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前所未有

2021-10-19陈向国,刘京佳

节能与环保 2021年9期
关键词:外保温碳达峰建筑节能

近年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各级政府、房地产企业、施工单位等都对节能、绿色发展倾入越来越多的物力财力人力,我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相关数据,目前,65%的节能设计标准普遍采用,北方采暖区域基本进入75%节能标准,个别地区甚至在执行更高节能标准;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从2012年的2%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65%。但不能否认,截至目前,建筑依然是能耗大户,具有庞大体量的既有建筑中90%以上仍为高能耗建筑。建筑节能之路任重道远,被赋予绿色使命的建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建筑能耗不断攀升,建筑寿命偏短

伴随不同地域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高,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相比,建筑耗能呈不断上涨趋势。据2020年11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其中建筑施工阶段能耗0.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2%;建筑运行阶段能耗10亿吨标准煤, 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1.7%;建筑施工阶段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1%;建筑运行阶段排放21.1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21.9%。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建筑行业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我国建筑物普遍短寿。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1987)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确定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至100年,但是实际上我国城市建筑寿命低于50年的情况相当普遍。因建筑短寿,产生巨量的建筑垃圾;与此同时装修与改造也造成了资源能源的重复消耗,也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巨量重复的建筑不仅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也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攀升。建筑物寿命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设计、施工、规划、养护等,都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惯性情景关”不好过

所谓的“惯性情景关”是指延续现在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武涌预计我国居住建筑碳达峰时间约为2041年就是在“惯性情景”下推演的结果。对此,张跃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建筑业面临如何真正实现双碳目标的问题。”“从住宅建筑的角度讲,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日本和欧美,住宅需求正在变小;现在每年建筑总量在降低,从这个角度讲,住宅建筑提前实现碳达峰看起来并不是难事。但是根据现有建筑的建筑年龄推算,到2040年、2045年上一轮的建筑将被淘汰,之后又会大规模修建住宅,出现新一轮的住宅建筑高峰。如果依然按照以往的思路、技术、材料进行新一轮大规模的住宅建筑建设,那么会迎来新一波碳排放高峰。”“如何避免、应对二三十年后新一波的碳排放高峰是摆在建筑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无法应对、避免新一波建筑碳排放高峰将使建筑行业无法真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样的话,不仅不能助力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会拖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后腿。”张跃说。

观念落后,缺技术、缺掌握现代施工技艺的工人

张跃认为,我国建筑业节能具有巨大空间,建筑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节能减排也相对容易。“比如,把建筑外保温做好就可以实现很好的节能成效。”他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把外保温从3~5厘米做到22~25厘米;玻璃窗户从两层换成三层、四层,在窗户外搭建遮阳伞。除此外,采用新风系统保持室温。这样就可以实现建筑运行节能,可以节能80%~90%。虽然做好外墙保温、更换多层玻璃窗等会增加成本费用支出,但这部分投入在2~5年内就可以通过节能而节省的费用中得到补偿。”但同时张跃说到,“现实的情况是,外保温、门窗保温做得不够好,甚至非常不好。之所以如此,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习惯问题,认为那样做已经很好,既容易施工,又能节省工程造价;二是如果想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做好保温,难度较大,代价较大。另外我国建筑工人多半是农民工,没有精细化工作的能力和经验;工地上缺乏高水平的工艺员、技术员、质检员。即使有技术方案、新技术、新材料,如果不能严格按照工业质量要求施工的话,外墙就可能出现脱落、漏水等情况。”

猜你喜欢

外保温碳达峰建筑节能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超厚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技术应用
房屋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探究
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几点思考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施工工艺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