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硫菌唑与肟菌·戊唑醇复配防控小麦赤霉病示范试验

2021-10-20柴春莉

湖北植保 2021年5期
关键词:赤霉病空白对照药剂

柴春莉

(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 河南郑州 450002)

采用无人机喷施的方式,评价了杀菌剂丙硫菌唑SC与30%肟菌·戊唑醇SC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增产作用,以期为这两种药剂混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项城市永丰镇王楼行政村,试验地面积2.4hm2,土质为两合土,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前茬种植玉米。小麦品种为百农207,于2020年11月20日播种,每667m2播量20kg,并施用45%(25-14-6)复合肥60kg。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480g/L丙硫菌唑SC(田妃)+30%肟菌·戊唑醇SC(凌靓),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对照药剂:45%戊唑·咪鲜胺EW,市售,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药剂处理小区面积3.3×667m2,对照小区面积111.2m2,各小区呈随机排列。各处理药剂使用剂量与处理面积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使用剂量与面积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药剂处理区在小麦扬花初期(4月29日)用药一次,5月9日进行第二次用药。按上述表1所示用药量,采用无人机(第一次667m2喷药液量1.5L,第二次667m2喷药液量2L)喷洒,喷雾均匀。每次施药时各处理包括对照田块均加入35%吡蚜·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g/667m2加4.5%联苯菊酯水乳剂50mL/667m2进行麦蚜等小麦虫害防治,同时加入生长调节剂0.01%芸苔素内酯乳油10mL/667m2促进小麦增产。小麦品种、栽培方式、田间水肥管理情况相同。

第一次施药4月29日当天平均温度19.9℃,最高温度27.1℃,最低温度13.2℃,相对湿度60%,第二次施药5月9日当天平均温度24.6℃,最高温度31.4℃,最低温度17.7℃,相对湿度75%。整个试验期间4月22日至5月30日共有7次降雨过程,分别是4月22日3.0mm、24日0.4mm、5月3日22.3mm、4日1.4mm、14日52.9mm、15日20.1mm、16日15.8mm。

1.5 调查与计算方法

1.5.1 小麦赤霉病防效调查

调查时期:5月28日小麦赤霉病显症稳定时,调查各处理区的病情。

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调查20个直立穗,共调查100穗。并根据以下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级别发病程度0无病;1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2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发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发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

1.5.2 产量调查

于6月8日按照产量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667m2穗数,并按5点取样法,取100穗,带回室内调查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折算出每667m2产量。

理论产量(kg/667m2)=每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6×85%

2 试验结果

2.1 小麦赤霉病防效调查

5月28日对各处理区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3个用药处理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小于清水处理,但3个药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防效均在80%以上,480g/L丙硫菌唑SC(田妃)+30%肟菌·戊唑醇SC(凌靓)15g+15g/667m2平均防效为85.56%,480g/L丙硫菌唑SC(田妃)+30%肟菌·戊唑醇SC(凌靓)20g+20g/667m2平均防效89.66%,45%戊唑.咪鲜胺EW40mL/667m2平均防效84.11%,3个用药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清水处理。

表2 小麦赤霉病防效调查与分析表

2.2 小麦产量调查结果

6月8日对各处理区小麦测产情况见表3。结果表明,3个用药处理的667m2穗数和穗粒数与空白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千粒重比空白对照显著提高。480g/L丙硫菌唑SC(田妃)+30%肟菌·戊唑醇SC(凌靓)15g+15g/667m2平均667m2产量625.53kg,较空白对照增产25.72%;480g/L丙硫菌唑SC(田妃)+30%肟菌·戊唑醇SC(凌靓)20g+20g/667m2平均667m2产量631.45kg,较空白对照增产26.95%;45%戊唑·咪鲜胺EW40mL/667m2平均667m2产量621.41kg,较空白对照增产24.84%。经方差分析,3个用药处理产量显著大于清水处理,但3个药剂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表3 小麦产量调查与分析表

3 结论

480g/L丙硫菌唑SC(田妃)+30%肟菌·戊唑醇SC(凌靓)预防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扬花初期用药,7-10d再进行第二次施药,667m2用量480g/L丙硫菌唑SC(田妃)+30%肟菌·戊唑醇SC(凌靓)15g+15g或20g+20g均能有效地预防赤霉病的发生,防病增产效果显著。与市售对小麦赤霉病预防效果较好的45%戊唑·咪鲜胺EW相比,防效和产量较后者均有一定提升,但差异不显著。

猜你喜欢

赤霉病空白对照药剂
小麦不同肥力下经济效益试验研究
外源性透明质酸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成牙骨质、成纤维分化的影响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