋权(表6),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计算该成果创新强度系数Hg[15]:

式中 Hi—— 一级指标,包括成果创新程度、成果先进程度、成果推广应用成熟程度;

Hij—— 二级指标,包括解决决策科学技术难题的能力等;

€ij—— 三级指标,包括Ⅰ、Ⅱ、Ⅲ、Ⅳ4个区间,详见表6。

表6 管理成果创新强度指标表

4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实证

软科学项目“天然气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与实践”对天然气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涉及的总体模式、主要机制及途径策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成果推进了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油气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对区域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以该项目为例说明管理创新成果中经营管理要素、生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的实际应用与计算。

4.1 主要参数测算

(1)收益分成基准值(Bg):该管理创新成果主要应用于西南地区天然气产业,取得收益为Q亿元。该项目市场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变革管理、基础管理等要素收益较高,按照表1,收益分成基准值取26%。该成果涉及天然气上中下游业务链,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方面,成果主体是经营管理的部分管理要素(表7),依据表2,Bgj=80%。其次是生产管理的部分管理要素(表8),Bgs=20%。

根据式(5),生产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Bgs=Bgψs=26%×20%=5.2%。

根据式(6),经营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Bgj=Bgψj=26%×80%=20.8%。

(2)收益递进分成基数(Wg):根据成果创新点涉及相应的一级、二级、三级生产和经营管理收益分成基数,从表7和表8中提取收益分成基数值,代入式(4)。

表7 一级、二级、三级经营管理收益分成基数表

表8 一级、二级、三级生产管理收益分成基数表

根据式(3),Fg=BgWgHg=BgsWgsHgs+BgjWgjHgj=5.2%×4.51%×61.35%+20.8%×3.66%×61.35%=0.144%+0.467%=0.611%。

4.2 收益分成计算

5 建议

相比我国技术经济学科60余年发展历程(1956年于光远先生创建技术经济学科),创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管理创新成果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深化油气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研究与实践,还应当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构建社会化的第三方科技评价组织体系,参照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组织体系架构,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组织,形成多元化的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组织体系。并且,积极促进政府科技政策落地,形成制度化的评价制度保障体系。二是强化生产和经营管理要素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应进一步梳理出企业管理要素谱系并赋权,形成规范的管理要素谱系与赋权表格体系,以利于推进规范化评价。三是加快管理创新成果收益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优化、软件化工作进程,强化管理创新成果评估的基础数据集成和挖掘,形成规范化的评估操作体系。同时,形成智能化的管理创新成果收益评估决策支持体系和分享体系。

猜你喜欢

基准值基数收益
轮胎实车磨耗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基于5G用户体验的业务质量优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千万不要乱翻番
社保缴费基数合理化可探索更多路径
基于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的锅炉运行参数基准值建模
巧妙推算星期几
一种基于改进差分的测井数据可逆变长码压缩方法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