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性和市场化条件下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服务研究

2021-10-19张庆环武宇亮物资节能中心

节能与环保 2021年9期
关键词:标准煤能耗能源

文_张庆环 武宇亮 物资节能中心

经过70年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独立且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了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仅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先进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但是我国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业快速大规模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8.6亿t标准煤,其中工业能耗约占70%;工业的大宗资源消耗量约占90%。同时,我国工业管理模式相对粗放,企业节能管理和能效水平还有待提升,造成了雾霾天气、饮水安全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2020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工业碳排放能否率先达峰将是我国达成“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承诺的关键,我国应顺应世界绿色、智能、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积极践行制造大国的绿色发展责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度推进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1 节能诊断政策

节能诊断的提法最早由先进工业国家引入我国,1997年起,日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相关专家,采取免费的方式,对自愿申请的企业实施节能诊断,具有用人少、时间短、效率高等特点,对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此种方法在日本己持续开展了20多年。

“十三五”以来,构建节能监察执法和节能诊断服务“双轮驱动”的节能管理新机制,实现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节能监察全覆盖,共计480余家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1.4万家工业企业实施了节能诊断服务,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制造强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亟须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强化管理等手段,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节能诊断服务作为市场化手段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201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提出每年对3000家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对能源管理薄弱或能效水平较差的企业实施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诊断,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针对性的“专项诊疗服务”。此项工作有助于帮助企业发现能源使用方面的问题,切实做到现场诊断、立等开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节能改造措施,促进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以期达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标。

2 主要成绩

2019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和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等200余家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全国建材、石化化工、轻工、纺织、电子、数据中心等行业的4400余家企业实施了节能诊断服务,能源消费总量约4.65亿t标准煤,累计提出节能改造措施建议7930项,预期节能量约1400万t标准煤,平均节能率约3.0%,初步形成了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节能诊断服务体系。

2.1 服务区域全面覆盖

从接受诊断企业地区分布来看,西部地区占39.81%,其次是东部地区34.88%,中部地区17.43%,东北地区7.88%。接受诊断企业地区分布见图1。

图1 接受诊断企业地区分布图

2.2 服务企业能耗分布

从接受诊断企业年度能耗总量分布来看,年度能耗总量5000t标准煤以下企业占比29.57%,年度能耗总量5000~10000t标准煤企业占比16.76%,年度能耗总量10000~15000t标准煤企业占比25.10%,年度能耗总量15000~100000t标准煤企业占比8.85%,年度能耗总量100000t标准煤以上企业占比19.72%。接受诊断企业年度能耗总量分布见图2。

图2 接受诊断企业年度能耗总量分布图

2.3 服务行业分布广泛

接受诊断企业中涉及有色、钢铁、石化化工、机械、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轻工22.59%、建材18.03%、石化化工14.04%,详见图3。

图3 接受诊断企业行业分布图

2.4 通用设备能效概况

实施节能诊断过程中,对企业的、空压机、水泵、锅炉等主要通用设备进行了测试。风机32451台,其中高效风机7776台,占比23.96%;空压机9081台,其中高效空压机2470台,占比27.20%;水泵49364台,其中高效水泵16807台,占比34.05%;燃煤和燃气锅炉2665台。主要通用设备数量及高效设备占比如图4。

图4 主要通用设备数量及高效设备占比图

虽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先后发布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第1-6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1-4批)》《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7-2020)》《“能效之星”目录(2013-2020)》,加快推广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但从接受诊断服务企业的数据来看,高效风机、高效空压机、高效水泵占比不超过35%,症结在于部分企业的节能管理意识不强,重点关注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利用情况,对主要用能设备运行管理相对比较粗放造成。

2.5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从接受诊断服务企业调研情况来看,86.34%企业设立了能源管理部门以及能源管理岗位,其中86.07%的能源管控人员具有能源管理相关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总体执行情况良好;83.60%的企业编制了计量、统计、定额、考核、对标、宣传教育、培训等管理制度文件,其中77.56%的企业能够具体落实相关管理制度;72.27%企业制定了主要用能部门、重点工序、主要设备的能耗定额标准。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企业设置了能源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仍显不足,制定能效定额标准并有效实施的企业占比偏低。

2.6 能源计量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接受诊断服务企业的反馈,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在9%,近79%的企业建立了能源计量器具使用和维护档案,备有能源计量器具清单和计量网络图,约90%的企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能源消费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做到定期开展能耗数据分析,理顺能源消费流向,查找能源利用低效环节。有1/3企业建有或正在(计划)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虽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钢铁、石油和化工、建材、有色金属、轻工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5〕13号),完善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但从本次了解的情况来看,相当部分企业在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计量管理制度等方面仍待进一步加强。

3 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建议

工业节能诊断服务的市场化探索取得了良好开局,为巩固阶段性成果、逐步形成工业节能长效机制,根据前期服务工作中发现及反馈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指南标准体系,规范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截至目前,已发布《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以及水泥、电子、造纸、纺织等6个重点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制修订了《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服务通则》《化肥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钢铁行业节能诊断技术导则》等9项节能诊断服务相关标准,上述技术性文件明确了节能诊断流程及方法,提供了相关行业诊断服务典型案例,有助于指导市场化第三方机构高效开展诊断服务。建议进一步编制轻工、机械、冶金、有色等细分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引导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对标达标,进一步提高节能诊断机构服务水平。

二是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如,深圳依托“深圳节能在线”平台设置了节能诊断服务平台板块,线上结合线下相结合,对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实施有效管理;上海市能效中心开发了“企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跟踪管理和对标平台”,中国纺织联合会借助现有的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服务平台(FAIS系统)搭建了节能诊断专项模块,辅助现场诊断工作,实现对企业远程诊断,提升节能诊断工作效率和质量,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建议各地区、各行业在节能诊断服务及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节能诊断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是加强交流动员,组织专项业务培训。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的动员,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提高企业节能意识、消除对诊断服务工作的错误认识和顾虑,进一步提高广大企业参与节能诊断服务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节能诊断服务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对接需求,组织有关行业、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专家,开展节能诊断服务专项培训,分享先进经验,共享创新模式,交流典型案例,提升节能诊断服务机构服务水平。

四是强化诊断成果应用,支持绿色化改造项目落地。一方面,有机结合节能服务进企业系列活动等工作,搭建节能装备供应商与企业交流平台,对接需求、对症施策、以诊促改;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如,内蒙古、黑龙江对纳入重点产业发展专项工业绿色化改造项目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落地,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五是进一步扩大节能诊断服务范围。2019年,我国现有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36万余家,其中制造业中小企业约34.2万户,占比高达94.0%。与传统高耗能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相比,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工艺设备千差万别,造成节能意识普遍不强、节能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尚有较大的节能潜力有待挖掘。建议加大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节能诊断资源投入,根据不同企业的工艺流程和用能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节能诊断服务。

猜你喜欢

标准煤能耗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锅炉富氧燃烧节能技术改造
节能减排,绿色生活(家居篇)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